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的电车首年保费比油车贵2000块,这事儿我倒是听说过。其实我自己也琢磨过,油车油费跟电动车电费比起来,谁更划算一些。你问保险一年多少钱?这个嘛,差不多都是这个价:油车和电车都在一万块左右。这个数字其实挺能理解的,因为它跟车的价格、品牌溢价、所在城市的交规和保险公司合作政策有关。
咱们假设这两台车的价格分别是30万。电动车保费0.2万多点,油车0.18万多点,大家都知道保险怎么让人头疼,但大体差不了多少。对比一下,最主要的差别在第一个年份的保费多出来的两千,对吧?这元气点刚开始付,后续就没啥大差别。
咱们再说说日常开销。一个月1000公里,油费和电费的差别,得算算具体的数字。
油车:每百公里油耗大概8升,在7元左右,那也就是说,1000公里油费是:
> 8升/百公里 × 10 × 7元 ≈ 560元
但是我估算中,行情浮动比较大,估计790到900之间。不好意思,刚才翻了下自己的记事本,感觉变动其实比我想象得快。
电动车:百公里大概15度电,电费按照0.6元/度算,150度的电量成本是:
> 15 × 0.6元 ≈ 9元
也就是说,一个月的电费大概是:
> 9元/百公里 × 10 × 30天 ≈ 270元
其实我觉得这还挺保守的,实际电费可能还会更低一些,主要是便捷性问题,充电的毛毛细事。
那么一年下来,油车的油钱大概可以省出多少钱?用我刚才估算的数字,基本上可以节省:
> 560元 × 12 ≈ 6720元
这是在稳定不变的情况下。其实我还挺奇怪的,去年涨涨跌跌,最高到8元一升,每升多出个0.5元,这个省下来就很明显了。
咱们再来看一下电费省钱这块,能剩下的这700块左右,实际上电动车的运营成本本身就更透明——不用担心的波动,没有油箱没得跑空,也不用担心跳涨导致油费猛涨。
第一个冲突点来了——保险那事,保险一年多少钱?我身边私底下问过修理工,基本上一年保险差别不会超过2000块,主要看车型和年龄。7万-10万的电动车,险额都差不多,但油车可能稍微多一点点的理赔可能性。
说个有趣的点:我朋友开油车,去年车损险赔了个刮擦,一共花了3000,实际只赔了1500,剩下的自己扛。电动车也差不多,不同的是如果千万别把电池赔了,那就真是赔不起。
你觉得呢?我问他的朋友。朋友摇头,不就是得看保险公司套路,你说保险贵点,维修贵点,车子贵点,但省心啊。
一辆车纯粹成本,得数清楚。但你考虑过,电动车到如今为止,百公里成本能比油车低20-30%左右?只有在你的充电桩布置方便,电价稳定的情况下。
- 我估算我家小区的充电桩用电费其实比在外充电便宜多了,每度电可能只有0.5元左右。可是如果我不装家用充电桩,晚上就得去附近的快充站,价格大概是0.8-1元/度,这样就又有点折中。
你说这是不是个坑?电动车的运营成本其实挺表面光的。电费面比油费面简易多了,还没油箱空的时候心里还虚,充电站的一点点虚实都能算清楚。
我记得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把三辆车的年平均油费和电费,算得清清楚楚的。
| 车辆类型 | 年油费(大概) | 年电费(大概) |
| -------- | -------------- | -------------- |
| 油车 | 6720元 | - |
| 电车 | - | 3240元(推测) |
说到这里,我心里又打了个鼓——如果一路涨,电动车的优势会更明显。而且,现在电池成本下降得比预想的快,寿命延长了,换电池的钱会不会更便宜?我还真没那么细算。
对比同价位的车,比如别的品牌的Hatchback,总体上油车会更耐操一点,毕竟技术成熟,从供应链到维修都相对稳定。电动车虽然变革快,但维修点少,也偏向高端维修渠道,操作起来有点麻烦。
还有个细节:我问了个维修师傅,他说油车开几年,还是得换点小件,比如火花塞、滤清器啥的,差不多每2万公里左右就要换一次。这也算个持续的小成本。
不过我一直对充电这个事存疑——你家附近充电桩多不多?充电时长能接受么?不然就变成等充电,卡着坐在车里这种场景。
说实话,短途开开还行,长途的话,充电问题给我一层隐隐的不安。这也是我为什么还在观望的原因。
对了,有个细节:我朋友在去年买的某款中型纯电SUV,刚试了个快充,20分钟从20%充到80%,我试了试觉得还挺便捷。有人说快充对电池啥的不好,但我觉得,更明显的还是充电的便捷度。
(这段先按下不表)
你要问我:你觉得未来几年,油车还能坚持到什么程度?我其实不太敢猜,只觉得,油车渐渐会被智能化、电动化取代,但也不是说马上就消失。
有个疑问: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未来会不会成为个成本问题?我没仔细琢磨过,但猜测是个潜在的坑。毕竟,旧电池还可以做储能用,但那门循环再生技术还不够成熟。
你有没有觉得:如果充电桩更普及,又持续上升,电动车的成本劣势会变得更明显?或者,反过来,跌回那几年低点,电动车就没啥优势了?
(这算是个留白吧——留给你们自己想)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