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赛道博弈!重卡年省6万,蔚来投180亿

蔚来加码换电技术

电子发烧友网的记者莫婷婷报道,7月15号,蔚来汽车的董事长李斌转发了一个视频,这个视频是清华大学化工系的金涌教授,也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谈电动车换电技术的访谈。李斌还表示,蔚来会在换电技术上继续加大投入,这下又让整个行业开始重新关注换电技术了。

换电赛道博弈!重卡年省6万,蔚来投180亿-有驾

换电技术:未来能源新选择

换电技术,说白了就是让新能源汽车和电池分开,直接把没电的电池换下来,换上满电的。这样一来,补能时间就大大缩短了,大概只要5分钟就能搞定,比充电快多了。这不仅方便了用户,还能提升电网的效率,是个挺有优势的技术。

金涌院士在一次访谈里提到,想建立一个智能电网,关键是要提高电网的稳定性,这时候就需要储能设备。而用电池来储电,效率是最高的。他举了个例子,一辆电动汽车的电池大概能存50到100千瓦时的电。如果用换电技术的话,当电网有富余电力的时候,可以给电池充电;当电网紧张的时候,电池还能反过来给电网供电。这样不仅能解决储能设备建设的问题,还能打造一个更灵活、更智能的电网,对整个国家的电力布局都有很大帮助。

不过,换电技术也不是没有争议的。它在安全性、技术成熟度、成本控制和盈利模式,还有标准统一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大家开始慢慢认可这个方向了。像蔚来、上汽、东风这些车企都已经推出了换电车型,宁德时代也加入了进来,成了推动换电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不只是新能源汽车,现在换电技术也开始应用到重卡、电动两轮车这些领域,市场潜力非常大。

现在,换电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石化、蔚来、宁德时代等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抢滩这个千亿级的市场。那么,新能源汽车换电的市场到底有多大呢?

换电行业快速发展

根据头豹研究院的数据,2019年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的市场规模只有11.49亿,到了2023年就暴涨到了124.33亿元,预计到2028年,这个市场会达到1749.17亿元,增长速度非常快。

其实,这个行业的发展跟企业布局关系特别大。来看看一些主要企业的换电站建设情况:

2021年,中国石化原本计划在当年之前建成5000座换电站,结果现在已经建了超过8400座,远远超出了原计划。

国家电投也规划了4000座换电站,截至2024年11月,他们旗下的启源芯动力已经建成了或正在建设的重卡充换电站超过了1000座。

另外,蔚来在7月9日迎来了第1000座高速公路换电站投入使用,这标志着他们在全国550个城市都通上了换电服务,总共已经有3399座换电站和8058座充换电站。

江汽集团也跟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合作,宣布到2025年要建1000座巧克力换电站,中期目标是1万座,最终目标是3万座。

所以说,换电行业正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几年可能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换电模式加速发展

从这些企业的布局来看,现在不管是做乘用车还是商用车的厂家,都在加快建换电站,抢市场先机。特别是在商用车领域,“双碳”目标推动了电动化发展,新能源重卡,尤其是纯电重卡的销量在不断提升,这也给换电模式带来了新的机会。

而在整个换电行业里,最让人关注的就是宁德时代正式加入进来。它一入场,就被认为是有可能改变市场格局的重要力量。

宁德时代推出了一个叫“乐行换电”的品牌,还开发了一种叫“巧克力换电块”的技术。这个换电块是模块化的,可以组合成不同容量、不同续航的电池系统。它基于宁德时代的CTP技术,提高了电池的组装效率,质量能量密度超过了160Wh/kg,体积能量密度也超过了325Wh/L,单块电池大概能提供200公里左右的续航。而且它还用了自己研发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让插拔部件更可靠。

目前,宁德时代已经和上汽、长安、广汽、五菱、一汽等多家车企合作,推出了换电车型。

那换电车型到底有什么好处呢?简单来说,就是方便、省时、灵活。比如你不用像传统充电那样等几个小时,换电几分钟就能搞定;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容量的电池,续航更灵活;而且换电站可以集中管理电池,维护起来也更高效。总的来说,换电模式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在推动整个电动车行业的进步。

换电技术挑战与成本压力

蔚来这次搞了个大动作,他们家的乐道L60从上海出发,全程是“换电换人不换车”,一路经过19个省份、81个城市,跑了整整1万公里的高速,结果只用了98小时零6分42秒,跟开油车一样方便,彻底告别了充电焦虑。

