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国标车倒价甩卖,专家提醒:11月30日前必须做这事,否则砸手里

2025年9月1日起,电动车行业迎来颠覆性变革! 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旧国标车辆全面退场。

根据新规,消费者购买电动车必须查验“双证”,产品合格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3C认证),缺一不可。

旧国标车倒价甩卖,专家提醒:11月30日前必须做这事,否则砸手里-有驾

这一政策调整直接关系到每位车主的切身利益。 数据显示,新国标车在防火安全、整车重量、速度限制等方面均有升级,旧国标车的销售窗口仅剩最后两个月(截至2025年11月30日)。

01 双证详解:车辆合法身份的“铁门槛”

产品合格证是电动车的“出生证明”,由生产厂家出具,明确标注车辆型号、车架号、电机号、出厂日期等关键信息。

新国标合格证需注明执行标准为GB 17761-2024,并清晰记录电池类型(如铅酸电池或锂电池)。 若合格证信息与实车不符,或未更新至新国标标准,车管所将拒绝办理登记。

旧国标车倒价甩卖,专家提醒:11月30日前必须做这事,否则砸手里-有驾

3C认证证书则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车辆安全性的强制认可标志。 新国标要求电动车通过电气安全、机械安全、防火阻燃等多项测试,合格后颁发唯一编码的3C认证。

消费者可通过“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或“电动车强制性产品认证”微信小程序核验真伪。 自2025年11月1日起,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和充电器也需单独获得3C认证,进一步强化全链条安全管理。

02 为什么双证缺一不可?

合法上牌的硬性条件:车管所登记上牌时,需提交合格证、3C认证及购车发票。 若缺少任一证件,车辆将被判定为“非标车”,无法取得牌照。

例如,某品牌电动车因合格证未更新至2024版国标,导致批量车辆无法上牌,消费者维权困难。

安全性能的底线保障:新国标对车速(≤25km/h)、整车重量(铅酸电池车型≤63kg)、塑料占比(≤5.5%)等参数设定了严格限制。

双证齐全意味着车辆在生产、检测环节均符合安全标准,尤其是防火阻燃性能的提升,可降低自燃风险超40%。

消费维权的核心依据:若车辆出现质量问题,双证是消费者向厂家索赔或投诉的关键凭证。

旧国标车倒价甩卖,专家提醒:11月30日前必须做这事,否则砸手里-有驾

03 新旧国标过渡期:购车窗口倒计时

旧国标车清库存冲刺期:2025年11月30日前,符合旧国标(GB17761-2018)且已在8月31日前生产的车辆仍可销售。

目前,多家线下门店推出折扣活动,旧款车价格较新国标车低500-800元,需注意:此类车辆必须在11月15日前完成上牌,逾期将无法办理。

新国标车主导市场:9月1日后生产的新车全面执行新标准,主要变化包括:

取消强制脚蹬:解决此前用户吐槽的“鸡肋”设计,提升实用性;

铅酸电池车型增重:整车重量上限由55kg调整至63kg,续航提升至60-70公里;

强化防火要求:限制塑料使用比例,要求关键部件使用阻燃材料。

风险提示:部分商家可能以“旧车降价促销”为名推销淘汰车型,消费者需核对合格证标准编号,避免购入无法上牌的车辆。

旧国标车倒价甩卖,专家提醒:11月30日前必须做这事,否则砸手里-有驾

04 合法上路:超越“双证”的全面要求

牌照类型决定路权: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挂绿牌(非机动车),无需驾驶证;电动轻便摩托车挂蓝牌,需持F/E驾照;电动摩托车及三轮车挂黄牌,需持E/D驾照并购买交强险。 误购机动车类电动车(如电摩)却未考取驾照的车主,将面临“无证驾驶”处罚。

上路必备“三必须”:

必须佩戴头盔:骑乘人员均需佩戴符合AB类标准的头盔,2025年5月起头盔也需通过3C认证;

必须保持车辆原状:严禁改装限速装置、加装电池或车棚,否则可能被认定为非法改装;

必须遵守道交法:包括不走机动车道、不闯红灯、不逆行等。

材料清单缺一不可:上牌时需携带身份证、购车发票(姓名与车架号一致)、合格证及3C认证证书。

旧国标车倒价甩卖,专家提醒:11月30日前必须做这事,否则砸手里-有驾

05 行业洗牌:从生产到销售的重塑

生产企业淘汰加速:新国标新增对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的要求,无车架生产能力、检测能力的小作坊将彻底出局。 目前,工信部已发布三批合规企业“白名单”,消费者可优先选择名单内品牌。

销售渠道清理库存:8月起,多个电动自行车品牌在电商平台下架旧国标车型,线下门店集中促销清库存。

防篡改技术升级:新国标要求车辆采用“一车一池一充一码”绑定机制,杜绝电池违规改装或“解限速”操作。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