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智驾就能睡觉?"一位特斯拉车主在高速上放手让车辆"自动驾驶",最终撞上静止的消防车。这起2018年的事故判决书显示,驾驶人需承担事故全责。7月23日公安部新闻发布会明确:我国在售汽车智驾系统均未达到自动驾驶标准,驾驶人"脱手脱眼"将面临三重法律风险。
政策风向突变:从"智驾"到"辅助驾驶"的官方定调
公安部交管局局长王强在发布会上强调,当前市场所谓"智驾"系统实质仍是辅助驾驶,必须由人类驾驶员全程监控。根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标,L2级系统仅能实现加减速、转向等操作组合,而L3级才允许系统在特定条件下接管驾驶。目前国内尚无车企通过L3认证,但"准L3""L2.999"等营销话术已造成消费者认知混淆。
法律红线解析:驾驶人"脱手脱眼"的三重风险
行政处罚方面,《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0条明确规定,双手脱离方向盘等行为构成"妨碍安全驾驶",可处200元罚款并记3分。民事责任上,近三年全国发生的12起涉及智驾系统事故中,驾驶人平均需承担86%的赔偿责任。刑事追责更为严峻,浙江某车企测试员因长时间脱离控制导致行人死亡,最终以交通肇事罪获刑2年。
车企宣传乱象:那些被罚的"文字游戏"
特斯拉在德国因"全自动驾驶(FSD)"宣传被强制更名为"辅助驾驶",小鹏汽车也因"XPILOT 4.0"暗示自动驾驶能力被要求整改。我国《广告法》第28条将"对功能作虚假承诺"列为虚假广告,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已对3家车企开出累计420万元罚单。更严重者可能触犯《刑法》第222条,责任人最高面临2年有期徒刑。
车主避险指南:如何合法使用智驾功能
使用辅助驾驶时必须保持双手轻扶方向盘,视线持续关注路况。某电商平台热销的"方向盘配重块"已被公安部门列入管制物品。建议开启行车记录仪全程摄录,事故发生后立即保存车机系统日志。记住关键原则:系统警报响起后,人类驾驶员接管反应时间不应超过1.5秒。
政策前瞻:智能驾驶时代的权责平衡
公安部表态释放明确信号:2024年将重点整治智驾宣传乱象,或强制要求车企在宣传材料标注"辅助驾驶"字样。正如交通言究社文章所言:"智驾只是工具,人才是安全最后防线。"当技术狂奔时,法律始终是系在创新腰间的安全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