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最近是不是有点疯?
你说一个品牌,一个月能卖出七万多台车,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月销破七万”,这个数字到底意味着啥?
是中国新能源市场又一次被改写,还是说大家的钱包真的就那么宽裕,愿意为一辆零跑掏钱?
细品一下这事,背后其实比表面看到的还要复杂。
先抛一个问题:零跑到底想干嘛?
你看它的动作,广州车展要发新车,A10,一个全新的系列。
A系列?
之前有T系列、B系列、C系列,现在又来个A,搞得跟字母游戏似的。
你说它是不是想把26个字母都用一遍?
但,这么做有用吗?
车市不是比谁字母多,卖得多才是硬道理。
零跑明显明白这一点,所以它现在的牌打得就是“全覆盖”,不管你想要什么价位,总有一台适合你。
细琢磨一下A10这个新车,说是“入门系列”。
问题来了,入门到底能入到哪?
五万块钱的T03已经在微型车里混得风生水起,A10要是再便宜点,难不成真准备跟老头乐抢饭碗?
但看零跑之前的风格,我觉得未必。
它更可能要做的是在7-10万这个区间,卡住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买第一台纯电车的用户。
为啥?
因为这个区间是最大众的,是普通老百姓最愿意掏钱尝鲜的地方。
现在很多人都在观望,油车和电车到底差在哪儿?
零跑直接把价格压到最低,配置又不差,你说,谁能不心动?
再往下想,零跑的产品线已经快要堆成一座山了。
T系列搞微型车,B系列主打紧凑型,C系列冲中高端,现在再来个A系列。
上面还有个D19旗舰SUV,直接冲30万档。
这么一看,零跑是不是有点贪?
是不是想把所有细分市场都收入囊中?
可你想想中国车市这两年有多卷,谁不想多分一口蛋糕?
问题是你铺这么大摊子,能不能全都管好?
零跑现在的打法,很像“农村包围城市”。
T和A系列冲底线,B和C系列稳销量,D系列往上冲高端,外加一个Lafa5这种个性化小跑车,吸引年轻人。
这种打法其实很聪明,毕竟用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谁也不想被排除在外。
可是,这种全线包抄、什么都想抓的做法,真的适合零跑吗?
你看看那些做得好的品牌,比如比亚迪,人家也是多线产品,但每条线都做得很扎实。
零跑现在最怕的,就是摊子铺太大,结果哪条线都不够强。
再说说零跑月销破七万的事。
这个数字确实吓人,一下子把新势力的天花板给戳破了,但这里头有没有水分?
有没有批量拉到网约车、租赁公司的订单?
有没有靠一波促销、优惠临时拉高的数字?
这些都值得琢磨。
销量好是好,但如果只是昙花一现,那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你让用户真心买账,愿意介绍给朋友,愿意自己第二次还买零跑,这才是王道。
还有一点,零跑其实一直靠“性价比”标签在市场上混。
你看它车的价格,动不动就比竞品便宜两三万,这让不少消费者心动。
但大家也都知道,便宜不一定有好货。
你把产品线拉这么长,品控、服务能不能跟得上?
售后有没有保障?
零跑想要冲高端,做旗舰SUV,配置是堆上去了,可你能保证用料、做工、体验都能和理想、问界这些老玩家掰手腕吗?
性价比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了能杀敌,用不好反而伤自己。
我再扔一个问题:零跑突然这么猛,会不会有风险?
你看中国车市,成败都在一瞬间。
哪吒前几年也很火,现在怎么样?
蔚来、理想这些“新势力”也经历过高光时刻,但风口一变,说翻就翻。
零跑现在冲到销量第一,风光无限,但有没有想过接下来怎么办?
如果哪天市场变了,补贴少了,原材料贵了,消费者变得更挑剔了,零跑还能撑住吗?
再看用户口碑,现在很多品牌都盯着数字看,谁月销高谁就是老大。
但实际上,真正决定一个品牌能不能长久的,是用户的信任。
你把车卖出去是一回事,车主用得爽不爽,服务体验好不好,才是硬道理。
零跑这几年积累了不少忠实粉丝,但如果一味追求销量,忽略了品质,用户迟早会用脚投票。
你看特斯拉,虽然降价猛,但用户对它的吐槽也不少,零跑如果不注意,很容易重蹈覆辙。
还有一个值得深思的点,中国新能源市场现在已经卷到极致。
从五六万的小车到三十多万的旗舰SUV,几乎没有空档。
零跑这次推A10,肯定是看准了入门级市场还有空间。
但你想想,现在的消费者都很聪明,谁都不愿意当小白鼠。
便宜可以,但必须有保障。
零跑如果能在A10上做到既便宜又靠谱,确实能再造一个爆款。
可要是只是为了价格便宜,配置缩水、品质下滑,用户一传十、十传百,名声砸了,再想翻身就难了。
再说说零跑的野心,它不只是想做入门级市场,还想往上冲。
D19旗舰SUV、Lafa5运动小跑,这些车的出现说明零跑已经不满足于做“性价比小王子”,而是要做全能选手。
你说它厉害吧,确实有点本事。
品牌调性想提升,用户群体想扩大,但这条路很难走。
你看过往很多品牌,做性价比出名,想转型做高端,结果高不成低不就。
用户对性价比有心理预期,你突然涨价、转高端,用户会不会接受?
这是个大大的问号。
还有个现象值得琢磨,零跑现在的品牌认知到底在哪里?
你问身边的人,零跑是啥?
很多人可能只知道它便宜,或者只知道T03那台小车。
B系列、C系列、D系列是啥?
恐怕只有车圈人才说得清楚。
这说明零跑的品牌传播还不够深入。
如果它真想做大做强,不仅要卖得多,还要让更多人知道、认同。
品牌的力量不只是广告,更是用户口口相传的好评。
再想想,零跑现在的服务网络和渠道能不能撑得住这么快的扩张?
你车卖得多,售后跟不上,问题就来了。
中国消费者现在对服务越来越挑剔,哪怕车再好,服务差了,分分钟被骂上热搜。
你看很多新势力,前期忽略服务,后期补课很痛苦。
零跑如果这一步没走好,销量数字再漂亮,也是镜花水月。
其实,每次看到零跑这种操作,我就会问自己:中国车市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品牌?
是那种啥都能做的全能型,还是专注某一细分领域,把产品做到极致?
零跑现在选的是前者,什么都想占,什么都不放过。
这需要很强的资源、很高的管理能力。
如果能做到,那确实是行业领头羊;但要是做不到,后果就是摊子一铺,哪都不精,到处挨批。
所以说,零跑A10的出现,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如果它能用更低的价格、更好的配置,打动大多数消费者,销量再创新高,那说明零跑的战略是对的,中国车市又多了一个“爆款制造机”。
但如果只是堆配置、拼价格,最后品控掉链子,用户失望,品牌形象受损,那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我还是想说一句:销量数字再高,口碑才是根本。
零跑现在风头正劲,但别忘了守好底线,把车造好,把服务做扎实。
中国新能源车企正处在大变革的路口,不是谁跑得快就能笑到最后,而是谁能让用户满意、让市场认可、在风雨中站得稳。
零跑,如果能记住这个道理,还能走得更远。
否则,月销七万只是昙花一现,真正的长跑,还在后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