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本打算出门走走或者回老家休闲娱乐,可对于不少驾车出行的人来说,这次路程简直折腾得人没脾气。今年的国庆高速公路上,第一波堵车就成了一对“鸳鸯锅”,那些想早点出发避开堵车的司机,反倒一个个都卡住了,200公里的路程常常要耗上五个小时,开新能源车的更惨,光充电就花了四个小时。
高速“鸳鸯锅”
国庆前夜半夜,G4京港澳高速湖南段的监控录像让人看了直犯堵,出城的车道上满满的都是车,红色尾灯一串接一串,几乎挪不开步子。
而在旁边驶向市区的车道上,车辆寥寥无几,白色的车灯在夜色中划出一道道流畅的线条,就像平静的清汤一样。这两种颜色的反差实在太明显,开车的人都笑着说,这是高速上的“鸳鸯锅”。
其实,从九月二十八号起,就有不少人开始早点出门,打算避开高峰,可这招儿根本没啥用,结果还是堵得死死的。
交通运输部早就提醒过了,九月二十八号下午两点到晚上十点、二十九号早上八点到十二点,是出城的繁忙时段。
大概有四成的车主都想着早出发一点,就能避开堵车,这心态一下子带动了十六条主要高速公路的拥堵指数飙升到9.2。满分是10,比去年同期高出2.3个百分点。
九月三十号是放假前的最后一天,堵车都到了顶峰。有个广州车主五个小时才跑了二百八十公里,从杭州到合肥竟然用了十四个小时。200公里花五个小时变得很正常,有些路段平均车速甚至低于六公里每小时,和走路差不多慢。
新能源车更难
这次高速堵车的事情里,开新能源车的车主都算是“倒霉透了”。比如说,来自广州回湖北的辰女士,今年三十二岁,平时挺谨慎的,九月三十号那天上午就提前出发避开高峰了,可直到当天晚上七点半左右,她在湖南官庄服务区遇上了大麻烦。
辰女士一眼就看到充电桩前排起了长队,等走近一看才知道,排到49号了。后来她才明白,这个服务区只有两个充电桩,四个充电口,每辆车充电差不多得耗四十分钟。
辰女士最后等了三个小时才轮到充电,再加上差不多一个小时的充电时间,这次充电一晃儿就耗了四个小时,原本安排得挺紧凑的行程也全打乱了。
全国许多高速服务区都碰上这样的问题,京哈高速的一个服务区,车主排到了六十多号,差不多花了快四个小时才把车充上电。沈海高速的好几个服务区,充电桩前的队伍从充电桩一直排到服务区的入口,甚至有人还带着帐篷,在那儿临时休息。有的车主无奈地感叹,要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坐高铁回家算了。
让纯电动车的司机感到不公平的是,不少开增程和混动车型的车主也来排队充电。有个开理想的车主直言,选择充电一方面是因为加油站也排长队,更主要的是电费比油费便宜多了,这就导致本就紧缺的充电资源变得更难满足大家的需求。
为什么堵成这样
今年国庆高速上堵得厉害,主要原因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大家都想着避开堵点,结果策略都一样,导致车流一下子集中起来。为了绕开十月一日白天的高峰,几百万车主同时想着凌晨出发,选择错峰出行。而且啊,差不多百分之七十八的人都跟导航软件推荐的“最佳路线”,一用就都走一样的路,这就让导航算法一通操作,反倒把分散的车流凑到了一块,弄得堵车更加严重。
国庆出门的车子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集中在单向上,这样一来,道路的供需关系变得更加不平衡。假期一开始,出城的车辆特别多,到了返程的时候,进城的车又特别密集,压力也就变得特别大。
以广东为例,广州绕城高速黄埔立交段、广河高速八斗立交段等十六个路段,因这种潮汐式的车流,变成了容易堵车的点。有些服务区排队排得特别长,甚至还会影响到主线的通行。
全国高速上开新能源车的每天大概有一千二百五十万辆左右,这占了整个车流的差不多20%,比去年同期多了三成。这也让道路和充电站的压力变得更大了。
路面施工、小碰撞、匝道上车流聚集这些局部状况,尤其在车流特别大的时候,会引发更严重的堵塞。比如,G1522常台高速苏州段,从常熟高新区收费站到董浜枢纽那一段,因为车太多,国庆第一天全天的平均车速就只有六公里每小时,变成了全国最堵的路段之一。这种情况在G0421许广高速清远段的返程路段也比较常见,车子基本上动不了。
虽说高速上的充电桩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7%,可节假日一到,三分之一的充电桩都在满负荷运行,沈海高速、长深高速这类路段,成了充电的“重灾区”。
开增程、混动车型的车主,有些喜欢因为电费便宜就充电,还有些习惯把电充到满,这就影响了充电桩的使用效率。再加上,部分旧充电桩容易出状况,堵车滞留的情况就变得更严重。很多车主为了充电,只能在服务区排长队等着,间接地也让高速上的车流更拥堵了。
怎么缓解
为了解决高速堵车和新能源车充电难题,很多地方都出招了。在南京,沪蓉高速黄栗墅服务区新添了十二台达120千瓦的充电桩,宁波慈城服务区也装了超级快充桩。江苏、四川这些地方还安排了应急储能车专门用来应付充电需求。
为了下一次能避免这个烦恼,还可以尝试一些招数,比如错开出行时间,避开假期开始和结束的高峰期,尤其是放假前一天下午到晚上,以及放假后第一天的上午到傍晚这段时间。
如果能挑在假期前两天或者后两天出门,那车肯定会少不少,要是实在非得在高峰时间出发,就建议选择凌晨两点到五点,或者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这些时间段,避开那些热门景点附近的方向,这几时的车流量会相对少一些。
挑路线的时候啊,可别只盯着距离短的那条,的优先考虑走得顺畅点,避开那些人多的主要干道,可以考虑走国道配省道,或者支线高速和主干高速相结合的路线,别被导航带到那种大家都走的路上,反而更容易堵车。
结语
随着技术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我相信这些问题未来肯定能搞定。不过眼下呢,出门之前还是得提前规划好时间和路线,相关部门也得继续加大投入和管理,把交通基础设施搞得更科学、更顺畅,方便大家出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