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电动车巨头在最危机的时刻,最依赖的竟然是两个中国人?

就在这个七月,特斯拉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暴击。短短一周时间内,股价暴跌5%,市值蒸发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彻底跌破了万亿美元大关。更让人震惊的是,欧洲市场的新车注册量竟然暴跌了37%,这个数字让华尔街的分析师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多个关键市场同时失守,仿佛一场完美风暴正在席卷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电动车王者。

一个美国电动车巨头在最危机的时刻,最依赖的竟然是两个中国人?-有驾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马斯克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他毫不犹豫地解雇了制造和运营高管阿夫沙尔,然后亲自接手了欧美的销售业务。这位钢铁侠显然想要力挽狂澜,但市场的反应却让他大失所望。投资者们不但没有因为他的亲自上阵而感到安心,反而产生了更多的质疑声音。有分析师直言不讳地表示:"马斯克什么都想管,但什么都管不好。"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两个中国人的名字开始在特斯拉内部会议中被频繁提及。一个是任宇翔,一个是朱晓彤。这两个人在特斯拉的江湖地位可不一般,他们几乎是马斯克在中国市场成功的最大功臣。

一个美国电动车巨头在最危机的时刻,最依赖的竟然是两个中国人?-有驾

任宇翔这个人很有意思,他被业内称为"政策博弈专家"。2018年,正是在他的推动下,特斯拉成功打通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节点。任宇翔在上海出生长大,也推动了特斯拉上海工厂建成,是当时的政府谈判负责人。那一年,中国宣布取消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特斯拉成为首个在华独资建厂的外资车企。这个政策突破可不是天上掉馅饼,背后有着任宇翔无数次的沟通协调和精准判断。他深谙中国的政策环境和商业逻辑,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该等待。

而朱晓彤,这位制造执行专家更是创造了一个让全世界都震惊的"上海速度"。3天完成立项、规划和选址工作,5个月完成工厂审批,6个月完成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从2019年1月开工建设到当年10月实现投产,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仅用了10个月时间就拔地而起,创造了同类项目建设速度的世界纪录。马斯克在2019年底股东大会也赞不绝口,"上海超级工厂是我见过的建成速度最快的建筑"。

一个美国电动车巨头在最危机的时刻,最依赖的竟然是两个中国人?-有驾

这座占地86万平方米的超级工厂,设计年产能50万辆,拥有超过10000台机器人参与生产。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里的单车制造成本比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工厂降低了约30%。这不仅仅是一座工厂,更是特斯拉全球制造业的新标杆。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出口枢纽,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 3和Model Y不仅供应中国市场,还远销欧洲、澳洲、东南亚等地区,成为了特斯拉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枢纽。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自2020年上海工厂投产以来,中国已经成为特斯拉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和销售基地之一。2023年特斯拉中国交付量超过60万辆,占其全球交付量的约三分之一。2022年前三季度,特斯拉中国市场贡献了135.68亿美元的收入,占总营收的23.9%。这个比例足以证明,中国市场对特斯拉来说绝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海外市场,而是生死攸关的战略要地。

一个美国电动车巨头在最危机的时刻,最依赖的竟然是两个中国人?-有驾

根据最新的汽车行业调研报告显示,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功模式,已经成为其他跨国车企争相学习的对象。多位行业专家指出,特斯拉中国团队在本土化运营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公司在其他新兴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模板。

如今,朱晓彤担任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成为特斯拉最有权势的华人,负责特斯拉美国组装厂业务,以及北美和欧洲销售业务。而任宇翔虽然在2020年离职,但他当年在政策博弈和市场准入方面积累的经验和人脉,至今仍在为特斯拉的中国业务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个美国电动车巨头在最危机的时刻,最依赖的竟然是两个中国人?-有驾

当特斯拉在欧美市场遭遇寒流时,中国市场和中国团队的价值就更加凸显了。这不是偶然,而是多年积累的必然结果。危机往往是检验真正实力的试金石,而马斯克心中最清楚,谁才是他最可靠的依靠。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