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刚落,雨水淅沥得像谁家的漏雨屋顶。审讯室顶灯洗脸盆似地罩着,这光,比起SUV4S店里的射灯,显然差了不少,但好歹也能看清每一行冷冰冰的销量数字——耐人寻味的“作案现场证据”。
125.6万辆,这是8月新能源乘用车的生产数据,咬得我手里的咖啡都凉透了。新能源零售渗透率达到55.2%,打工人的早会PPT里要是能把这个数写进年终目标,老板的笑一定嘴角咧到耳根。这些年,新能源汽车仰头猛进,像一辆踩死电门的特斯拉,媒体和自媒体也一窝蜂地唱衰燃油车,仿佛昨天还在加油站排队的人们今天就全改充电排号了。燃油车还会不会卖?还是说它们真的已经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好吧,还是得让证据说话。今年8月燃油SUV的销量榜单像一道不合规矩的讽刺笑话,扎扎实实拍在了“燃油车只剩悲哀”的堂上。十八款燃油SUV,单月零售销量超过一万,让很多“新能源派”怕不是要被呛得打个喷嚏。榜首吉利博越L,24169辆,这数字在汽配城的烟灰缸里都能砸出个响。第二名,途观L,18466辆,老德家的子孙打拼到今天,照样稳稳当当站在热门车型门口收门票。RAV4荣放、星越L、卡罗拉锐放,这些名字一个个都不算新鲜,但依然铁打江山,维持着不容易被攻陷的市场份额。
理性点说,这不像是燃油车的挽歌,更像是一场持久拉锯的防守反击。新能源的风吹得正猛,可在燃油SUV的展厅里,人们依旧在推开车门,闻着皮革和机油的混合味道,下单,砸金蛋,合影。市场的选择不是台直线插管机,而像是法医笔下的病灶——层层递进,互相侵蚀,最后谁也不能独霸生死簿。合资品牌的控制力不容小觑,“德系品质”和“日系皮实”这种老梗到今天依然吃得开,可就是他们死守着燃油SUV的大本营。国产品牌这边,吉利、长安、奇瑞的步子越来越大,不论是产品线还是智能配置,都跟老外掰起了手腕。既有新贵如星越L、长安CS75 PLUS,也有稳健如瑞虎8、缤越,分阵营打得眼花缭乱。
当然,榜单只是一张截图,后面藏着很多“案发现场”未曝光的细节。比如,新能源对燃油SUV的销量分流确实存在,车市的蛋糕,被切得比以前更细了。但进攻与防守之间的边界,也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燃油SUV们不是老骥伏枥,而像一群懂得修修补补的老匠人,给自己换上智能驾驶、无线CarPlay、电动尾门,甚至来点花里胡哨的AR-HUD,仿佛在说,“我们也可以很新潮。”
推理到这里,免不了提醒自己,销量数字背后总有点“尸体未冷”的味道。新能源销量噌噌涨,可充电桩、残值率、售后网络等种种拦路虎也没跑哪去。谁要非说消费者选燃油SUV就是不理性,恐怕还是隔着两层玻璃看热闹。大部分选车的人其实很实际:谁省心、谁保值、谁维修便宜、谁能搞定老家国道上趴窝的意外,这些问题比什么2100牛·米的峰值扭矩和800V高压平台都要现实。途观L、RAV4荣放、探岳这些车型,是典型的“买了不会后悔”选项——车比人还靠谱,开不坏,卖不愁,岁月像保养单上的记录条,一条一条地攒。
顺带一提,买车这事儿永远少不了看脸,“面子需求”不是什么新鲜病,但也是人性标配。奔驰GLC、奥迪Q5L、宝马X3冲进前二十,不全是因为动力油耗多出色,更多是因为“你看我开的啥车”,在亲戚朋友圈永远是玄学。笑归笑,现实就是这样。
说回专业。销量、渗透率这些冷冰冰的数字,其实只是看得见的表象,水下的冰山更大。合资品牌还没退场,国产阵营也不上头,眼下的这场仗,没人敢大声说“我们赢定了”。新能源还在上坡路,燃油车尚有退路,未来不排除一切可能的变盘。说到底,车市的变量比刑侦现场还多,谁能笑到最后?怕是得等下一个技术拐点或者政策东风真正拍案而起之后。
写到这里,有人可能觉得我话说得太圆滑。其实不是,只是见得太多,现场太多,尸体都原地“诈尸”过。能惯着谁?最后还是韭菜自己终身负责。不如这样,假如你是8月买车的那个普通人,两手攥着几年攒的积蓄,你会赌新能源爆发式洗牌?还是稳稳当当选个燃油SUV继续老老实实过日子?
毕竟,生活不是数据表里的博弈,也不是营销口号的自圆其说。当新能源和燃油SUV的“硝烟”散去,剩下的选择,可能仍是——你敢不敢信自己的一票,还是临阵听风?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