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半年销量创新高,组织重组提效率,技术创新驱动增长

如果你还在坚持“燃油车不灭”的信仰,恐怕得准备跟现实告别了。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战场依旧是价格战的烟火与全球风浪的混合,唱主角的却不是海外大厂,而是国产新势力里卷王中的卷王——上汽集团。别看它老资格,干起活来丝毫不拖泥带水:半年批售销量205.3万辆,同比涨12%以上,终端交付220万辆,连续六个月高歌猛进。别把这当成幸存者偏差的孤例——这一串数字背后,是一场自我革命的系统工程,远比数字漂亮得多。

上汽半年销量创新高,组织重组提效率,技术创新驱动增长-有驾

市场里的赢家,也许只需要一招鲜。但对上汽来说,光靠某一款爆款车已是明日黄花,他们想要的,是彻底变天。于是,上汽抛弃了原本各自为政的“部门墙”游戏,2025年干脆连人带地、一锅端:乘用车、海外业务、研发、智能科技部队合并成“大乘用车板块”,由一支集团军统一调度。以前各路诸侯各自“擂台打擂台”,如今改成拳力合一,从技术到市场——反应速度提速30%,链条直接压缩,小车如智己L6的立项到落地只需18个月,比行业平均水平快了40%。你以为这只是管理学教科书的PPT套路?上明数字亮给你看:自主品牌半年卖出130万辆,同比增长21.1%,占比提升至63.5%,公司从“合资依赖症”大步迈进自主自强的“大健康”时代。

上汽半年销量创新高,组织重组提效率,技术创新驱动增长-有驾
上汽半年销量创新高,组织重组提效率,技术创新驱动增长-有驾

改革,能否真正管用,得看人和制度是否同步焕新。上汽不再养闲人:提倡年轻干部上位,44名年轻干将直插自主和海外核心岗位,并启动动态考核,谁混日子、谁“泡面工位”,直接降级甚至淘汰。搞活人的机制,大幅缩短了汇报线和决策步骤,不仅让企业少了官僚气,高管们也需要真正为业绩负责。大家都跑着上班,连脑筋都快了半圈。

但最刺激的战场在于技术。要知道,“新三驾马车”不是光画饼充饥的口号,而是明晃晃的突破。新能源领域,上汽的智己L6不仅搭载“光年”固态电池,续航破千公里,充12分钟补能400公里,妥妥把续航焦虑拍死在地上,出远门再也不用低头找桩了。混动系统油耗降到1.55L/100km,家用省钱不是一句空话。新能源车总销量半年跳涨40%以上,卖出64.6万辆。别家的新能源专搞噱头,上汽用数据和体验在砸场子。

再来看更热的“智能化”。曾经汽车厂做智能,好比五绝打太极,拳拳到肉却老气横秋,上汽这次联手华为、一口气上云端。零束科技的全栈式智能驾驶落地,城区高速NOA、自动泊车、自主学习,主流功能一步到位。华为赋能的“尚界”品牌SUV也要上市,AI、算力、感知一应俱全,告别智障导航,切换成“老司机带你飞”。技术团队不再是PPT养生,而是有人在用命抢进度。

上汽半年销量创新高,组织重组提效率,技术创新驱动增长-有驾

还有人问,“打这样的组合拳有何用?”不妨看看过去半年上汽的海外市场:出口量达到50.1万辆,同比增长10.6%,MG、荣威、智己三个品牌畅销欧洲、东南亚、中南美,无论人民币升值还是贸易摩擦,都有人买单。这不是靠价格战,而是产品、品牌、渠道三线同时升级。你能想象吗?如今在泰国、墨西哥,地铁站都能看到MG大幅广告,新能源小车成了老外的“新宠”,1968年英国MG的品牌荣光,竟然靠中国制造重燃。

上汽半年销量创新高,组织重组提效率,技术创新驱动增长-有驾

这就是上汽的新逻辑——重塑组织,激发人才潜能;加倍投入创新,把技术做到底;全球多点开花,让中国品牌走到世界中心。我们常说“内卷已至尽头”,但总有公司能把卷变成自我驱动,关键不在于有没有压力,而是有没有持续自我革命的勇气。

当然,没人保证胜利。上汽在新能源的战壕里固守阵地背后,全球市场一刻不停在变,老外的政策、汇率、贸易大棒都可能突然而来。但越是不确定,越考验底盘的稳健。和那些只会比低价、拼噱头的同行不同,上汽的故事,是一部自我突破与增长确定性齐飞的范本。要不怎么说“天助自助者”?等着再看:谁能在新格局下熬出来,谁才配喝头啖汤。

时代在变,总得有人铁了心押注创新与自我演化。上汽集团用“新三驾马车”,不只是往前冲一阵而已,而是直接蹚出一条确定性增长的新路。下半年,中国汽车市场风浪不止,但有底气的企业,总不怕走到终点再重启。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