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烂尾,买车的人哭晕在厕所,钱花了连个修车的地儿都找不到,还不如骑自行车实在!”一句话扎心,道尽了买烂尾新能源车的无奈,也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摆到明面上——这些倒下的车企甩给消费者的巨大麻烦,可不就是一锅端吗?别说你没遇到,换谁碰上都懵。
先说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哪吒汽车破产。2024年6月,不少人还在琢磨哪吒新款什么配置,直接一纸公告进了破产程序。这一下,买了哪吒车的人,全是“亲身体验版”主角。以前车友们互相晒新车、约自驾,转眼就变成微信群里互助求生,琢磨着去哪能配零件,保险公司认不认,还能不能上路。“我车电池坏了,能修吗?”、“我的保险是不是也泡汤了?”群里消息滚滚,大家满屏焦虑,哪哪都是烦心事。
不光是微信群里闹心,线下更是抓头发的节奏。本来,新车最怕什么?就怕过了保修找不到人修,现在好了,哪吒全国一大批4S店都关门大吉,剩下几个兜兜转转也已经没法给车主办维修或保养。有人去店里溜达一圈,店员连配件都难借出来,问售后只能空对空。“我们这里没零件,修不了”“公司没钱了,质保也没戏”,你说这气人不气人?遇到这种事,是不是觉得自己像个没娘的孩子,哪都没人管。
更扎心的是,哪吒的车主还多,全国超40万人在车友群里晒问题贴,一地鸡毛。4S店关门不是最要紧的,买了新车连保险也有可能被拒——有车损理赔直接被保险公司PASS掉,理由很简单:车企倒闭售后质保失效,直接不给买事故险或者续保。买车都图个省心,现在天天陷在售后里瞎折腾,谁还敢说新能源汽车买了就能安心?
那“烂尾车”的麻烦远不止哪吒一家。近几年,新能源车市场火爆,可是新势力车企开得快、死得也快,某个品牌说亏就亏、说倒就倒。车上一堆智能配件、专用电池什么的,一旦车企一拍两散,这些玩意不是随便找个汽修铺就能修,关键配件还得原厂直供。你说你买了几十万的高科技,最后修起来比老头乐还难凑零件,是不是哭笑不得?
最怕的是质保这一关。关于汽车售后、维修、质保这些东西,其实大多数人都不在意,买车时业务员跟你吹得天花乱坠,谁会觉得自己真要去售后打仗?可一旦遇到车企破产,你的车连“包修”都可能失效,出了毛病只能自己上网淘配件。找保险公司理赔也容易变成踢皮球,维修拆车、换配件、甚至软件升级,哪里还有人理你?几十万买的新车,最后只剩个铁壳子,谁能不窝火。
除了钱没地方找,这种麻烦还会砸到生活里。有网友吐槽说:“我都得担心明天这车是不是就开不动了?”、“修一回要等半年,连自行车都比这车稳妥。”现在新能源车主还得像玩扭蛋一样碰运气,车要是没毛病还算好运,一有问题就直接卡在售后黑洞里,没人扶一把,全靠自救,看谁命硬。
细想一下这种“烂尾车”困境,又不是今天才有。说到底,新能源车市场风口浪尖,谁都想分一杯羹,小品牌一哄而上,搞得噱头很大,真走到技术和售后这一步,背后要是没家底、没资源,扛不住资本压力,说倒就倒。过去也有类似的汽车品牌撑不住,最后把几十万车主推到风口浪尖。那些年买的老牌子轿车、国产SUV,也不是没出过类似麻烦。今天轮到新能源车,只不过智能化和技术门槛一下子拉高,普通汽修也无能为力。你这智能座舱、电池包、整车系统,谁家都做不了,出了问题还不如老面包车容易解决。
悄悄告诉你,这事其实不止是车企倒闭的问题,也和社会的消费习惯和法律保障有关。中国汽车市场这些年变化也大,以前大家买车都老老实实选大的国产品牌或者国企军工企业,稳定靠谱。可数字化、新能源市场一火,大家开始贪新鲜,想用低价搞定智能升级。谁料车企玩不转,跑路速度比技术升级还快。只能说,买车这事真不能贪便宜,品牌靠谱、售后有保障,才能少掉坑。
有的人可能会问:“国家和法律能不能管管这事?”实际上,去年开始已经有政策草案,要求车企必须有完善的售后,避免因倒闭让用户受伤。可是行业乱象还是没彻底改善。新能源公司倒一两个不是新鲜事,车主维权也没啥好办法,顶多自己拼命求助、媒体曝光,真到法律保障这一步还得等。现在维修难、保险不认、质保失效,就是社会发展的小插曲。等相关政策真的落地,大家才算吃个定心丸。
有点类似你去小饭馆里点道招牌菜,老板突然跑了,厨师也回老家了,你盘子里剩一道没做完的半成品,能不能吃下去,要不要拉肚子都说不准。新能源汽车也是同理,小品牌小厂家的售后像打游击战。等风头过去,车主原地踏步等个政策救济,这才叫扎心。
群里有人说:“要不以后只买大品牌吧,我宁可多花点钱。”这种话反反复复,像老生常谈,又绝对靠谱。谁家车企不会倒闭?国企、军工企业家底厚点,关键时刻能兜底。现在这年代攒钱买车本来就是个大决策,冒险追新花样,最后家底都搭进去还没地撒气。是不是觉得买车还不如买辆自行车,至少哪天掉链子还能自己动手修?
总而言之,这些新能源“烂尾车”的烦恼,正在全国蔓延,谁都不敢说明天还会不会轮到自己。买了一辆壳子完好但无处维修的新能源汽车,像打理鸡毛一样到处劈头盖脸。你有没有碰过类似的倒霉事?大家是宁可多花钱买安全靠谱的车,还是敢赌一次试试新潮?烂尾车危机不止影响自己的钱包,还让人对行业发展产生深深怀疑。
最后,讲实话,也许等到法律和行业慢慢改良,未来买车的坑会少很多。但在这之前,还是得掂量掂量自己的钱包和胆子,别一时贪图新鲜,最后成了“烂尾车”的又一个群主。你怎么看这个烂尾车潮?欢迎你分享经验,也听听你对新能源行业的看法,毕竟,谁能说自己明天不会成为下一个“无根浮萍”呢?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