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沈晖套现12亿跑路?破产重组后,9月能否复产?

今日重大爆料!

各位老铁,还记得那个曾经在新能源汽车界声名鹊起,最后却“啪嗒”一声摔了个大跟头,让无数人跌破眼镜的威马汽车吗?

最近江湖上传闻四起,说威马汽车要“复活”了,计划今年9月复工复产!

这消息一出,可谓是激起了千层浪,多少人一头雾水,多少人又开始琢磨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威马沈晖套现12亿跑路?破产重组后,9月能否复产?-有驾

---

沈晖与威马:从巅峰到谷底的疾行

要细说威马这出“大戏”,就不能不提它的核心人物——沈晖。

这位业界前辈,硕士学历傍身,履历表上闪耀着光辉。

早年他在博格华纳,硬是把一个连年亏损的中国工厂扭转乾坤,毛利率提升至30%!

这份能力,着实令人赞叹!

他敏锐地洞察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毅然决然辞去了副总裁的职务,全身心投入到威马的创业征途。

2016年,威马汽车在上海高调成立,那场面,可谓是万众瞩目。

有了沈晖这块“金字招牌”,投资蜂拥而至。

威马沈晖套现12亿跑路?破产重组后,9月能否复产?-有驾

长青基金当时就毫不犹豫地投入了10亿美金!

这笔初始资金,为威马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沈晖是个雷厉风行的实干家,资金到位后立刻着手建造自己的汽车工厂,组建精英团队,更与华为、腾讯、西门子、博世、联通等行业巨头联手合作,共同“擘画蓝图”。

2018年,威马EX5正式下线交付。

那车身线条流畅,从车头延伸至车尾,宛如一道流动的光影,将动感与优雅融为一体。

内饰也毫不含糊,高级真皮座椅,触感柔软细腻,座椅上的缝线工艺精致入微,每一针一线都彰显着匠心。

中控屏布局合理,按键手感清脆,让人置身其中便能感受到那份精心打造的品质。

当时威马的企业估值飙升至50亿美元,百度、滴滴、腾讯、360这些互联网巨头也纷纷伸出橄榄枝,对威马表示高度认可,一时之间,威马直接获得了超过350亿元的投资,让竞争对手们艳羡不已!

2019年,威马更是一举斩获新能源汽车销售亚军,眼看就要在新能源市场独占鳌头,成为新的领军者。

威马沈晖套现12亿跑路?破产重组后,9月能否复产?-有驾

然而,谁能料到,这番风光背后,资金的窟窿却越来越大。

前期投入巨大,新的研发投入却无法跟进,就像一个人大口朵颐之后,才发现钱包早已空空如也!

更雪上加霜的是,从2019年到2021年这三年,威马汽车累计亏损高达174.35亿元,直接导致两次冲击IPO均告失败。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边资金链紧张,那边又陷入与吉利的产权纠纷之中,威马的品牌形象可谓是“一落千丈”。

三年时间仅仅销售了7.89万辆车,这销量,着实令人唏嘘!

新能源这个行业,研发投入如同无底洞,烧钱的速度快得惊人,威马当时面临的困境,想要摆脱困境,其难度不亚于蜀道之难。

---

“急流勇退”与“绝处逢生”的变奏

就在威马在生死边缘徘徊之际,一个令人费解的消息浮出水面!

威马沈晖套现12亿跑路?破产重组后,9月能否复产?-有驾

有报道称,创始人沈晖被指在企业深陷泥潭之时,提前从公司“支取”了12.6亿元的巨额工资!

这消息一经曝光,如同火上浇油,投资者们群情激奋,员工们也感到困惑。

公司都快难以为继了,老板却先行给自己发放了一笔巨款,这种操作,令人费解!

这不正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现实写照吗?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此番作为,着实令人深思。

2023年9月,沈晖还在微博上更新动态,提及“频繁出差”、“好事多磨静待花开”,似乎在暗示威马仍有“柳暗花明”的可能。

然而,仅仅两个月后,威马汽车就正式宣告破产。

至此,威马汽车的篇章算是彻底画上了句号,沈晖也在此后销声匿迹。

有内部人士透露,威马汽车当时负债高达450亿元,许多员工的工资都被拖欠,大家对沈晖的“抽身”行为非常不满。

威马沈晖套现12亿跑路?破产重组后,9月能否复产?-有驾

一个曾经那么意气风发,能够将亏损工厂扭亏为盈的商业奇才,怎么会把自己亲手打造的威马,亲手带到了这个地步?

这真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典型案例啊!

然而,就在所有人以为威马彻底“黯然退场”的时候,2025年年初,它居然启动了破产重组!

更令人意外的是,有计划在今年9月份复工复产!

这消息,简直比电影剧情还要跌宕起伏!

深圳翔飞汽车销售公司,作为新的投资方,雄心勃勃地宣布要让威马的EX系列车型重新恢复生产,并且定下了宏伟目标:到2030年,年产量要达到100万台,营收资金要突破1200亿元!

这等于是要从“死亡边缘”把威马给拉回来啊!

---

威马沈晖套现12亿跑路?破产重组后,9月能否复产?-有驾

威马能否真的“逆袭重生”?

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用车社我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当年威马EX5那可是多少人心中的梦想座驾啊!

我记得那车,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属漆面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就像一颗流动的宝石。

轻踩油门,发动机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给人一种动力充沛的感觉,加上出色的隔音设计,车内几乎听不到外界的风噪,简直是静谧与力量的完美融合。

如今,威马要重出江湖,能否再创辉煌,这确实是个巨大的问号。

毕竟,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躺着都能赚钱”的时代了,竞争已是白热化。

各种造车新势力层出不穷,传统车企也在加速转型,大家都在拼技术、拼续航、拼智能化。

威马要复产,面临的挑战绝不轻松。

首要问题是资金。

威马沈晖套现12亿跑路?破产重组后,9月能否复产?-有驾

虽然有新的投资方入场,但前期积累的巨额债务并非小数目,如何合理分配资金,确保现金流稳定,是个关键难题。

其次是品牌形象。

经历过“风波”和破产,威马的品牌口碑可谓是跌到了谷底,要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那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这就像“覆水难收”,想要恢复原状,需要付出百倍努力。

再者,技术与产品。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速度惊人,当初的EX系列还能否满足现在消费者的需求,是个很大的疑问。

车辆的外观设计、内饰配置、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些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甚至要进行大幅度的升级改造。

看看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智能座舱,大尺寸屏幕、智能语音控制、人脸识别,这些都已成为标配。

威马沈晖套现12亿跑路?破产重组后,9月能否复产?-有驾

威马能否跟上这股潮流,拿出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产品,至关重要。

还有,人才团队。

经历了一次“解体”,原来的精英团队估计也已各奔前程。

如何重新组建一支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团队,也是摆在新投资方面前的一道难题。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威马也有其潜在优势。

毕竟它曾经在新能源领域“先行一步”,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和用户基础。

如果新的投资方能够真正吸取过去的教训,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用户服务上都投入真功夫,再加上当年沈晖那种“活下去”的韧劲,或许,威马真的能上演一出“绝处逢生,重焕新生”的好戏呢?

说到底,这事儿就是: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汽车市场,想要“重新来过”,那绝不是光凭口号就能实现的。

它需要实实在在的资金投入,真正过硬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得让消费者重新看到希望,看到威马的担当和未来。

至于威马汽车9月份能否顺利复产,未来能否达到年产百万辆,营收突破1200亿元的目标,我觉得,咱们还是且看后续发展吧!

毕竟,汽车这个行业,深不可测!

对于威马这次的“回归”,您心里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有点期待,又有点替它担忧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