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的展台上,一台飞行汽车缓缓升起,旁边的机器人熟练地递上一杯咖啡;家里的智能空调自动调温,车内的座椅同步进入按摩模式;方向盘自动调整角度,车辆在拥堵路段自如穿梭……这些听起来像科幻电影的情节,正在被广汽集团一步步变为现实。今年4月,广汽带着一套名为“星灵AI全景图”的智能生态方案和四款重磅新车亮相上海车展,用科技重新定义未来出行,让人忍不住想问:未来的汽车生活究竟能有多酷?
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跑的”,广汽把未来塞进现实
普通人开车堵在高架上时,可能很难想象同一片天空下还有另一条“路”。广汽这次展示的飞行汽车GOVY AirCar,直接把“科幻感”拉满。这台多旋翼飞行器不仅能像无人机一样垂直起降,还能通过AI技术精准识别百米外的微小障碍物,比如一只飞鸟甚至微型无人机。更厉害的是,它的感知系统有视觉和雷达“双保险”,误判率低到可以忽略——想象一下,今后早高峰不仅能走地面,还能“一键起飞”避开拥堵,是不是瞬间觉得堵车也没那么焦虑了?
如果说飞行汽车是“天”的场景突破,那么第三代人形机器人GoMate则让“人”的压力大大减轻。这台机器人不仅能通过AI大模型理解人类指令,还能无缝衔接汽车辅助驾驶技术。据说今年广州会出现全球首个机器人示范区,这些身高一米八的“钢铁伙伴”可能会在停车场帮人找车位,或者在商场里当导购。有网友调侃:“以后停车不用看保安脸色,直接让机器人代劳了!”
让汽车变成“移动客厅”,回家前就能煮好饭
广汽这次在“家”的概念上玩出了新花样。他们推出的GoLife系统,能让汽车和家里的智能设备“对话”。比如下班路上用语音控制汽车,家里的扫地机器人就开始工作,空调自动调到舒适温度,电饭煲同步启动煮饭。更夸张的是,系统能连接超过1000个家电品牌、4000多种设备,哪怕你家的智能灯泡是十年前的老款,它也能兼容。有体验过的车主说:“现在开车回家就像有个隐形管家,提前把一切都安排妥了。”
说到“车”本身的变化,广汽直接把自动驾驶推进到“L4级量产”阶段。今年第四季度,他们就要推出全国首款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车型,还有首款前装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车。这意味着在特定路段,驾驶员完全可以松开方向盘,车辆自己处理变道、超车甚至应对突发状况。现场展示的一款埃安L4自动驾驶车,全身布满33个传感器,算力相当于2000台智能手机同时运行,连路面上5厘米的小坑都能提前预判。工程师打了个比方:“这套系统就像给车装上了千里眼和超级大脑。”
四款新车登场,每台都是“科技狠活”
这次发布的四款新车,可以说个个身怀绝技。传祺和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打造的向往S9,直接把“安全”二字刻进了DNA——华为的乾崑智驾系统让车辆能预判500米外的路况,宁德时代的电池包能承受50吨重卡碾压测试,有网友笑称:“这车怕是能当防弹车用了。”更绝的是它的续航,加满油充满电能跑1200公里,快充30%到80%只要喝杯咖啡的时间,彻底治好了电动车主的“里程焦虑”。
昊铂品牌的猎装概念车“EARTH大地”则把自然元素玩到了极致。车内用生物皮革替代传统材料,座椅面料里掺入了天然植物纤维;方向盘能根据驾驶员心跳自动调节握感,过弯时悬架像猫科动物一样灵活调整姿态。设计师透露灵感来自火山熔岩:“我们想让科技感和自然美和谐共存。”现场观众摸着温润的方向盘感叹:“这车简直是从科幻片里开出来的。”
商用车领域也没落下,广汽领程的科技美学皮卡让人眼前一亮。这台车不仅能在工地拉货,还标配“双驾智能舱”,主驾和副驾都有独立控制屏,甚至能切换成会议模式。有物流公司老板当场算账:“以后司机送货途中还能开视频会,时间利用率翻倍啊!”
藏在背后的“超级大脑”
这些炫酷技术的背后,是广汽砸重金打造的“万卡级算力中心”。简单来说,这个中心相当于同时运行上万张顶级显卡,每秒钟能处理海量数据。他们积累了500万用户的真实驾驶场景,4000万公里的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跑1000圈。更关键的是安全体系,星灵AI的“三重守护”覆盖研发、技术和实时保障,用工程师的话说:“我们给智能系统上了三道保险锁,比瑞士银行金库还严实。”
广汽董事长冯兴亚在采访中透露,公司正在推进“番禺行动”,把研发体系拆分成造型、整车、平台三大研究院,还面向全球招聘顶尖人才。“我们要让懂市场的人和懂技术的人一起造车,就像厨师和美食家合作,做出来的菜肯定更对胃口。”这种改革思路确实见效了——今年招聘的5个高管岗位,连海外科技大厂的精英都来抢着投简历。
站在展台前,看着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车同框,突然觉得未来已来。广汽用这场发布会证明,汽车早已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连接天空与地面、家庭与社会、人类与科技的智能节点。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像今天用手机订外卖一样,自然地和汽车对话、让机器人跑腿、用飞行器通勤。毕竟,能把科幻场景变成展台上的实车,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