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这潭水,最近被搅动得厉害!
诸位,猜猜发生了什么?
问界憋了个大招,新款M7的真容露面了!
而且,这次不只是常规升级,直接端出纯电车型!
这消息一出,就好比巨石投湖,瞬间激起滔天巨浪!
眼下,让电动车主们最头疼的莫过于续航短。
费劲心思入手一辆电车,赶上节假日,高速服务区那充电桩前,排队能让人怀疑人生,个中滋味,谁体验过谁懂!
这次问界M7祭出“综合工况续航1300公里”的杀手锏,还搭载了激光雷达,摆明了是要攻克用户最大的难题!
再看车身尺寸,也相当给力,直逼五米大关,剑指理想L9。
一个坚守增程技术,一个拥抱纯电驱动,未来中大型SUV这块蛋糕,看来是要上演一场龙争虎斗了!
先从外形说起。
从流出的照片看,这次华为的确下了苦功。
激光雷达的布局比老款更协调,与前风挡和车顶的过渡也更为流畅。
说句实话,有些新兴品牌的电动车,激光雷达简直像在车顶顶了个锅盖,丑得不忍直视。
问界这回的设计,至少在颜值上是过关的。
当然,最牵动人心的,还是那1300公里的续航里程。
这个数字,想想就让人心动!
以后长途出行,总算可以摆脱电量焦虑,不再提心吊胆了。
不过,老款增程版的纯电续航,实测打折情况普遍存在。
新款M7的电池管理系统能否给力,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要是重蹈覆辙,虚标严重,可就贻笑大方了。
车身尺寸方面,五米出头的长度,在中大型SUV中属于恰到好处的选择。
既不像全尺寸SUV那样笨拙,又能确保车内拥有足够宽敞的空间。
《礼记·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或许,问界的设计师也深谙此道,力求在尺寸之间找到最佳平衡。
但轴距为2820mm,相较理想L9短了将近十厘米。
第三排的乘坐舒适性,还得等实际体验才能下定论。
在细节处理上,半隐藏式门把手颇具匠心。
它既避免了某品牌车型门把手在寒冷天气中被冻住的尴尬,又能有效降低风阻,可谓一举两得。
这种在细微之处的精益求精,值得赞赏。
接下来,聊聊智能驾驶。
说实话,看过问界此次的配置单,我开始怀疑其他车企的激光雷达是不是仅仅为了装点门面。
三颗激光雷达,六颗毫米波雷达,如此堆砌硬件,简直比纯视觉方案还要激进!
各位,也需要保持冷静。
硬件配置再高,也得看软件算法是否匹配。
前段时间,某家车企的自动泊车功能,直接把车辆送进池塘,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吧?
智能驾驶并非简单的硬件堆砌,算法的优劣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那么,这款全新的问界M7,真能动摇理想L9的地位吗?我个人认为,难度不小!
当前,增程式SUV市场已是一片红海。
各大厂商竞相推出冰箱、彩电、大沙发等配置,恨不得将整个起居室都搬到车内。
问界这次虽然升级了鸿蒙4.0车机系统,但副驾驶娱乐屏却迟迟没有确切消息,后排乘客恐怕还得继续低头刷手机。
在用户体验方面,似乎稍逊一筹。
反倒是纯电版的M7,或许能带来一些惊喜。
如果定价能控制在30万以内,或许真能从蔚来ES6手中抢夺部分市场份额。
毕竟,30万级别的纯电SUV细分市场,竞争同样激烈。
总而言之,问界M7的亮相,无疑为汽车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无论是1300公里的续航里程,还是强大的智能驾驶配置,都令人充满期待。
至于它能否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最终还要取决于价格、品质以及售后服务等因素。
这次问界M7实车照片的曝光,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有人认为,这款车就是冲着理想L9来的;也有人认为,华为这次终于找准了方向,开始认真造车了;还有人认为,价格才是决定因素,如果定价过高,再优秀的产品也难以赢得市场。
归根结底,市场才是检验产品的最终标准。
问界M7究竟能否获得成功,还要看消费者的选择。
至于我,就拭目以待,静观其变了!
各位,你们对这款全新的问界M7有何看法?
更看好增程版还是纯电版?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观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