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制造,机器人跳舞,飞行汽车

一说起安徽,很多人脑子里可能还是黄山、宏村那些山清水秀的景象。

这当然没错,安徽的山水风光确实是一绝。

但是,如果今天我们对安徽的印象还只停留在旅游上,那可能就有点跟不上趟了。

安徽制造,机器人跳舞,飞行汽车-有驾

最近在安徽合肥举办的一场盛会,叫作世界制造业大会,就结结实实地让所有人看到了安徽的另一面,一个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全新形象。

很多人可能会纳闷,一个印象中比较传统的农业和旅游大省,怎么一下子就和“世界制造”这种听起来特别高大上的词汇联系在一起了?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今天,咱们就用普通老百姓的视角,一起到这个大会的现场去逛一逛,看看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安徽制造”,到底有多厉害。

走进会场,最先吸引人眼球的,绝对是那些各式各样的机器人。

这可不是我们平时在工厂里看到的那种只会重复一个动作的机械臂,这里的机器人,一个个都跟“成精了”似的,特别有灵性。

安徽制造,机器人跳舞,飞行汽车-有驾

比如在一个展台前,围了一大圈人,里三层外三层的,走近一看,原来是几个机器人正在跟着音乐跳街舞。

它们的动作那叫一个流畅,节奏踩得准准的,什么机械舞、太空步,都来得有模有样,把现场的观众都给看乐了。

大家可能觉得,机器人跳舞不就是个热闹嘛。

其实不然,这背后可全是技术。

一个机器人能站稳了跳舞,说明它的平衡控制系统和运动算法已经非常厉害了,这要是应用到工业生产线上,就能完成更复杂、更精细的操作。

如果说跳舞的机器人是“才艺担当”,那旁边另一位机器人就是“暖心担当”了。

这是江淮汽车带来的一款叫做“绳驱S1”的机器人,它不像别的机器人那样站在原地表演,而是端着一个装满奶糖的盘子,在人群里慢慢走动,主动给观众们发糖。

安徽制造,机器人跳舞,飞行汽车-有驾

当它走到一个小孩子面前,用它那灵活的机械手,稳稳地夹起一颗糖,轻轻地递到小朋友的手里时,那个画面特别温馨。

别小看这个简单的递糖动作,这里面学问可大了。

首先,机器人得能认出来哪里是人,哪里是手,这叫视觉识别。

其次,它在人群里走来走去不能撞到人,这需要非常智能的路径规划和避障能力。

最后,它夹糖的力道得刚刚好,重了会把糖捏碎,轻了又会掉,这体现了它对力量的精准控制。

所以说,这个会发糖的机器人,其实是在向我们展示,未来的服务型机器人已经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了。

当然了,光会表演还不够,机器人最终还是要用来干活的。

安徽制造,机器人跳舞,飞行汽车-有驾

在另一个展区,一款名叫“田螺”的人形机器人正在埋头苦干。

它的任务是把地上的一个个箱子搬到旁边的货架上。

只见它弯腰、抓取、起身、转身、放置,一整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拖沓。

这种能在复杂环境里像人一样工作的机器人,正是现在全球科技公司都在努力攻克的方向,叫做“具身智能”,简单说就是给人工智能安上一个身体,让它能和真实世界互动。

像科大讯飞这次就展出了一台专门用来训练这种机器人的设备,它可以高效地教机器人学习各种新技能,就像一个“机器人培训中心”,大大缩短了机器人从“学徒”到“老师傅”的时间。

看完了这些能走会动的机器人,我们再来看看地上跑的大家伙——汽车。

安徽的新能源汽车展区可以说是整个大会人气最高的地方之一。

安徽制造,机器人跳舞,飞行汽车-有驾

过去我们提到安徽的汽车,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江淮,一个很扎实、很传统的品牌。

但现在,江淮也开始变得新潮起来。

展台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江淮和华为一起合作打造的一款新车,叫尊界S800。

这辆车的外观设计很未来,但更厉害的是它的“内涵”。

有了华为的技术加持,这辆车就像是装上了一个超级大脑,车里的智能系统、自动驾驶功能都达到了顶尖水平。

这其实也反映了现在汽车行业的一个大趋势,就是传统的汽车制造厂和顶尖的科技公司强强联合。

安徽制造,机器人跳舞,飞行汽车-有驾

安徽合肥这几年之所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声名鹊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抓住了这个机遇,通过精准的投资和产业布局,吸引了一大批像蔚来汽车这样的头部企业落户,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有数据显示,光是去年一年,安徽省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就超过了86万辆,在全国都排在前列。

这些实打实的数字,就是“安徽制造”在汽车领域成功转型的最好证明。

如果说智能汽车已经让我们觉得很先进了,那接下来这个展品就更科幻了,那就是飞行汽车。

没错,就是那种能在天上飞的汽车。

它平时在路上开的时候,就是一辆造型很酷的电动车,可一旦遇到堵车,它就能展开机翼,原地垂直起飞,像一架直升机一样飞到空中,躲开拥堵路段。

虽然这种飞行汽车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离我们普通人真正开上它上天入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的出现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敢于想象和探索未来的精神。

安徽制造,机器人跳舞,飞行汽车-有驾

它告诉我们,“安徽制造”不仅脚踏实地,也在仰望星空,思考如何解决未来城市的交通难题。

当然,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强大,不仅体现在这些新潮的、面向未来的产品上,更体现在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之重器”上。

在中国中车的展台,一排排按比例缩小的“复兴号”高铁模型,吸引了无数孩子们的目光。

高铁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一张闪亮名片,而这背后,正是无数个像中车这样的企业组成的强大制造体系在支撑。

在展台的另一边,一个更加震撼的大家伙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那就是国产的首台直径达到16米的超大盾构机“京华号”的模型。

盾构机是干什么用的呢?

简单说,它就像一条巨大的“钢铁蚯蚓”,专门在地下挖隧道,我们城市里的地铁就是靠它挖出来的。

安徽制造,机器人跳舞,飞行汽车-有驾

这种超大型的工程机械,技术极其复杂,过去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价格非常昂贵。

现在,我们不仅能自己制造,而且在技术和尺寸上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京华号”这样的重型装备,才是“安徽制造”乃至“中国制造”真正的硬核实力和底气所在。

除了这些硬核的工业品,大会上还有很多充满巧思、贴近我们普通人生活的小发明。

比如,你只要坐在一把椅子上,对着屏幕和科大讯飞的虚拟数字人聊上35秒,它就能对你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一个初步的检测和评估。

还有可以像纸一样随意弯曲折叠的柔性显示屏,未来我们的手机可能就是卷起来放在口袋里的。

现场还有一台可以制作冰淇淋的机器人,它能精准地打好冰淇淋,然后稳稳地递到你手中,整个过程干净又卫生。

这些展品虽然不像大国重器那样宏伟,但它们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的发展最终是为了服务于人,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健康、更美好。

从这些充满人情味的细节中,我们能看到“安徽制造”温暖的一面,它不仅仅是冰冷的机器和生产线,更是对人们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关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