2017年加价2万排队买,2024年直降7万没人要:途昂月销从8000跌到2000台,这台德系旗舰到底栽在哪儿了?

2017年加价2万排队买,2024年直降7万没人要:途昂月销从8000跌到2000台,这台德系旗舰到底栽在哪儿了?

上周去二手车市场转了一圈,碰见做了十几年车商的老张。他指着角落一台黑色途昂跟我说:“这车收进来快两个月了,问的人倒是不少,就是没人肯掏钱。”我瞅了眼车况,19年的车,才跑了四万公里,成色挺新。老张摆摆手:“成色再好也没用,现在这车三年保值率就五成出头,新车优惠完二十三四万,谁还买二手?关键是油耗摆在那儿,年轻人根本不看。”

这话听着有点扎心,但确实是实情。去年同期途昂月销还能稳在七八千台,今年直接砍半到两三千。不是说卖得有多惨,可这跌法,多少让人有些唏嘘。

那套MQB平台,撑到头了

2017年加价2万排队买,2024年直降7万没人要:途昂月销从8000跌到2000台,这台德系旗舰到底栽在哪儿了?-有驾

途昂这车,底子还是MQB那套横置平台。2980mm的轴距算是把平台能力榨干了,再往上真就没办法了。我一哥们儿去年提的顶配四驱,前两天约出来喝茶,聊起来就说满载的时候后悬架有点吃力。“上周全家七口人去郊区,回来那段路减速带多,后排颠得我妈一直说不舒服。”

新能源那些车就不一样了,理想、问界轴距直接奔三米去,电池往底盘一铺,重心低配重还均匀。我另一朋友开L7的,同样的路况,他说基本感觉不到什么晃动。不是途昂做得差,而是平台架构这东西,天生就有差距。

V6发动机,烧油烧得心慌

顶配那台2.5T VR6,声浪是真带劲儿。可开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我认识个在北京上班的哥们儿,每天通勤单程二十公里,油耗能飙到十二三个。他跟我抱怨说:“每次加油心都在滴血,隔壁老王开理想,一个月油钱比我少一半还多。老婆天天念叨,说早知道就不买了。”

2017年加价2万排队买,2024年直降7万没人要:途昂月销从8000跌到2000台,这台德系旗舰到底栽在哪儿了?-有驾

大众到现在都没给途昂整个插混版本,这事儿多少有点说不过去。人家比亚迪唐DM-p市区基本纯电跑,理想L系列油耗也就六七个。一对比,燃油车这劣势就太明显了。

车机系统,真有点跟不上了

去年陪表弟去4S店看途昂,上车摆弄了半天那个车机。菜单层级深得要命,想调个温度得翻好几页。语音识别就更别提了,表弟说了三遍“导航回家”,它愣是没反应,最后还是拿手机连的CarPlay。

中低配连个无线CarPlay都不给配,这设定我是真没想明白。现在十几万的国产车都标配无线连接了,途昂这个价位还得插线?小鹏、蔚来那些车机,语音助手跟聊天似的,说啥它都能懂。

2017年加价2万排队买,2024年直降7万没人要:途昂月销从8000跌到2000台,这台德系旗舰到底栽在哪儿了?-有驾

大众自家ID系列都用上AR-HUD了,燃油SUV这边却像被遗忘了。

第三排,看着能坐实际坐不了

途昂主打7座,可第三排到底行不行,坐过的人心里都清楚。座椅坐垫低,成年人坐半小时腿就麻。我一同事二胎家庭,买途昂就是冲着7座去的。结果呢?第三排基本常年放倒,因为“真坐不了人”。有次他爸妈来,老人家坐第三排去了趟机场,下车就说腰疼得不行。

后备厢空间也够呛。第三排立起来,就剩五百多升,两个大行李箱塞进去就差不多了。这体验跟理想L8、问界M7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2017年加价2万排队买,2024年直降7万没人要:途昂月销从8000跌到2000台,这台德系旗舰到底栽在哪儿了?-有驾

优惠大销量却起不来

现在途昂优惠幅度挺大的,可销量就是上不去。老张跟我说,途昂收车特别难出手:“年轻人压根不看,嫌油耗高配置低。三年车保值率就五成出头,理想L7能到六成多,你说买家会选谁?”

新车价格看着便宜,但架不住保值率低。理想L7起售价三十万出头,空气悬架都给配了,算下来综合性价比其实更高。

燃油车的时代,大概是真的过去了

2017年加价2万排队买,2024年直降7万没人要:途昂月销从8000跌到2000台,这台德系旗舰到底栽在哪儿了?-有驾

途昂这事儿,多少有点代表性。不是说车做得不好,而是整个市场变了。以前那套“大气稳重”的打法,现在不太灵了。

买车主力现在是三十到四十岁的家庭,他们要智能座舱、要低油耗、要全家出行舒适。这些需求,燃油车应付起来确实有些力不从心。

途昂还有没有机会?不好说。但如果大众拿不出真正能打的新东西,这下滑趋势恐怕很难刹住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