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4S店抛出“买GLC 300L送A200L”的促销活动,瞬间引爆全网热议。 表面看是“天上掉馅饼”,实则暗藏玄机:消费者需按47.93万元的官方指导价购买GLC 300L,才能获赠指导价27.57万元的A200L。
但若对比终端售价,GLC 300L实际优惠后仅需32万元左右,A200L裸车价更是低至14.57万元。 这意味着,所谓的“送车”不过是用GLC原本15万元的优惠额度“兑换”了一辆库存车。
一、营销套路拆解:清库存还是真福利?
奔驰的“买一送一”实为一场精心设计的库存清理行动。 GLC 300L作为中型SUV标杆,虽保持一定销量,但面临国产新能源车型的激烈竞争;而A200L因产品力不足(如1.3T发动机、非独立悬架)销量持续低迷,月销仅千余辆,且即将于2025年6月停产。
经销商通过捆绑销售,既能维持GLC的销量数据,又能快速清理A级车库存,同时避免直接降价对品牌形象的冲击。
有消费者算了一笔账:若单独购买优惠后的GLC 300L(约32万)和A200L(约14.57万),总成本仅46.57万元,而参与活动则需支付47.93万元,反而多花1.36万元。
二、传统豪车的降价潮:奔驰、宝马、奥迪集体“低头”
奔驰的促销策略并非个例。 奥迪Q5L终端价已跌至24万元,宝马X3也降至26万元左右,传统豪车价格体系正在崩塌。
2024年,奔驰中国销量下滑8.5%,宝马和奥迪的降幅也超过10%。 为了应对市场份额流失,BBA旗下多款主力车型优惠幅度超过10万元,例如奔驰C级、宝马3系等。
甚至奔驰S级等旗舰车型也出现上市即优惠30万元的现象,凸显传统豪华品牌溢价能力的急剧下滑。
三、新能源冲击:为何消费者不再迷恋“三叉星”?
国产新能源品牌的崛起彻底改写了豪华车市场格局。 问界M9、理想L7等车型凭借智能驾驶、高阶配置和低用车成本,直接抢夺BBA的目标用户。
以问界M9为例,售价突破50万元,却能在上市22天内收获超7万订单;而奔驰GLC在2025年7月仅卖出7514辆,同比暴跌40%。
一名前宝马M3车主坦言:“开过新能源车后,再也回不去了。 ”这种体验代差让传统燃油车的机械优势黯然失色。
四、消费者抉择:薅羊毛还是反被套路?
对于家庭用户而言,若确实需要一辆SUV和一辆代步车,且能接受放弃GLC原有优惠,活动或许有一定吸引力。
但需警惕隐藏成本:A200L的1.3T发动机年均养护成本超过1.2万元,且部分经销商可能要求赠车需额外支付购置税、保险或手续费。
更理性的选择是直接利用终端优惠购车,或转向国产高端新能源车型。 有网友直言:“买问界M7或理想L7,既能省油钱,还能享受更先进的智能配置,何必纠结于奔驰标? ”
五、传统豪车的挣扎:电动化转型步履维艰
奔驰计划在2027年前推出36款新车,并加速电动CLA的国产化替代A级。 然而,其电动车型如EQE即便降价11万元仍滞销,反映出传统品牌在电动化领域的尴尬处境。
奔驰首席战略官高旭承认,欧美市场充电基础设施落后拖累了电动化进程,因此品牌不得不调整策略,采取“燃油与电动共存”的过渡方案。
但这种缓慢转型难以跟上中国市场的节奏,2025年上半年奔驰在华销量再跌14%,多地经销商关闭门店。
这场“买一送一”的风波,折射出传统豪华品牌在新时代的集体焦虑。 当消费者用脚投票转向新能源时,BBA的光环还能闪耀多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