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遇上电动车掉电,冬天续航缩水,低配省钱吃亏

去年冬天,一次高速公路的亲身经历,彻底改变了我对新能源汽车配置的看法。彼时,外面是零下五度的刺骨严寒,我开着标称400公里续航的电动车返乡。结果,仪表盘上的续航里程像雪崩一样直线下滑。距离下一个服务区还有30公里,车却只剩25公里续航。我只能狠心关掉暖气,龟速前行,人在车里冻得上下牙打架,那滋味可真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

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我当初为了省两万块钱,选了低配版,没上长续航电池,也没选快充功能。直到真正吃了亏,才晓得自己当初的小聪明有多愚蠢。三番五次踩坑后,我才明白:电动车选配置时,有三样东西无论钱包多扁都不能省。别把玄学挂在嘴边,买错了你就等着花真金白银买教训吧。

高速遇上电动车掉电,冬天续航缩水,低配省钱吃亏-有驾

第一,不要被所谓“日常续航够用”的谎言忽悠。售货员会拍胸脯保证:“400公里绝对够用!”冬天开一开你就明白了,暖气一吹,续航直接打五折。日常上下班还好,要是遇上长途出游,随时都可能在服务区和充电桩捆绑营业,玩得一点不尽兴。权威数据更扎心:低温条件下,续航大打折扣,400公里的车,冬天实际跑个240公里都算不错。家有600公里续航的朋友,冬天想去哪就去哪,回程都不必为充电发愁。

高速遇上电动车掉电,冬天续航缩水,低配省钱吃亏-有驾

有人还算账:“长续航多花两万,值吗?”其实每年多省的充电次数和时间,三年下来,节省的时间和出行的自由感早已超过那点差价。而且长续航的车卖二手也更保值,三五年后能多卖两万不是梦。

第二,快充功能绝对不是心理安慰。没有快充的新能源车主有多惨?插上慢充后,你就等着喝两壶茶、刷完一季电视剧吧。我的车支持120kW快充,半小时就把电量从20%充到80%,和朋友在咖啡馆喝杯咖啡的工夫,续航已满,大步流星继续上路。而没快充的车主,只能望着别人在快充桩前轻松补能,自己枯等两小时,倍感落伍。

高速遇上电动车掉电,冬天续航缩水,低配省钱吃亏-有驾

而且,快充桩如今越来越普及,高速、商场、地下停车库遍地都是。没有快充,将来连充电桩都要排队抢,生动演绎“站在风口都能倒下”。更绝的是,许多品牌正大刀阔斧淘汰慢充,未来不给快充留口饭吃,你想悔过都没机会。

高速遇上电动车掉电,冬天续航缩水,低配省钱吃亏-有驾

第三,智能驾驶辅助不是“鸡肋”,多少车祸的幸存者都在用生命证明这不是“智商税”。曾经我也不以为然,直到在高速打盹的瞬间,车自动帮我刹车,差点把我从地府拉回来。智能驾驶看起来是小概率事件的保险,实际上是长途驾驶最大意义的解脱。数据不骗人,有辅助驾驶的车事故率就是比普通车低三分之一。更何况,如今不少城市拥堵、车流汹涌,自动跟车、变道、自动泊车直接拯救路痴和新手小白。你妈60岁了,也能稳稳倒进窄车位。

这些配置还直接影响卖车时的行情——智能驾驶装置都成了二手车的标配,没这玩意的车直接掉价。你省下来的钱,将来在交易市场分分钟全亏回去。

尤其三类人千万不能省:北方用户,非长续航+快充不选;常跑高速的,没智能驾驶建议别碰新能源;家里只有一辆车,那三个配置全得拉满。北方不选长续航,你会在零下的夜里怀疑人生;跑长途没辅助驾驶,半路精神涣散那是真要命;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何苦“低配将就”,直接体验最差用车生活。

高速遇上电动车掉电,冬天续航缩水,低配省钱吃亏-有驾

上周我帮人选车,对方还想省两万,我把亲身经历搬出来做对比,最后他还是咬咬牙买了高配。结果,回头天天给我报喜:冬天续航翻倍,快充超省心,智能驾驶一路护航——“太值了!”

选择汽车,真是选未来生活。新能源车的终极价值,在于省心省力。如果你想让买车成为提升生活的愉快决定,长续航、快充、智能驾驶就是三个不能打折的法宝。多花点钱,换来无数省心的日子,更高的安全、时间和自由,早已把投入甩在身后。别贪便宜吃大亏,买车就得一步到位,为自己和家人负责任。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