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的消息,全球最大的电动二轮车厂商雅迪计划在11月推出其在日本市场的首款电动二轮车——PORTA,售价定在21万7800日元(大约10450元人民币),比本田等日本品牌的同类产品便宜大约30%呢。
对此,《日本经济新闻》也不免担心地发问:以前,日本企业靠汽油二轮车在全球市场占了超过40%的份额,但眼下,面对像“黑船”那样冲击而来的电动化潮流,日本企业又该怎么办才好呢?
所谓“黑船”嘛,是指1853年7月,美国海军准将佩里带着四艘漆黑的军舰开进日本东京湾,这下子逼得当时处于闭关锁国的江户幕府得开门迎客了。到次年3月,江户幕府和美方签了《日美和好条约》,日本的锁国政策就彻底崩塌了。
时机正好
即将推出的雅迪PORTA,车身采用复古风格的造型和配色,主要瞄准年轻人市场。这款车型在日本二轮车的分类里归于电动“原付1类”,也就是额定功率在0.6kW以下的轻便电动二轮,持普通汽车驾照就能开。它可以用家用插座充电,充满电后最高续航大约60公里。
雅迪在日本推出的广告,主要突出其车型的复古设计和年轻化定位,旨在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广告中展示了车型的时尚外观和便捷的充电方式,强调其轻便灵活的特点,还提到持普通驾驶证即可驾驶,方便实用。整体风格简洁明快,充满青春气息,试图在日本电动车市场树立时尚环保的品牌形象。
雅迪在日本的正规进口代理商Hasegawa Mobility(大阪市)的社长谷川泰正觉得,PORTA尺寸小巧又价格实惠,作为日常代步工具用起来完全没问题。
相比之下,虽然本田和雅马哈的电动轻便二轮车也已经推出,属于“原付1类”车型,但最低价的那几款也都要超过30万日元(大约人民币1.44万元),比起燃油车贵了大概10万日元左右。
报道指出,雅迪决定在11月进军日本市场,主要是因为日本从这个月开始要推行更严苛的二轮车排放限制。这项规定的标准与欧洲的环保要求一致,未来生产的车辆必须大幅降低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为了应对这个变化,日本主要厂商会在10月底暂停销售现有车型。虽然大家都打算推出符合新规的汽油车,但现在只有雅马哈发动机明确宣布了上市时间,预计是在2026年上半年。
在这个情况下,雅迪打算靠着价格上的优势闯入日本市场,目的就是吸引那些想要换车的消费者。
在中国电动二轮车市场,雅迪在5000元以下的价位段占据相当大份额,所以被《日本经济新闻》称为“二轮的比亚迪”。再者,雅迪已经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搭建了销售渠道,旨在推动出口业务的发展。
被迫转型的日本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得不调整策略,以适应新的商业环境。
日本国内的二轮车销量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段曾达到巅峰,年销量超过300万辆。后来,由于少子化和高龄化等原因,到了2024年,销量跌到了大约32万辆,只有曾经高峰时期的十分之一。
过去几十年里,本田、雅马哈发动机、铃木和川崎摩托这四家日本企业,凭着燃油车的技术优势,在全球二轮车市场上占据了超过四成的份额。不过,随着各国逐渐设定碳中和目标,电动二轮车开始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推动着行业向电动化转型。
根据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东京·中野)的统计,2024年全球新出厂的二轮车数量大约是5990万辆,其中电动版本占了8.5%。这个研究所还充满信心地预测,到2035年电动二轮车的比例会提升到18.8%。
不过,中西汽车产业调研的代表分析师中西孝树觉得,汽油二轮车跟汽车不一样啦,它的市场还在增长,所以日本企业不一定得抢在电动化前头。他觉得,目前电动二轮车还存在价格偏高、充电基础设施还不太完善的问题,除了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还没有真正普及开来。
雅迪在日本推出的广告,拼拼颜值和性能,强调出骑行的便捷和环保,试图吸引那边年轻人的关注,展现出时尚又实用的品牌形象。
不过,某些日本公司也明显感受到电动二轮车带来的冲击。比如本田打算到2030年投入5000亿日元,用于电动化发展,计划在全球市场推出30款电动车,目标年销量达到400万辆。这一策略实际上意味着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会变成电动车。
今年1月,东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本田二轮车业务的负责人加藤稔提到,要让电动二轮车实现盈利,还需要一段时间。现在本田的办法是先靠汽油车赚钱,同时不断打磨电动技术。
雅马哈的发动机部门打算在2025到2027年这段时间,把现有的车型改造成电动版,或者引入他们在美国投资的电动二轮车,力争让大约三成的新款二轮车都变成电动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