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降价!Model 3长续航版下调1万元,买它还是等新M7?
特斯拉又降价了。
这次是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
价格从26.95万元直接打到25.95万元。
少了整整一万。
真金白银的让利。
这消息来得不算突然。
你看小米SU7上市,热度炸街。
小鹏P7焕新版也来了,科技感拉满。
极氪007、智己L6……一个个都憋着劲儿往上冲。
市场早就不是特斯拉一家独大。
它必须做出反应——降价。
可别小看这一万块。
在25-30万这个区间,每一毛钱都算数。
尤其是对那些犹豫中的消费者。
25.95万,换来的是什么?
CLTC续航830公里。
百公里加速5.2秒。
后驱平台调校多年,底盘质感依旧在线。
电池是LG的78.4kWh三元锂。
能耗控制——还是那个字:强。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硬件堆料没那么狠,但软件优化到极致。
电控系统效率高。
热管理做得扎实。
空气动力学系数低到0.23Cd。
这些细节叠加起来,就是续航优势。
国内很多新势力还在拼电池容量时。
特斯拉已经在“省电”上卷出新高度。
但问题来了。
现在真的是入手Model 3的最佳时机吗?
等等……那边,全新问界M7,快了。
很近了。
坊间传言,起售价可能落在25万元左右。
和现在的Model 3长续航版,几乎贴脸。
你会怎么选?
一个,是全球电动车的标杆。
品牌光环仍在。
超充网络覆盖广。
自动驾驶FSD虽未落地,但影子还在。
另一个,是华为深度赋能的国产新贵。
智能座舱?鸿蒙车机一骑绝尘。
辅助驾驶?ADS 3.0已经能处理复杂城区场景。
空间、舒适性、配置堆叠……SUV天生有优势。
Model 3是轿车。
驾驶感更纯粹。
低重心,转向精准,像一台会思考的滑板。
可后排……成年人坐久了,确实局促。
储物空间也一般。
适合一个人飞驰,或两人浪漫出行。
而M7呢?
中大型SUV。
轴距接近三米。
五座布局,后排能翘腿。
冰箱彩电大沙发——不一定全配,但潜力巨大。
家庭用户一眼就心动。
尤其有娃的家庭。
后备箱能塞下婴儿车、露营装备、两个行李箱。
Model 3?门都进不去。
再看智能化。
特斯拉的Autopilot,老玩家了。
逻辑自洽,稳定性高。
但在本土化交互上,总差一口气。
语音助手像个机器人。
地图更新慢半拍。
娱乐生态……嗯,够用,但不惊艳。
问界M7背后的华为呢?
小艺语音,听得懂方言。
导航无缝接入高德+AR实景。
应用商店一堆APP,追剧听歌不无聊。
更重要的是——OTA更新频率高。
每次升级,都像换新车。
这种持续进化的感觉……让人上瘾。
所以啊。
这不是简单的“买新不买旧”。
而是两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你要的是极致效率,还是全面舒适?
是驾驶乐趣,还是全家安心?
是全球品牌背书,还是本土科技温度?
有人会说:等等党永远不亏。
可等下去,新款M7真来了,会不会又觉得Model 3香了?
毕竟,特斯拉的保值率,在纯电里还算坚挺。
一年残值率仍能守住65%以上。
问界?数据还没完全跑出来。
还有个隐藏变量:交付周期。
Model 3现车就有。
付完款,两周内提车不是梦。
全新M7呢?预估要等一个月起步。
急着用车的人,等不起。
但反过来说。
愿意等的人,往往更清楚自己要什么。
他们不是拖延。
是在权衡。
在生活与欲望之间找平衡点。
写到这里。
我突然明白。
汽车早已不是代步工具。
它是移动的家。
是情绪出口。
是身份延伸。
你选Model 3,可能是想保留一点少年心气。
选M7,则是向成熟生活低头。
没有标准答案。
只有当下最适合你的选择。
不过……
如果预算能再加五万。
或许,连蔚来ET5T、理想L7都会跳出来抢戏。
世界太丰富了。
选择太多,反而让人迷茫。
但至少此刻。
特斯拉用一万块,重新敲了敲你的窗。
提醒你:我还在。
性能、续航、品牌——都在。
而问界M7。
静静蹲在发布边缘。
带着华为的野心,和国产的期待。
这场对决。
才刚开始。
你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