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豪门的新能源困局 BBA与欧洲的集体摇摆

在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传统豪华品牌与欧洲车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摇摆。奥迪宣布撤回2033年全面停售燃油车的计划,将原本设定的"2026年后不再推出新款燃油车"目标改写为"未来十年持续研发全新内燃机"……

百年豪门的新能源困局 BBA与欧洲的集体摇摆-有驾
图片

奔驰早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就将"203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调整为"新能源车型占比50%",宝马则始终未设定明确的燃油车退市时间表,其CEO齐普策更多次公开质疑"全面电动化"的可行性。这种战略反复的背后,是传统豪华品牌在油电切换关键期的集体焦虑——既要守护百年积淀的燃油车技术优势,又不得不应对中国新势力的强势崛起。

百年豪门的新能源困局 BBA与欧洲的集体摇摆-有驾
图片

欧洲的政策风向同样充满矛盾。欧盟委员会原计划通过《清洁企业车辆条例》强制推动企业车队采用零排放车辆,以加速电动化进程。然而,面对欧洲车企的转型困境,欧盟不得不放宽碳排放目标,允许车企以三年平均排放水平达标。

这一政策调整虽为欧洲车企提供了"喘息空间",却也暴露出欧洲在绿色转型中的自我妥协。德国大众、宝马等车企因成本上涨和销量下滑,不得不采取裁员、降价等措施应对危机,而奔驰更是宣布推迟电动化目标,继续开发燃油车技术。

总之当强势的时候,就跟你说节能减排设定规则,当玩不过的时候就说能源用不完,还是油好~这做法确实很欧洲。

百年豪门的"创业式"转型与欧洲的困境

BBA的新能源转型看似是传统巨头的自我革新,实则更接近"二次创业"的逻辑。面对全新的技术体系、价格体系和消费群体,三家车企虽投入重金却收效有限:奔驰119亿建高端电动基地、奥迪180亿欧元布局纯电平台、宝马91亿欧元押注电动智能化,2023年新能源车型销售占比虽从2019年的1%提升至近20%,但2024年全球销量却遭遇集体滑铁卢。

百年豪门的新能源困局 BBA与欧洲的集体摇摆-有驾
图片

欧洲车企的转型同样充满阵痛。雷诺虽将电动与燃油车业务拆分,并与吉利合作降低成本,但其电动化进程仍受技术瓶颈限制;大众投入巨资却未能复制中国市场的成功,ID.系列车型在欧洲市场面临激烈竞争;奔驰则因电动化目标推迟和燃油车技术继续开发,被质疑战略清晰度不足。

面对中国新势力的"全面战争",BBA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心态失衡:在技术储备上,从i8停产到iNext延期,电动平台研发屡遭波折;在服务理念上,奔驰"电机冷却液渗漏"事件暴露的召回拖延,在品牌塑造上,当中国车企将"冰箱彩电大沙发"与"换电网络"结合,BBA仍困在"Logo崇拜"的旧逻辑里。

在这场没有退路的竞赛中,BBA和欧洲车企需要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心态,世界变了,不要以为现在还是大航海时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