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车展零跑B10参展,欧洲定价翻倍,空间设计获好评

慕尼黑车展现场,零跑 B10 静静地停在展台中央。展馆灯光下,金属漆面仿佛一只对世界保持戒心的冷静猎豹。如果你也在现场,可能第一反应不是“这车真便宜”,而是“这车怎么这么贵?”——在国内,它是十万级的SUV选手,在德国却以25万到28.4万人民币的身价示人。这不是“欧洲水土不服”,而是赤裸裸的现实差价:同一台车,同一个看似朴素的身份,把门槛抬高了一倍。假如你是欧洲的普通购车族,面对这个来自“东方”的紧凑型纯电 SUV,会动心吗?

放下“这车几乎翻倍”的价格这道算术题不谈,慕尼黑车展的气氛其实比想象中要平静。大家都习惯了中国品牌的速度与低价,而零跑 B10 的设计显然是有备而来。前脸那一圈LED贯穿灯带,流水转向效果让不少人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细长侧腰线和悬浮车顶,在欧洲路权至上的评判体系下也能算是一种“低调的时尚”。轮毂的尺寸没在怕谁,19英寸把邻展台雷诺 e-2008 的“小脚”彻底踩在视觉舒适区。其实这些都是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零跑懂得,欧洲人很会挑毛病,轮子不够大,立马被嫌弃“实用不够道地”。

内部体验让我想起行业里流传的一段话:造车这事其实就是比谁更“省事”。零跑 B10 中控台“极简派”,物理按键克制得像办公室空气里的咖啡因,所有功能都扔到那块14.6英寸高分屏里。德国记者滑动页面的手势专业到让人怀疑他在用手机,没有卡顿,没有延迟——如果说 Model Y 是“特斯拉标准”,零跑在这一局至少没丢分。仪表显示信息拉满,导航、续航、各种驾驶辅助数据都唾手可得。方向盘皮质包裹,握在手里像一份“中等期待”。讲真,这不是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豪华感,但也不会让你怀念国产老铁皮车的朴素。

空间方面,零跑 B10 没有耍花招。账面数据看着不差——2735mm轴距让紧凑型SUV告别拥挤症。现场找了个180cm德国壮汉坐进来,头顶还剩一拳多空间,后排满员也不至于逼仄。后排纯平地板,没了传统中间凸起,终于让“第三个人”感受到什么叫做公平。后备箱420L,比标致 e-208 更能装,露营、超市扫货都不怵。空间这事,零跑倒像是按部就班、没搞花活,但偏偏就是这种“中庸”,让欧洲媒体露出满意的微笑。

座椅舒适度也是直给。欧洲版标配前排加热,仿皮材质其实是为了省钱和应对低温天气,试坐下去不闷,包裹性到位,长途不累。后排中间头枕这种小设计,极大提高了DIY拼车人的生存概率。有挪威媒体吐槽冬天开宝马屁股会冻僵,零跑这点拿捏到位算是给中国制造挣了点面子。

智能化是近两年国产新能源的强项,零跑 B10 好歹赶了时髦。高通8295芯片把车机系统做到了多任务不卡,语音助手支持英德法多种语言,自然语言识别还带“可见即可说”——手指哪调哪,欧洲人用得很顺,意大利和德国记者都给好评。这玩意一度被业内视作“噱头”,但在本土品牌普遍“开口跪”的语音场子里,零跑属于“技术上不炫但胜在实用”。L2级辅助驾驶是标配,ACC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都测过,效果比大众 ID.3强,虽然“高阶智能”没铺开,但日常家用已经足够。

续航和充电,向来是电动车绕不过去的坎。B10 欧洲版 WLTP工况下 434km,实际高速达成率接近90%,德国团队开着从慕尼黑到斯图加特,中途空调开足,剩余续航靠谱得不像中国“老朋友”蔚来那样“到终点打个折”。100kW快充下,半小时多能回血到80%,快速补能在欧洲“都市+郊外”的场景里很实用,不折腾车主去拼命计算里程 anxieties。

当然,站在“法务和财务”角度看,零跑 B10 在欧洲的高定价,恐怕不只是“关税和物流”能解释的事。其实中国车海外售价高于国内早就不是新闻,关税、认证、经销体系各环节都要加钱,欧美市场还要体面地对本土车企“留条生路”。但这也让人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国内消费者得知同样的车在欧洲要多花一倍的钱,会不会觉得自己其实挺幸福?或者反过来,欧洲车主成了本地“高配智享”韭菜,买个中国紧凑级车还可以拿到宝马级的价格标签。

慕尼黑车展零跑B10参展,欧洲定价翻倍,空间设计获好评-有驾

从欧洲市场的反馈看,头一个星期的订单2000台,德国占了60%,柏林有人贴了张“Made in China”,连马斯克都点赞。你说这是不是黑色幽默?在中国,很多人还在调侃“国产自主是不是应该再便宜些”,可到了欧洲,同样的车却“小众奢侈”了起来。让特斯拉老板羡慕的不是“卖得多”,而是“懂得欧洲冬天”的细节关怀。

归根结底,零跑 B10 在慕尼黑车展里的表现,像是国产新能源试水欧洲的新样本。外观够时尚,内饰够实用,空间够宽敞,智能和辅助也不掉队。你说它物超所值吗?定价高于国内几乎成为常态,是现实压力也是战略选择。或许这个溢价背后,有贸易壁垒、市场策略,也有对欧洲消费心理的一场“摸底”调查。

我作为“案发现场”常客,对所有参数和功能都偏执地要讲证据,喜欢挖出产品和市场的实证逻辑,但每次遇到国产品牌勇闯欧洲,总是难免生出点子自嘲:中国人的性价比哲学,到底能不能打动习惯“买贵就是好”的欧洲用户?还是说,欧洲车市的“高价”只是资本的游戏,有多少实惠最终还是留在中国自己家门口?

慕尼黑车展零跑B10参展,欧洲定价翻倍,空间设计获好评-有驾
慕尼黑车展零跑B10参展,欧洲定价翻倍,空间设计获好评-有驾
慕尼黑车展零跑B10参展,欧洲定价翻倍,空间设计获好评-有驾
慕尼黑车展零跑B10参展,欧洲定价翻倍,空间设计获好评-有驾
慕尼黑车展零跑B10参展,欧洲定价翻倍,空间设计获好评-有驾
慕尼黑车展零跑B10参展,欧洲定价翻倍,空间设计获好评-有驾

你觉得,如果一款中国电动车在海外卖到国内两倍的价钱,靠外观和配置撑起“溢价”,是不是也证明了国产品牌的崛起?还是说,这只是全球车市的一场“价格迷局”,让每一个消费者都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理性答案”?

慕尼黑车展零跑B10参展,欧洲定价翻倍,空间设计获好评-有驾
慕尼黑车展零跑B10参展,欧洲定价翻倍,空间设计获好评-有驾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