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不迷路
最近,理想汽车CEO李想在抖音发了一条视频,标题是《我的第一条抖音,恳请大家,听我讲完!》。
这条视频发布后,李想的抖音账号粉丝数迅速突破10万,评论区炸了锅。
有人调侃:“理想汽车终于支棱起来了,李想都开始玩短视频了。”
也有人疑惑:
“车企老板拍短视频,是真要跟用户交朋友,还是又一场营销套路?”
说实话,车企高管玩短视频这事,近两年已经不算新鲜。
小米创始人雷军、蔚来创始人李斌、小鹏汽车何小鹏,都陆续在抖音、微博、B站这些平台活跃。
但李想这次入驻抖音,还是有点不一样:
他既不是第一个玩短视频的车企老板,也不是最会整活的,但他是最敢“自揭老底”的。
第一条视频,先给自己“洗白”
李想的抖音首秀,开头就玩了个“老梗”:
他对着镜头说:“这次,请大家听我讲完。”这句话其实是个“黑历史”。
早年间,李想在参加一档企业家真人秀节目时,因为团队出现失误,他在现场直接发飙,怒吼“听我讲完”,这段视频后来被网友做成了表情包,传播度还挺广。
这次李想主动翻出这个“黑历史”,还解释了当年发火的原因:
“当时是因为有选手弄虚作假,但节目组把后面的话剪掉了。”
他承认自己发脾气这事确实不对,还对着镜头鞠了个躬,说“求大家放过”。
说实话,这种自嘲式的开场,挺能拉近和网友距离的。
毕竟,很多网友看短视频,最烦的就是老板们端着架子讲大道理。
李想这一招,有点“先自嘲,再翻盘”的意思,既承认过去犯的错,又暗示自己现在学会了“听人讲完”。
不过,也有网友质疑:
“这是不是又在炒冷饭?”
毕竟,这条视频的发布时间,刚好卡在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理想i8”发布前夕。
有人猜测,李想这时候入驻抖音,主要目的是为新车造势。
车企老板玩短视频,到底图啥?
李想不是第一个玩短视频的车企老板,但他的入驻时机,确实耐人寻味。
先看数据:
理想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的销量目标是12.3万辆到12.8万辆,营收目标325亿到338亿元,同比还在增长。
但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特斯拉Model Y降价、小米SU7疯狂刷屏、华为问界系列销量猛涨,理想汽车的“奶爸车”定位虽然精准,但想守住市场份额,光靠产品力已经不够了。
这时候,车企老板们开始意识到一个问题:
用户对品牌的信任感,不能只靠广告和发布会撑着,得靠“人设”来拉近距离。
雷军就是个典型例子——他靠“劳模”人设、接地气的直播,把小米汽车的热度炒得火热。
李想这时候跟进,显然是想复制这种“老板变代言人”的打法。
但问题来了:
车企老板拍短视频,真能帮品牌卖车吗?
从雷军的案例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小米SU7发布前,雷军的抖音账号粉丝数从几百万涨到千万级,每场直播都能带火一波话题。
网友甚至总结出“雷军一开播,小米销量涨”的规律。
不过,车企老板玩短视频,也有翻车的风险。
比如,有些老板一开口就是“格局”“颠覆”“生态”,网友听着就烦;
还有些老板被网友怼几句就急眼,反而拉低品牌形象。
李想这次入驻抖音,能不能成功,关键还得看后续内容的质量。
理想i8:李想能靠它打一场翻身仗吗?
李想入驻抖音的另一层用意,显然是为理想i8造势。
这款新车定位中大型纯电SUV,预计售价35万-40万元,续航最高720公里,零百加速4.5秒,参数看起来挺能打。
但问题是,这个价格区间已经挤满了竞争对手:
特斯拉Model X、蔚来ES7、问界M9,甚至小米SU7的高配版,都在这个价位厮杀。
理想i8的卖点是什么?
从官方透露的信息看,它的核心优势是“空间优化”和“智能化”。
李想在视频里提到,这款车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全系标配电动四驱和5C快充技术,电池容量高达97.8度,续航720公里。
这些参数听起来很唬人,但用户更关心的,其实是“这车坐起来舒服吗?智能化体验咋样?”
李想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他在视频里特意强调:“理想i8的乘员舱空间,是同级车型里最大的。”
他还提到,这款车的智能驾驶系统能实现“无图NOA”,即在没有高精地图覆盖的区域也能自动驾驶,这算是踩中了当前智能汽车的热点需求。
但问题在于,这些卖点能不能打动消费者?
举个例子:
特斯拉Model X虽然贵,但品牌号召力强;
小米SU7主打性价比,外观设计讨喜;
蔚来ES7有换电技术加持,补能体验更灵活。
理想i8的优势,更多是“堆料足”,但用户是否买账还是未知数。
李想入驻抖音,或许就是想通过更直接的沟通,把理想i8的卖点讲清楚。
比如,他可以在直播中拆解车辆的底盘结构、演示智能驾驶功能,甚至亲自回答网友关于续航、充电、空间的疑问。
这种“老板亲自下场”的打法,比传统广告更有效。
老板当网红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李想入驻抖音这件事,背后其实反映了整个汽车行业的一个趋势:
车企老板们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试图通过个人IP为品牌赋能。
这种趋势有利有弊。好处是,老板的个人形象能让品牌更有“人情味”。
比如,雷军的“接地气”人设,就帮小米汽车省了不少广告费;
李斌的“用户至上”形象,也让蔚来车主更有归属感。
但坏处是,老板一旦翻车,品牌也会跟着遭殃。
比如,某车企老板曾在直播中口无遮拦,被网友扒出产品缺陷,导致股价下跌;
还有老板被网友问到敏感问题时支支吾吾,反而引发质疑。
李想这次入驻抖音,能不能成功,关键还是看内容。
如果他能持续输出干货,比如拆解理想i8的技术细节、分享造车背后的故事,甚至和网友互动吐槽,那这条账号就能真正成为理想汽车的“流量入口”。
但要是内容空洞,只会喊口号,那粉丝数迟早会掉下来。
车企老板玩短视频,用户到底买不买账?
李想入驻抖音这件事,说到底还是为了卖车。
但用户买不买账,得看两点:
第一,内容有没有用。
网友刷短视频,最烦的就是“硬广”。
李想如果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理想i8的技术优势讲清楚,甚至分享一些行业干货,比如“为什么800V平台比400V更好?”“纯电SUV怎么优化空间?”,那用户自然会愿意看。
第二,态度够不够真诚。
网友讨厌“端着”的老板。李想这次主动翻出“黑历史”,已经释放了诚意。
但后续能不能放下身段,认真回复网友的吐槽,甚至自嘲产品短板,才是关键。
说到底,车企老板玩短视频,本质是品牌传播方式的一次升级。
过去,车企靠发布会、广告片、试驾活动传递信息;
现在,老板本人就是一个“活广告”。
李想这次入驻抖音,能不能帮理想汽车打开新局面,咱们拭目以待。
不过,话说回来,李想要是真把抖音账号运营成“车企老板的嘴替”,说不定哪天还能带火一句新梗:
“下次听我讲完,行吗?”
(全文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