而且这车用的“巧克力换电块”特别牛,最快1.5分钟就能换好电池,支持1.6C的充电速度,20到30分钟就能充满电。上汽和宁德时代一起开发了这个“巧克力换电”标准,目标是实现5分钟极速换电。上汽今年还计划在上海、苏州先试点换电站网络,通过电池租赁的方式,让ID.3车主的使用成本降低40%。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换电技术看起来挺香,但背后也有不少问题。尤其是成本这块儿,真的不低。比如一个换电站的投入大概在150万到500万之间。宁德时代打算到2025年自己建1000座,再跟合作伙伴一起共建1万座,光是这钱就得花60亿到300亿。蔚来这边更夸张,已经投了超过180亿在换电站上。蔚来电源管理副总裁沈斐说过,一座换电站每天得有50到60单的换电量,一年才能赚50万到60万,才勉强保本。

所以现在换电这块儿,虽然前景不错,但真要落地,还得看谁能扛住成本压力,谁能在市场里找到真正的盈利点。这场“重卡换电”的暗战,看来才刚刚开始。

换电站建设成本高

协鑫能科的数据显示,一个普通的乘用车换电站,投资大概要500多万,其中换电站本身的建设费用是260多万,线路和电池各占100万和140万。而如果是重卡的换电站,成本就翻倍了,大概要1000万左右。

也就是说,想要大规模建换电站,对企业资金实力要求非常高,尤其是重卡换电站,所以现在能看到,主要是国家电投这样的国企在积极布局。

业内人士认为,等配套设施完善以后,换电模式可能会成为新能源重卡的主流。因为换电模式用得越多,越省钱。启源芯动力就提到,在运输需求稳定的前提下,他们运营的电动重卡,油电经济性可以提升10%到20%,每辆车一年能省3万到15万。目前已经有超过40款充换电产品,适配市面上大多数车型,累计服务了超过4.3万辆电动卡车和工程机械,节省了大约10亿升燃油,相当于减少了26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除了乘用车,换电技术在重卡补能方面也大有可为。现在重卡赛道成了电池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像启源芯动力、宁德时代、欣旺达、国轩高科这些公司,都已经推出了适用于重卡的电池产品。

换电技术与经济优势

在换电这块儿,启源芯动力自己研发生产的CTB电池,有个特点就是“车电分离、车储共用”,挺方便的。宁德时代也推出了自己的重卡换电方案,是“电池+换电站+生态”三位一体的模式,还发布了全球首个75#重卡换电标准电池,以及他们的骐骥换电站。他们算过一笔账,如果一辆重卡一年跑10万公里,用骐骥底盘换电的话,每公里能省0.62元,一年下来就能多赚6万多块钱,比开油车划算多了。

换电赛道博弈!重卡年省6万,蔚来投180亿-有驾

换电技术多场景应用

换电技术不只是用在重卡上,它在外卖电动车市场也率先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商业化道路。

那电动车换电的市场到底有多大呢?

根据全球新能源产业研究机构——起点研究院(SPIR)的数据,2023年中国两轮电动车换电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84亿元,预计到2030年会飙升到10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而且,像外卖骑手、快递员这些经常跑在路上的人,对换电服务的需求特别高。

2024年3月,深圳计划在三年内新建5万台换电柜,总共建设50万个换电仓,目标是让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和换电仓的比例达到10:1,逐步形成“以换电为主、充电为辅”的新布局,打造一个真正的“换电之城”。到了2025年,深圳还计划新增2万个电动自行车的充换电口。在政策的推动下,电动两轮车的换电技术正从试点阶段快速走向规模化应用。

小结一下:

换电技术正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渗透到各种场景中。在乘用车领域,像蔚来、宁德时代这些企业都在加快布局,但因为成本高、盈利难,目前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而在重卡领域,主要是国企在主导,比如宁德时代的“骐骥模式”、启源芯动力的“车储共用”方案,都在推动行业向低碳方向发展。

换电技术发展与挑战

需要注意到,换电技术目前还在解决标准化和成本这两个难题。不过,随着政策和技术的双重推动,未来换电技术有望在多个领域加快商业化应用,进而重新塑造新能源汽车的补能生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