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新基建:理想超充768站狂奔与264城覆盖之路
速度。规模。体验。
新能源时代的三重奏。理想汽车正在改写充电行业的规则书。
过去三个月。一场静默的冲刺。768座新超充站破土而出。从2451到3219。理想用速度说话。平均每天新增近8.5座。这是基建狂魔的电动版本。没有人能忽略这种扩张节奏。
全国网络现已覆盖264个城市。北至哈尔滨。南达三亚。东起舟山。西抵霍尔果斯。甚至海拔4200米的珠峰景区停车场也矗立着理想的5C超充桩。充电网络的疆界。第一次如此辽阔。
核心武器是5C超充技术。12分钟补充500公里续航。这不是科幻场景。理想MEGA已将其变为日常。最新部署的100+座全5C站(高速54座,城市48座)成为战略支点。国庆前还将新增30座。充电速度正式进入“分钟时代”。
更智能的是体验。
理想把充电站当作产品来打造。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密计算。26毫米线径液冷超充枪。重量减轻50%。女性用户也能单手操作。车位配备独立摄像头。自动降地锁。即插即充。无感支付。一次性充电成功率超过99%。故障率低于行业标准2-4倍。
高速网络是另一战场。
“九纵九横”大动脉已贯通。959座高速超充站编织成网。平均152公里就有一座。连霍高速。京沪高速。青银高速。这些曾经考验续航的路线。现在已成为理想车主的安全区。
布局逻辑值得深究。
理想采用“地面站优先”策略。用户不需要在地库迷宫中寻找。超充站总是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服务区。旅游线路。城市核心区。2025年底目标4000座超充站。这不是盲目扩张。而是精准打击里程焦虑。
合作模式也很灵活。
自建自营与合作共建双线并行。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这些能源巨头都成为理想的盟友。1455座优选超充站加入网络。73609座第三方快充站互联互通。生态的力量远大于单打独斗。
数字背后是战略决心。
理想坚持“先建站再卖车”。充电网络不是售后配套。而是产品前置。随着纯电车型i8的推出。这套系统将释放真正价值。充电体验将成为核心竞争力。而不仅仅是参数表的附注。
未来正在加速到来。
理想规划2025年国家级高速覆盖率超90%。贯通36条主干线。贯穿19个经济带。三线及以上城市核心城区实现3公里半径覆盖。充电最终会像加油一样方便。这不是愿景。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768座新站只是开始。264城覆盖也不是终点。理想的充电网络建设。正在重新定义电动出行的边界。里程焦虑?那将是过去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