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收购零跑?官方火速否认!零跑月销破 7 万

#美女#

狂奔的零跑,不需要救赎

月销破7万,连续8个月领跑新势力,零跑用实力回应了一切收购传闻。

一纸否认。零跑官方用两个字回应了“一汽收购”的传闻。干脆利落。

就在销量创下新高的时刻,这样的传闻显得格外刺眼。零跑汽车10月交付70,289台,同比增长84%,首次突破7万大关。

连续8个月稳坐新势力销量榜首。这份成绩单,比任何回应都更有力量。

01 破局:从黑马到领头羊

零跑正在重新定义新势力格局。

10个月,46.58万辆。这是零跑2025年交出的成绩单。同比增长超120%。数字背后是零跑从黑马到领头羊的蜕变。

增长速度令人瞠目。155.7%——这是零跑2025年上半年的交付增幅。

它已经不是跟在别人身后的追随者,而是开辟了自己赛道的前行者。

资本市场也给出了积极回应。中期业绩发布后,零跑股价一度冲高,总市值超950亿港元。

新势力阵营中,零跑率先实现了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实现这一目标的企业。

从追赶到领跑,零跑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02 密码:三路迁移的战略智慧

一汽收购零跑?官方火速否认!零跑月销破 7 万-有驾

零跑的份额从何而来?三路迁移模型揭示了其增长逻辑。

第一路,合资燃油车主转向新能源。

日产、本田已在主动压缩在华燃油车产能。传统合资紧凑型车的市场正被新能源吞噬。

零跑C10、C11用800V快充、8295芯片和智能驾驶,给了这些消费者放弃燃油车的理由。体验跃升,价格相当。选择变得简单。

第二路,国产新能源同价位此消彼长。

在与比亚迪、埃安、小鹏等品牌的直接竞争中,零跑靠的是“越级配置+多车形态”组合拳。

15万元级市场,零跑塞入了800V高压平台、激光雷达和高算力座舱芯片。这些配置,传统上是30万级车型才拥有的。

第三路,下沉市场新增量。

T03以4.99-6.99万元的价格,成为三四线城市“油换电”的最低门槛。403公里续航,满足通勤刚需。

渠道同步下沉。942家门店覆盖286个城市。让小城镇用户敢买,也方便修。

03 矩阵:完善产品布局的力量

零跑已构建起完善的产品矩阵。

一汽收购零跑?官方火速否认!零跑月销破 7 万-有驾

T03把守5万元级入门市场。C系列覆盖13-20万元主力价位。新推出的B系列瞄准10-15万元智能车市场。

而即将到来的D系列,将冲击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

多动力路线是关键一招。纯电+增程,让不同补能条件、不同通勤半径的消费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版本。

B10上市后迅速成为爆款。预售1小时狂揽1.5万单。上市4个月交付量突破5万台。

C16以“冠军6座+全新5座”双线布局,将6座舒享车型价格拉入15万元级。

零跑用产品证明:价格亲民不等于配置低廉。

04 底气:全域自研与技术普惠

全域自研。这是零跑反复强调的核心战略。

自研零部件占比超60%。三电系统、智驾模块全栈自研。成果直接体现在毛利率上。

14.1%——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创公司成立以来新高。相比2024年同期的1.1%,提升13个百分点。

技术普惠不是空话。零跑B10以“激光雷达+800V快充”配置杀入12万级市场。直接点燃消费者热情。

一汽收购零跑?官方火速否认!零跑月销破 7 万-有驾

LEAP 3.5架构支撑着零跑的技术野心。高通4纳米芯片、阿里+深度求索双大模型车机。这些技术参数直逼30万级车型。

智能驾驶短板正在补齐。500人团队+1.5EFlops算力投入。2025年底实现城市NOA功能。剑指“智驾第一梯队”。

05 出海:第二增长曲线已开启

全球化布局成为零跑的第二增长曲线。

1-7月,零跑出口24,980台,位居造车新势力品牌榜首。7月,超过4000位欧洲用户下单。

与Stellantis的合作是关键一步。

Stellantis拿出15亿欧元换来约20%股权。成立“零跑国际”,由Stellantis控股51%、负责海外渠道与制造落地。

借力Stellantis在欧洲的350家门店。零跑计划在波兰组装生产。避开20%关税。

2026年欧洲本地化量产已在规划中。

B系列车型将率先在欧洲投产。未来A系列也会在海外上市。

06 盈利:从活下去到赚大钱

“去年我们学会了赚钱,今年要学赚大钱。”朱江明曾如是说。

2025年上半年,零跑交出了这份成绩单: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半年度净利润0.3亿元,首次转正。

一汽收购零跑?官方火速否认!零跑月销破 7 万-有驾

零部件外供成新财路。与中国一汽合作开发新能源车。三电技术已获10家车企定点。

服务变现能力增强。车联网、延保等增值服务收入暴涨5200%。5.3亿元虽是小头,但服务毛利高达70%。

基于超预期表现,零跑已将2025年销量指引上调至58-65万辆。并挑战2026年100万辆的目标。

金华工厂满负荷运转。杭州新厂年内投产。激光雷达生产线仍在调试。展车大灯控制器还需手工焊接。

这就是零跑。一边狂奔,一边修补。

朱江明说过:“汽车行业是长跑,一步错可能要用几年弥补。”

零跑没有走错。它用销量证明了自己。用盈利回应了质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