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高速测试“全员落马”,“遥遥领先”露马脚

智驾高速测试“全员落马”,“遥遥领先”露马脚

智驾高速测试“全员落马”,“遥遥领先”露马脚-有驾

智能驾驶这事儿,别说什么神话了,眼见为实才是硬道理。7月23日,央视新闻和懂车帝联手搞了个大动作,把市面上36款主流新能源车拉去高速和城市路段,来了场“真刀真枪”的辅助驾驶极限考验。结果一出来,别说遥遥领先,能全身而退的一个没有。你说气不气人?

谁能想到,智驾大厂全栽了?

本来嘛,厂家们每次搞发布会都拍胸脯,说自家智驾多牛多稳。可测试一上来,六神无主。Model 3、Model X这种“老外”在高风险场景里还算争气,通过率能拉到5/6。但你再看隔壁国产品牌,哪家不是吹得天花乱坠,真碰上“消失前车”“夜间施工区卡车避让”“横穿儿童”这些场面,一个比一个腿软。最惨的,15台车一个项目都没过,挂在榜末。遥遥领先,竟成了遥遥落后。你说这是不是大型翻车现场?

“智驾”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智”

你以为有了L2级辅助驾驶,手脚能歇歇、手机能刷刷?醒醒吧,专家都说了,这玩意儿根本不是自动驾驶,司机还得全程盯着,真出事了,锅还得自己背。说白了,智驾现在就像小孩子学走路,跌倒是家常便饭。测试现场,白天遇临时施工、夜里碰事故车、路口被野蛮加塞,通过率低得心慌,能过一半都算烧高香了。最离谱的,城区小学生过马路场景,才58%能过,剩下的车要是碰上,吓谁啊?

场景压测,谁都别想蒙混过关

别以为只看整体数据就够了,细抠下来更扎心。白天遇临时施工,通过率22%,夜间遇到事故车,29%;施工路卡车,47%;高速口加塞,19%;城区小学路口,58%。能不能想象,要是自己家娃在那过马路,碰上这些“智驾”车心里啥感觉?别说老司机了,张大妈买菜回家都得多留个心眼。不是我危言耸听,这数据看着真闹心,出门开车都变成了碰碰车挑战赛。

智驾高速测试“全员落马”,“遥遥领先”露马脚-有驾

“遥遥领先”成了段子,宣传口风一夜转向

最有意思的还是车企们的“嘴”。前脚还在说“我们三年追平,智驾第一梯队”,后脚测试结果一出,直接装哑巴。之前高管们各种吹牛,什么“全民智驾时代”都要来了。现在风向一变,主流车企集体发倡议,说要实事求是、清楚地告诉消费者这玩意到底能干啥,别让大家觉得买了车就能当甩手掌柜。4月底,北汽、上汽、广汽等11家大厂还联合喊话:以后宣传要有谱,别瞎忽悠。

监管出手,谁敢再乱吹牛?

一边测试刚播完,公安部交管局负责人立马跳出来说,大家别被忽悠了,市面上这些智能驾驶系统还早着呢,司机才是路上的第一责任人。别想着偷懒,脱手脱眼那不是玩“命”吗?再瞎搞,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刑事责任,三张大网等着你。监管这次动真格的,从4月份开始行业整顿,连科技部都发文提防科技伦理风险。你要问细节,科技部那份《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专门强调尊重生命,出事了绝不能甩锅给系统。

小米SU7事故,成了行业警钟

还记得今年3月底小米SU7在德上高速的那场大事故吗?三条人命,车烧成一堆废铁。事故一出,网络炸了锅,大家都在质疑小米的智驾系统到底靠不靠谱。这事后,工信部马上召集各大车企,要求划清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边界。不准再用模糊宣传让用户误解,毕竟命只有一条,谁能拿来当试验品?

国家标准来了,智驾车不能再“耍流氓”

今年6月,国家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示了《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终于要给智驾系统戴上“紧箍咒”了。以后,L2级智能辅助驾驶必须按国家标准来,不是哪个厂家想咋吹就咋吹。产品安全性能必须过关,否则别想上市挣大钱。这事一出,网友直呼“终于有盼头了”。毕竟,谁都不想自己花了几十万买个“智能杀手”。

智驾高速测试“全员落马”,“遥遥领先”露马脚-有驾

“智驾”技术,别把用户当小白鼠

你要说行业真没进步,那也不公平。但眼下这智驾辅助,离“靠谱”还差几条街。厂商们别只顾着营销冲业绩,技术本事才是硬通货。俗话说“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载大鱼”,拿半成品糊弄市场,早晚会出大事。去年老王家试过搞AI炒股,结果账户被割得稀碎,智驾这事也一样,不能只看热闹。

车企的路,还远着呢

汽车圈这几年,智驾成了兵家必争之地。特斯拉、华为、小米、比亚迪都卷红了眼。可现实一摆到桌面上,谁都别想蒙混过关。真本事不怕试,假把式迟早露馅。你看这36款车,个个号称智能,结果一个都没能全场通关,车主们咋可能不窝火?张大妈早晨买菜还会念叨:“智驾这年头,还是靠自己靠谱。”

“智驾崛起”,不能靠嘴

“遥遥领先”不是喊出来的。谁还记得那句老话:“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智驾这事,慢慢来,别想着一步登天。技术扎实,安全第一,宣传也别再玩虚的。你咋看?这次测试,你家车在榜单里没?欢迎来唠一唠——反正我现在看到智驾上路,得多留点神,谁让“遥遥领先”成了最新笑话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