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在郑州悄悄布局研发中心,中国技术即将反哺全球市场!

2025年10月10日,日产LCV研发中心在郑州日产正式成立,这不仅仅是多了一块牌子那么简单。 郑州市市长庄建球、日产汽车首席技术官赤石永一等高层齐聚现场,背后透露的信号令人玩味:外资品牌“技术单向输出”的时代,可能真的要翻篇了。

日产在郑州悄悄布局研发中心,中国技术即将反哺全球市场!-有驾

值得关注的是,与研发中心同步亮相的全新皮卡Frontier Pro,作为日产首款由中国主导设计、研发并面向全球市场的产品,直接打出了“中国研发定义全球标准”的口号。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在经历了多年“市场换技术”的争论后,终于找到了新的破局点?

政企协同:从“制造基地”到“研发重镇”的跃迁

“希望日产汽车继续扎根郑州、厚植产业,持续加大在郑投资力度。 ”郑州市市长在成立仪式上的表态,显示出地方政府对汽车产业链升级的迫切期待。 政府承诺提供“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这种政企协同的模式,显然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招商引资层面。

日产在郑州悄悄布局研发中心,中国技术即将反哺全球市场!-有驾

日产汽车首席技术官赤石永一则将这一布局与全球战略紧密绑定:LCV研发中心将核心聚焦皮卡及SUV的产品研发。 他特别提到,全球汽车产业正以中国为核心推进智能化、电动化技术突破。 这意味着,日产不再将中国视为单纯的市场或生产基地,而是其全球技术创新的策源地之一。

对于郑州日产而言,这一转变酝酿了32年。 从1993年成立之初的技术引进,到如今承担日产全球车型开发任务,其研发实力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 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直言,郑州日产已经从“制造者”转变为“创造者”,成为日产技术创新的重要引擎。

日产在郑州悄悄布局研发中心,中国技术即将反哺全球市场!-有驾

“研产联动”:中国速度如何支撑全球标准?

郑州日产拥有的国内首条、世界第三条“承载与非承载车型混流智能生产线”,成为研发中心落地的关键支撑。 每台车需经过400余项严苛检测方可下线,这种高度智能化、柔性化的生产体系,实现了“研发方案快速落地、生产需求实时反馈”的闭环。

具体来说,研发中心设计的技术方案能在最短时间内转化为量产能力,而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优化需求也能实时反馈至研发端。 这种“研产联动”模式,让Frontier Pro在研发中心成立之际,就已经完成“中国研发、中国生产”的全流程准备。

Frontier Pro:技术参数背后的野心

日产在郑州悄悄布局研发中心,中国技术即将反哺全球市场!-有驾

作为研发中心成立后的首款全球产品,Frontier Pro的技术参数值得深究。 这款车源于全球多元越野平台“星核”,融合了“AHT全场景电混科技”,提供燃油与混动双动力选择。

燃油版车型采用第三代M9T+采埃孚8AT变速箱的动力组合,峰值扭矩500N·m,具备100%爬坡能力、3.2吨超强牵引力。 PHEV版则拥有超410马力的强劲动力和135km的纯电续航(CLTC工况),配备全系6kW超大功率的智能放电功能。

在悬架系统上,Frontier Pro采用与路虎揽胜相同的前双叉臂五连杆整体桥式后悬架,车身高强钢占比超过70%,车架高强钢占比达到97%。 这些硬核参数显示,郑州日产试图通过Frontier Pro直接切入高端皮卡市场的竞争。

日产在郑州悄悄布局研发中心,中国技术即将反哺全球市场!-有驾

合资模式重构:“中方主导创新”能否成为新范式?

郑州日产的案例,为合资车企的本土化创新提供了新范本。 它打破了“外方主导技术、中方负责落地”的传统框架,开创“中方主导创新、全球共享成果”的新路径。 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郑州日产的国际地位,更让中国市场的用户需求、技术趋势能快速转化为全球竞争力。

日产汽车执行副总经理毛力民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就曾表示:“郑州日产在中国有32年了,经过成长,现在正是反哺母公司的时候。 我们要将郑州日产的每一款产品,都打造成国际化产品,反哺母公司,推向全球。 ”这种“反哺”思路,在合资车企中并不多见。

研发中心的硬实力:3078项标准与1253项专利

日产在郑州悄悄布局研发中心,中国技术即将反哺全球市场!-有驾

研发中心的成立,建立在郑州日产已有的技术积累之上。 根据公开资料,郑州日产已形成技术标准2657项,开发管理标准421项,累计获得专利1253件,其中发明专利103件,海外欧盟专利1件。 2024年获河南省科技成果150余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3项。

这些数字背后,是研发中心能够快速投入运营的底气。 据悉,该中心将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等前沿技术,并计划在2027财年推出集成人工智能的下一代ProPILOT超智驾系统。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日产LCV研发中心的成立,提供了一个观察外资品牌与中国市场关系变化的窗口。 当“中国研发定义全球标准”从口号变为现实,这场试验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重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