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汽车圈的大事儿,问界M7新款搞的这波狠操作,确实把30万级SUV市场都搅得够呛。咱们这车市,本就不太平,油车电车互喷,新能源一天一个新爆点,但这回M7改款,是真敢打——不仅把自家M9高端设计拿下来用,还把一堆豪华车配置直接标配上了。问题来了,这么改,有没有搞头?到底谁会买账?背后又释放了什么信号?
先说那封闭式前脸,再加个“星际蓝”新漆,三米多点的车身,整得像个铁疙瘩,远看自带气场。为啥都奔着“封闭设计”去?一句话:科技感。现在哪还有人把进气格栅当回事儿?连奔驰EQS都在拼面子,“没鼻子”才显高端,而且风阻低,跑得远,多省电,就像你穿夹克和穿羽绒服骑车,风一大就懂了。再看那“星际蓝”,也是个小心思。车企想明白了,咱们中国消费者其实很容易被颜色打动,尤其是蓝色,显得高级、洋气、还带点未来感。
轮胎这块,有点意思。20英寸标配双七辐轮毂,21英寸高性能款原来都得保时捷掏钱选装,现在人家直接甩手给你。你说这是不是在给保时捷的脸上来一记耳光?不过国产品牌敢这么整,也说明有点底气,毕竟都是供应链自家的兄弟,没吃亏。
门把手就更细了,半隐藏式门把手,其实就是想“既要风阻低”,又“别动不动就冻上开不了门”。记得以前特斯拉老出这种幺蛾子,冬天门把手结冰直接卡死。问界聪明,留个机械解锁口,技术不要为了“整花活”就把实用性搞丢了。
再往里看,轴距拉长到了3030mm,比以前加了21厘米,就是为了后排舒服。尤其那二排一放倒连着后备厢,能塞进2米多长的东西,还给你6座140度躺平+气囊按摩。中午领导们开会犯困,直接“午休模式”,座椅一伸,方向盘缩回去,直接秒睡——买这车的估计又多了群办公室996族,甚至老板本人。
今年最拉风的科技名词,肯定是“激光雷达”。问界这次直接内置在方向盘里,功能也直接点——雨夜精准识别路人,遇到鬼探头直接100%刹得住。以前一遇下雨,自动驾驶就罢工,现在,你要是还在意下雨天的黑衣大妈突然拦路,起码心里有数。四万城乡镇能用华为智驾辅助,真要是全场景无缝切换,早晚上下班开全国的梦想,要实现也就这两年。
副驾吸顶屏算给副驾朋友们的福利。长途路上,副驾终于不会再抱怨无聊,就连华为视频悬浮窗和魔吸接口都安排到位了,连个平板连线一秒钟,强行把无聊变娱乐。带孩子出门一族,看这个功能直接心动,一人开车,全家观影,这才是新版中国家庭SUV的内卷战场。
说到安全这块,中国自主品牌已经不怕和那些大厂碰撞了。24.4%的潜艇级热成型钢+80.6%高强钢/铝合金,A柱实测25%偏置碰撞几乎不变形,意思很直接:就算真撞上了,至少车子不先变成豆腐渣。另外遇到一脚油门踩错了,系统直接语音报警自动刹车,侧向有障碍也能主动防碰撞。咱们国内用车环境多复杂,大爷大妈骑三轮乱钻,送外卖的卡缝抢道,没点自动防撞你真提心吊胆。
有一点问界是真下了血本——环保和空气质量。甲醛浓度号称比自然环境还低,你敢信?再加个负离子净化,10分钟PM2.5清零。这事儿看似小题大做,但硬件上没有头部供应链,真还玩不转。现在鼻炎、过敏的人太多,你车里空气搞不好,连孩子都不敢上车,敢吹这个牛的,不多了。
动力性能又是卷疯了。四驱版4.8秒破百,接近超跑,但有啥用?说白了,市区根本派不上用场。真正牛的是续航,后驱轻松搞1300公里——不同于纯电焦虑,问界M7有“增程版”打底,油电混合,一次补能想跑多远跑多远。算下来,高速1100公里实测,直接反手就怼脸“电优焦虑”群体。
再举个例子,问界还认真解决了“不颠簸”这件事。抄了保时捷Taycan的点头抑制算法,过减速带不晃脑袋,“鸽子打豆腐——一点都不颤”。发卡弯速度70侧倾仅5度,高速上敢这么玩,还稳得像座小山。你说用户买车,图啥?图个家人坐着舒坦,还能偶尔激情一下,价格不刺眼,配置贼能打,这不就是大多数中国家庭的现实诉求吗?
说到这,咱不禁得琢磨了:问界要装X,还是要得实惠?有些人觉得造车新势力拼服务、拼智能、拼科技感,根本不在乎价格。可事实是,现在市面上30万级SUV内卷到“刀刀见骨”,你不拿出点狠货,分分钟沦为陪跑。问界M7新款一亮剑,想抓的用户特别精准——家庭用户、追求智能的中产、对安全和大空间有极致要求、又想跟上时代步伐的“新中产”。你说几十万花出去,能当“工具人”,也能做“移动会客厅”,外观、智能、安全、动力、环保一样不拉胯,这样的车,怎么会卖不动?
当然,也有些人愿意追求极致的进口豪华,觉得国产“虚标吹牛”。可是现在的中国汽车,可不是五年前。自主配件、国产供应链、AI加持、软件重写,品牌不靠情怀,靠的就是“用户体验”。把最贵的零部件普及给老百姓,这就是“科技普惠”。咱不怕你卷得狠,就怕你是买椟还珠只会堆配置。可问题是,问界偏偏是对着“实用”“体验”死磕,这就让原来高高在上的合资豪华车主开始低头琢磨:真要面子,还是要里子?
有人会问,这样卷下去,车市会变好吗?讲真,现在已经极度白热化,价格越来越卷,配置越来越超前,很多老品牌已经吃不消,不主动自我革命怕是活不过两年。可反过来看,对于普通消费者,卷出花,卷出安全,卷出舒适,总好过以前那些车买了就是半成品。国产品牌都这么玩命,合资车厂还能躺着挣钱?老百姓能用三四十万享受原来七八十万能给到的待遇,这不就是一种“升级换代”?
你说,啥是中国力量?就是一边嘲笑一边追赶,然后有一天,你发现以往只属于宝马、奥迪、奔驰的东西,突然成了自家国产标配。问界M7新款的事儿,表面看是一个新车上市,其实背后是国产车企底气涨起来了。消费者也从最早的凑热闹,到现在挑配置、看体验、比科技,越来越理性。咱们心里头都明白,那些所谓大牌再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要来“卷服务”“卷体验”“卷生态”。啥叫市场变革?就是你活活看到国产品牌变成主流,人家拿着真本事,站到台前挥挥手,“下一个,有请你表演”。
再回头想问一个问题:假如今天你有30万预算,是去买个标配落伍的老合资,还是买个什么牛马奔宝的试水小车?亦或是买一个新势力出来的顶配智能,甚至像问界这样的卷王,把所有能给的全给你?消费选择权终于叼在了老百姓嘴里。对于未来,只要这些国产品牌不飘、不割韭菜,真踏踏实实做事情,这才是中国消费者和中国制造的“双赢”。
最后,咱就一句话:不是问界M7有多完美,而是这个时代中国品牌真的开始“不做选择题”,而是“我全都要”。当“全都要”成为常态,再贵的车也得低头,再难的路也挡不住。未来的中国车市,谁带头,谁就有台阶可上。有野心也行,有能力更重要。拭目以待吧,这才刚刚开始。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