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如果你经常在网上看些关于汽车的消息,估计很难错过几张看起来很神秘的“谍照”。
照片里的主角,是一台挂着问界车标的新车,但它长得又熟悉又陌生。
很多人看了第一眼,心里都冒出同一个念头:这不就是把那台卖到五十万的问界M9给按比例缩小了一点吗?
华为这是打算把自家最顶级的技术和设计,直接下放到二三十万这个最走量的市场里来,跟对手们来一场硬碰硬的较量。
这事儿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咱们今天就来仔仔细细地聊一聊,这台新款的问界M7,到底都变了些什么,华为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
咱们先从大家看得最清楚的外观说起。
一辆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前脸。
这次新款问界M7最大的变化,可以说就是进行了一次“换脸手术”,而且是直接照着自家大哥问界M9的样子来做的。
原来的问界M7,前脸看起来比较圆润、温和,是一副标准的家用SUV模样。
但这次谍照里的新车,整个气场完全不同了。
它采用了和M9几乎一模一样的贯穿式灯带设计,把车头拉得更宽,看起来更大气。
最关键的是下方的大灯组,也换成了M9那种充满科技感的样式。
这个大灯可不只是看着好看那么简单,它背后代表的是华为在光学技术上的积累。
要知道,问界M9上的那套智能大灯,是可以用灯光在地上投射出各种图案的,比如在没有路灯的小路上帮你照亮前方的路宽,或者在斑马线前主动投射出礼让行人的标志。
现在,这种非常先进的功能,很可能就会出现在这台价格更亲民的新款M7上。
这对于同价位的其他车型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技术优势。
再把视线往上移,看到车顶上那个小小的凸起,那是智能驾驶系统的“眼睛”——激光雷达。
根据目前各方透露的信息和对照片细节的分析,这个激光雷达很可能已经从现在M7上用的126线,升级到了和M9同款的192线。
这个“线”数是什么意思呢?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眼睛的清晰度。
线数越高,它扫描周围环境就越精细,能看到的细节就越多,探测的距离也更远。
打个比方,如果说126线雷达是给你配了一副高清眼镜,那192线雷达就相当于给你换上了一双“鹰眼”。
这意味着,新款M7在开启智能驾驶辅助的时候,对路上的行人、车辆、障碍物的识别会更加精准和快速,尤其是在一些复杂的市区路口或者突然有电动车窜出来的场景下,它的反应能力会更强,开起来自然也就更让人放心。
这一下,就把智能驾驶的硬件水平,又往上提了一个档次。
车身侧面和车尾虽然变化没那么大,但也做了不少优化。
从侧面看,新车的线条感觉更流畅、更舒展了,少了一点现款车型那种稍微有点像商务车的感觉,多了几分稳重和高级感。
特别是车尾最后一扇窗户旁边的D柱,倾斜的角度变得更大了,让整个车顶线条有了一个很漂亮的收尾,看起来更加动感和时尚,也让它彻底摆脱了“面包车”的影子。
说完了外面,咱们再拉开车门看看里面。
内饰的改动,可以说是精准地解决了之前很多车主提到的一些小问题,让实用性大大增强。
最核心的一个变化,就是把传统的换挡杆给取消了。
开车的朋友都知道,大部分车都是在中间扶手箱前面有一个档杆,用来挂前进挡、倒车挡。
现在,新款M7学了大哥M9和很多新能源车的设计,把它换成了方向盘后面的怀挡。
你只要用手指轻轻一拨,就能完成换挡。
你可能会觉得,不就是换个位置吗,有那么重要?
当然重要。
这一改,直接把中控台下方那块最黄金的位置给完整地空了出来。
从谍照里能看到,原来档杆的地方,现在变成了一大块平整的区域,可以并排放下两个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这对于现在几乎人手一个智能手机的我们来说,实在是太方便了。
以前开车,副驾驶的手机要么没地方充电,要么只能拉一根线,现在两个人上车,手机往那一放就能同时充电,这种小细节上的提升,对日常用车的幸福感影响是非常大的。
除了这个最大的变化,还有一个关于空间的传闻也特别引人关注。
有消息说,新款M7的车身长度可能会从现在的5米出头,再加长一些,接近5米1。
很多人一听觉得没必要,车太长了停车不方便。
但如果我们站在华为的角度去想,这个改动就很有深意了。
现在市场上,和问界M7竞争最激烈的就是理想汽车的L系列。
理想L6、L7、L8,用不同的尺寸和座位布局,把市场划分得非常细。
问界M7想要杀出重围,就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把车身加长,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提供一个真正宽敞的六座空间。
这意味着,它的第三排座位将不再是只能让小孩子坐或者临时应急的“小板凳”,而是能让成年人也坐得比较舒服的正式座位。
这样一来,它就和主打大五座的理想L7形成了明显的区别,反而能去抢一部分原本考虑理想L8用户的市场。
用更低的价格,提供几乎同等级的空间享受,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感觉,对很多家庭用户来说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最后再聊聊动力和续航。
作为一台增程式电动车,纯电续航里程一直是大家很关心的数据。
据说新款M7的增程版,电池容量会加大,目标是把纯电续航做到接近30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呢?
根据统计,我们国家大部分城市上班族的每天通勤来回距离,一般都在50公里以内。
300公里的纯电续航,就意味着你充一次电,足够你上下班开一个星期,这期间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台纯电车来用,既省钱又环保。
只有在周末或者节假日需要跑长途的时候,车上的增程器才会启动发电,完全没有里程焦虑。
这种“城里用电、长途用油”的模式,可以说是目前最适合中国家庭用车场景的解决方案之一。
把所有这些变化放在一起看,新款问界M7的形象就非常清晰了。
它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升级改款,而是一次全面的技术下放和产品力重塑。
华为的策略很明确,就是把在旗舰车型M9上已经验证成功的、最受市场欢迎的设计和技术,拿来武装自己销量最大的主力车型M7,让它的产品力实现一次跳跃。
同时,现款的M7很可能也不会马上停产,而是会通过调整价格,和新款形成一个“高低搭配”的组合,一个主打极致性价比,一个主打技术和体验升级,一起来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这一系列操作,显示出华为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和精准的战略布局,也让本就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得更加有看头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