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行业加速变革潍柴动力多线突破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

重卡市场迎风而上,潍柴动力的未来被点燃。

重卡行业加速变革潍柴动力多线突破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有驾

最近一段时间,重卡行业的表现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就拿9月和10月来说,这两个月份的销量分别同比增长近80%和50%,而且有望在年底继续维持旺盛态势。更重要的是,即使“以旧换新”政策逐渐成为历史,市场的底气似乎依然充足。这家老牌重卡行业巨头潍柴动力,无疑成为这股浪潮中的“定海神针”。

其实,提起潍柴的三季报,大家最深的印象可能是那亮眼的32亿元利润。这背后既有大缸径发动机等技术产品的持续发力,也有一些“意外之喜”——比如约2亿元税后的应收账款冲回。但即使把这部分剔除掉,公司利润依然增长了20%,这意味着潍柴并不是靠运气在交成绩单,而是凭实力稳坐行业的铁王座。

令人更感兴趣的是,潍柴动力对未来的规划可谓步步为营。从数据来看,公司2025年的利润有望达到120亿元,而2026年预计则会进一步突破到135亿至140亿元。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清晰的业务逻辑和产业大势,哪怕是面对新能源重卡的冲击,也展现出了非凡的韧性。

那么,这家公司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归根结底,就两个字:转型。潍柴明显抓住了大趋势,尤其是新能源与智能化的结合,不只让传统重卡发动机业务稳中有升,还令数据中心与大缸径发动机业务迅速崛起。这里面,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爆发成了一大推手。数据显示,未来几年数据中心的开支增长将带来相关发动机年出货量40%到50%的增速,这代表着一个规模庞大且稳定的“蛋糕”。

此外,潍柴旗下子公司凯傲在降成本上的动作也不容小觑。通过裁员等一系列效率提升措施,凯傲业务在2026年或将贡献额外的利润增量。简单来说,潍柴正在用“厚积薄发”的姿态让未来变得异常可期。

然而,真正值得深挖的是潍柴动力的估值修复逻辑。曾经,电动重卡的渗透率让市场充满忧虑,毕竟这些车辆在某些场景里表现亮眼,对传统动力形成了不小的压制。然而最新数据显示,电动重卡的适用场景仍然集中在短途运输,而长途运输地盘还是稳稳地把握在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手里。再考虑到未来补贴退出后的购车成本增高,这部分市场显然撑得住。

更妙的是,电动重卡的渗透率接近“天花板”,似乎已经触碰到了30%-40%的极限。于是,市场对传统发动机的悲观情绪正在逐渐消散,潍柴的投资价值得到重估。这就像是过度担忧之后的一场拨云见日,人们开始明白,传统动力根本不是被击溃,而是在寻找下一个坚实的落脚点。

但仅靠重卡业务显然不足以支撑潍柴的雄心,公司的新兴板块成了锦上添花。大缸径发动机与备用电力系统领域的机会点正在快速释放,在这个全球市场日渐增长的环境中,潍柴成为了技术引领者。尤其是大功率发动机,潍柴显然吃准了国产替代的“红利饭”,不仅技术硬实力过关,还拥有数据安全等政策优势,几乎锁定了未来几年的风口。

不仅如此,潍柴还开辟了“黑科技”的边界,比如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这种神奇的技术让数据中心供电进一步焕然一新,完全有可能成为燃气轮机的终极替代品。虽然当前市场规模不大,但它的发展潜力极为诱人。作为全球布局较早的选手,潍柴的这一技术优势或将爆发出更大的光芒。

综上来看,潍柴动力不只是传统动力领域的一块“稳基石”,更是在新兴领域跑出了加速度。当前公司的估值仍旧处于历史低位,股息率颇为可观,在市场风格转换的节点上,势必会释放出潜力,而这无疑也是投资者重新发现它的最佳时机。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这样的巨头,你会选择坐视它全速狂奔而与机会擦肩而过,还是紧抓当下,在大趋势中分享它的果实?答案不言而喻,机会从不会等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