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买插混不是买车,是在渡劫

最近总有人问我,说半佛老师,插混车是不是版本答案?是不是那个传说中既能享受电车的低成本,又能规避纯电爹续航焦虑的完美圣杯?

我一看这个问题,当时就乐了。

版本答案?朋友,这哪里是版本答案,这分明是给当代选择困难症患者量身定做的一副精神镣铐。你以为你全都要,最后发现是样样都焦虑,突出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体验。

讲真,插混车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是车企们在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下,一次不装了、摊牌了的集体整活。他们试图用一个“既要又要还要”的故事,告诉你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但他们没告诉你的是,为了这盘不存在的菜,你得自己搭个厨房,还得学会左右互搏。

恭喜你,买插混不是买车,是在渡劫-有驾

咱们先从那个最典中典的续航说起。插混车的纯电续航,一般给你标个一百多公里,听着挺美。但你必须明白一个道理,车企标的续航,就跟渣男的誓言一样,听听就得了,谁信谁坏了菜了。这玩意儿它是个压缩毛巾,看着挺大一块,下水就没了。算上你不敢充满、不敢跑光的80%可用电量,再给你打个环境折扣,实际能跑个八九十公里,那都得是车厂良心发现,祖上积德了。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只要你每天通勤往返超过50公里,你就得天天充电。天天!一天都不能落下!你家的车位上要是没有一个专属的电子奶嘴,那你每天的生活就是一场寻找奶嘴的西西弗斯式悲剧。你开的不是车,是电子宠物,电量低于50%就开始嗷嗷叫,逼着你满世界找充电桩。

你知道最骚的是什么吗?很多纯电车主,人家续航四五百公里,一周充一次电,活得那叫一个潇洒。而你,一个名义上的“无焦虑”插混车主,充电频率比纯电爹还高。你买了个寂寞啊?就问你怕不怕?

这还没完,这只是焦虑的第一层地狱。

更深层的折磨,来自于油电成本那堪比鸿沟的差距。这才是对插混车主最残忍的精神PUA。

我给你算笔账。用电,家里谷电三毛一度,百公里下来三四块钱,一公里三四分,跟不要钱一样。用油呢?现在这油价,百公里就算你5个油,一公里也得奔着四毛钱去。看到了吗?十三倍的差距!十三倍!

这个数字一旦刻进你的脑子里,你就再也回不去了。你一旦体验过白嫖的快乐,任何付费行为都像是在割你的肉。

恭喜你,买插混不是买车,是在渡劫-有驾

从此,你的车就分裂了。车上的那个发动机,不再是你的续航保障,而是你的心魔,是你钱包的黑洞。每次启动发动机,你听到的不是引擎的轰鸣,而是人民币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每一次去加油站,都像是一场悲壮的祭祀,你把钱递给加油员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这要是用电,我能绕地球跑多少圈啊!”。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过白嫖的时候,你就懂了。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跟你讲,生活的复杂性已经够高了,我不想再给我的车操心。我只想它是个工具,一个从A点到B点的任意门,而不是一个需要我哄着、算计着、天天给它做心理建设的祖宗。插混车主不是在开车,他是在进行一场与自己人性的艰苦搏斗。

如果说特斯拉车主是在维护一种“信仰”,那插混车主就是在对抗自己的“抠门”天性。这种拧巴,这种拉扯,才是最要命的。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值得关心,我看广大插混车主的精神状态更值得关心。

最后,我们来聊聊那个最玄学的部分:保养。

插混车,两套系统,发动机加三电。车企跟你说,我们技术成熟,绝对可靠。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保养手册是不会骗人的。即使你一年到头99%的时间都在用电,发动机在后备箱里睡得直打呼噜,对不起,到了时间,或者到了一万公里,你还得乖乖去换机油,做发动机保养。

恭喜你,买插混不是买车,是在渡劫-有驾

他们的理由是,机油会“过期”。

我每次听到这个词,都感觉太阳都要一个趔趄。机油在地下埋了几亿年都没过期,放你那个密封的发动机里一年就过期了?这是什么道诡异仙的设定?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连夜把物理学家的棺材板钉死。

这简直就是流氓!

你等于请了个全职保姆,又请了个钟点工,结果你发现你得付两份工资,两份社保,还得操两份心。你的车就是这么一个精神分裂的打工人,它自己不累,但能把你累死。

我最近在看一部讲修仙的小说,感觉里面的主角都没插混车主心累。真的,开个车跟修炼心魔似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车比作精神分裂的打工人。但你别说,还真他妈有点形象。

所以说,插混车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逻辑悖论。它试图解决一个问题,结果创造了三个新问题。它想让你不焦虑,结果让你双倍焦虑。它想让你省钱,结果让你花钱的时候更心疼。

当然了,我这么说可能有点极端。对于某些每天通勤距离恒定在50公里以内,且家里有桩,偶尔跑个长途但又不那么频繁的“天选之子”来说,它或许……或许还行吧。但也就那样了。这种用户画像,比在沙漠里找一个不口渴的人还难。

最终,你会发现,所谓的“全能”,往往意味着“全不能”。当一个东西试图讨好所有人时,它最终会得罪所有人。

所以,买插混之前,别问车好不好,先问问自己,疯不疯。如果你享受这种极限拉扯的痛苦,并且认为这是生活的一部分,那恭喜你,你不是在买车,你是在修仙。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就这么简单。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