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这事儿,大家都挺兴奋的,毕竟不是天天买,这车一到手,感觉好像人生又升级了一格。
但为啥那么多朋友一进4S店,就像进了围猎场?
你还没激动完,销售就上来一套一套的推销,把你脑子搅得跟麻花一样,恨不得多掏几千块钱才安心。
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你真需要这些东西吗?
还是说只是被一套话术给绕晕了?
说实话,咱买车是为了方便舒心,可一到提车那天,销售比你还激动,恨不得把他们库里的每项服务都介绍一遍。
你是不是也被他们说过,“新车运输过程中发动机舱落了灰,得赶紧清洗,不然以后积碳、油耗高、发动机寿命短”?
听着是不是挺吓人?
但你冷静下来想想,新车出厂的时候都经过层层检验,发动机舱是封闭的,哪儿来的灰?
发动机深度清洗这事儿,真是没什么必要。
别说是新车了,老车都不一定需要,你一瓶什么清洗剂进去,搞不好还把电路弄坏了,哪儿是保养,这是花钱买麻烦。
那你说,销售为啥要这么忽悠你?
原因很简单,他们有业绩压力,这种附加项目才是他们的KPI大头。
不忽悠点你,业绩哪儿来?
但你掏的钱,真能让你省后续维修吗?
真要那么神奇,厂家为什么不标配?
这里就是个逻辑问题,大家可以好好琢磨琢磨。
再说一个经典套路,就是底盘装甲。
销售一般会跟你说,“你看这底盘,原厂太薄了,跑几年肯定生锈,做个装甲能多用好几年。”你听着是不是有点慌?
但你翻翻新车的配置表,有些车早就搞好了底盘防锈,甚至是双层防护。
你再补一层,基本上就是花冤枉钱。
要是真没做,便宜的车型也不是非得去4S店花大几千,外面靠谱的汽修店几百块就能搞定,材料还更厚。
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总觉得4S店的项目都很有必要?
是不是因为他们把每个东西都说得跟救命药似的?
其实很多项目不是你车真用得上,而是他们需要业绩。
你问问自己,这车你打算开几年?
你是三年就卖还是奔着八年往上?
如果就是短期用用,延保、底盘这些压根用不着。
如果你真打算长期开,又是暴力驾驶、天天跑烂路,那也不是所有东西都得4S店给你装,自己去找靠谱的渠道,钱花得明明白白。
还有那个延保,销售跟你说,交三千块,以后发动机、变速箱坏了都给你包了。
你仔细看合同,发现里面一堆不含易损件,轮胎、刹车片、雨刮这才是最容易坏的。
你花三千,其实就是买了个“可能用不上”的保障。
真正用车的老司机都知道,车子日常养护比较重要,提前花钱买个心理安慰,还不如自己把钱留好,真出毛病了再去修。
那“装潢大礼包”呢?
我跟你说,纯粹是个心理战。
行车记录仪、全车贴膜、座椅套、脚垫,捆绑价四五千,看起来你买了就“高配”了,其实分开买便宜得多。
4S店送的行车记录仪,质量比外面三百块的还差;膜说是进口,实际上淘宝五百块能买一卷;座椅套如果本来就是真皮,套了反而不舒服。
你要真有需求,自己网上花点时间挑一挑,钱花得值,东西用得住。
再说那些油液套餐,什么刹车油、变速箱油提前更换。
你问问自己,手册上怎么写?
厂家都说两年或者四万公里检测换油,销售却说半年一换,你信谁?
变速箱要是免维护的,你非要提前换油,反而把本来没问题的地方搞坏了。
你说这不是花钱买心塞吗?
其实车子有问题,仪表盘都会提示,没提示就是没事,不用瞎折腾。
很多人都问,怎么优雅拒绝销售的推销?
这事儿还真有诀窍。
你提前查清楚自己车的配置,销售一忽悠,你直接问“我这车型原厂带了,为什么还要做?”基本就能把他问住。
你再反问一句,“你说这项目有啥效果,有厂家数据吗?”销售一般都答不上来。
你要是实在不想当场拒绝,就说“我不懂这些,回头问问懂车的朋友再说。”拖两天,销售也就没那劲头了。
其实咱们消费者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买车本来是一件高兴事儿,可一到4S店,附加消费就像鬼打墙一样转来转去。
你没点主见,容易被忽悠得晕头转向。
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总被套路?
是对车不了解,还是习惯了听销售的话?
其实都不是,核心原因是咱们太容易相信“专业人士”,觉得他们说了就对。
可你要想清楚,所谓的专业,很多时候是套路。
你多问一句,多查一点,基本上就不会吃亏上当。
比如有朋友说,买车那天被销售忽悠买了个发动机清洗套餐,结果不到一年就出电路问题,售后还不保修。
你说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还有人说,装潢大礼包用了一年,膜起泡,座椅套掉色,脚垫滑,最后全扔了,钱白花了。
这些事儿其实很常见,关键是咱们没提前做功课。
那咱们怎么才能不被套路呢?
其实很简单,自己多花点时间了解车子,不懂就查,不会就问。
现在网上资料一大堆,随便搜一搜就能知道底盘是不是原厂带防锈,是不是免维护。
只要你有点自己的判断,销售的那些话术基本都能拆穿。
你再想想,买车本来是为了让生活更方便舒适,可一旦附加消费太多,反而让人心里堵得慌。
你花了冤枉钱,心里还老惦记着“会不会真对车好”。
其实换个角度想,车子本身质量过硬,厂家该做的都做了,你真没必要再花钱去补。
只要按手册保养,出了问题该修就修,真要多花钱,也得花在刀刃上,比如安全、行驶舒适这些地方。
很多人都说,“我怕不买这些,后续出问题吃亏。”你怕的其实不是车坏了,而是怕自己被销售说服了,少花钱心里不踏实。
可你要相信,厂家是做车的,销售是卖服务的,真正懂车的,是天天开车的人。
你多听听老司机的建议,比听销售推销靠谱多了。
最后我想问,大家在买车的时候,有没有遇见过特别离谱的推销?
有没有哪次买完之后才发现是智商税?
其实咱们只要多留个心眼,提前做功课、反问销售,基本都能避开大坑。
买车嘛,开心最重要,别让花冤枉钱冲淡了那份愉快。
以后再进4S店,你是不是能更淡定点了?
下回遇到推销,别慌,先问清楚、查明白、再做决定。
钱花得明白,车用得舒服,这才是买车的正确打开方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