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级市场渗透率46%背后:传统车企为何在900V时代集体失语?

15万级市场渗透率46%背后:传统车企为何在900V时代集体失语?

刚刚过完的10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悄然突破57.2%,15万级市场贡献了近一半的销量。这个数据让不少传统车企的高管夜不能寐。更让人玩味的是,当极氪发布全球首个900V高压混动架构时,那些曾经在燃油时代叱咤风云的巨头们,似乎都选择了沉默。

说起来也有意思,前两年大家还在争论电动车能不能跑长途,现在焦点已经转向了谁家充电更快。极氪001全系标配的900V架构,实测续航能跑到828公里,达成率超过104%——这个数字,放在三年前估计没人敢信。更关键的是,V4极充兆瓦桩单枪峰值功率能到1300kW,三台800V车同时快充都不带眨眼的。

15万级市场渗透率46%背后:传统车企为何在900V时代集体失语?-有驾

比亚迪的表现更是让人刮目相看。今年前8个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82.6万辆,全球纯电市场17%的份额稳稳拿下。有趣的是,就在大家还在讨论特斯拉什么时候能重新站起来的时候,人家已经把触角伸向了全球112个国家。泰国、巴西的工厂已经投产,匈牙利的生产基地年底也要上线了。

吉利这边也没闲着,1-8月新能源销量156.3万辆,同比增长57%。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那颗自研的7nm智能座舱芯片“龍鷹一号”——算力相当于8块8155芯片,开机只要2秒。说句实话,这种硬实力的提升,比什么营销噱头都来得实在。

15万级市场渗透率46%背后:传统车企为何在900V时代集体失语?-有驾

不过,市场格局的变化或许比销量数字更值得关注。前十企业集团已经拿走了84.7%的市场份额,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与此同时,超160款主销车型均价累计下跌15.9%,41.7%的经销商陷入亏损。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在汽车行业还真不多见。

从消费者角度看,这轮洗牌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零跑B10售价区间9.98-14.98万元,续航能力却能到401-600公里,还配备L2+级辅助驾驶。广汽传祺S7的弹匣电池能承受10吨挤压,17分钟快充30%-80%,外放电功率6kW——这些配置搁在几年前,怎么着也得是30万+的豪华车才有。

说到底,技术门槛的快速拉高正在重新定义这个行业。华为、百度这些科技巨头的深度参与,让L2级以上辅助驾驶功能开始向10万元级车型下探。预计明年这个渗透率能达到65%——到那时候,没有智驾功能的车可能连展厅都进不去。

15万级市场渗透率46%背后:传统车企为何在900V时代集体失语?-有驾

当然,全球化布局也是绕不开的话题。RCEP等区域贸易协定的实施,为国产新能源车出口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业内普遍预计,到2030年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有望突破30%。这个数字,放在十年前估计没人敢想。

有句话说得好,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那些还在纠结要不要转型的企业,可能已经错过了最后的窗口期。毕竟,市场只会留给准备好的人机会,而机会往往稍纵即逝。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