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完发布会后,一直想实车体验下汉L以及在公共充电桩下的兆瓦闪充体验。
这次有了机会。
一、车,很新。从内到外的新,从静态到动态的新。
设计,感觉车从内到外都更显得年轻化、科技范了。
·继续使用“Dragon Face”设计语言,但取消了老款的蚌式发动机盖,机舱线条下压,视觉高度降低,营造出轿跑般的进攻姿态 。
·车身尺寸增至 5050 × 1960 × 1505 mm,轴距拉到 2970 mm,让溜背侧影更修长、更动感。
·灰白撞色、活力橙、夜幕黑等年轻化内饰方案,金属饰条与哑光面板替代大面积钢琴黑,既时髦又耐用‘
外观上用“更低·更宽·更亮”的身段向运动美学靠拢,在座舱里用“更简·更亮·更懂你”的交互刷新科技感。个人觉得挺好的。
当然,心脏也换了。
从电机功率到电驱技术,再到高压平台、电控芯片,全方位把老款汉 EV的“400 kW级”家轿水准直接抬到“800 kW+、千匹马力”性能怪兽的层级。
这个车的动力很强,但是在舒适和节能模式下是很能控制住自己。
如果切换到运动模式,油门就相当之敏感了,会挑逗得你跃跃欲试。
能买菜能通勤,能偶尔脱掉西装疯一把。
二、说回兆瓦闪充。
试驾的路线不长,所以就没有把车跑到馈电。
不过BYD的兆瓦闪充桩、公桩的单枪、双枪,倒是都体验过了。
兆瓦闪充桩,虽然视频看过,参数看过。
但是现场自己去充的时候,还有略有恍惚感。
尤其是到了80% SOC以上的时候,还能维持很高的充电功率。黑科技是真的。
充电快到这个程度,真的就是和油车没有区别的。
虽然10C的兆瓦闪充桩的普及没那么快。(PS:液冷兆瓦终端,峰值 1 360 kW 设计,官方规划三年内全国 建4 000+ 座 )
然后,普通桩的单枪和双枪也体验了。
双枪,还真就是双倍的快乐。
在着急补能的时候,这个效率提升,以及所带来的情绪价值。蛮高的。
在一二线地区,开这个车,500公里方圆,也许真的可以一直开那种。
“如果充 5 分钟就能跑 400 km,你最想去的第一段长途是哪条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