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们,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现在路上的国产新能源车越来越多了。 记得前几年,开奔驰宝马才算有面子,如今身边朋友换车,首选变成了国产新能源。 这不,我那位开了十年德系豪车的朋友,上个月居然提了辆极氪001。 问他为啥换车,他笑着说:“开过电动车就回不去了,智能配置像从功能机换到智能手机,充电还特别省,一个月电费不到原来油费的三成。 ”这番话让我深思:中国豪华汽车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答案。
坐进极氪001的驾驶舱,第一感觉就是简洁而不简单。 中控台那块15.4英寸的大屏像智能手机一样流畅,菜单逻辑清晰,基本不用看说明书就能上手。 让我惊喜的是它的座椅,采用高级Nappa真皮,支撑性恰到好处,连续开两小时也不会腰酸背痛。 朋友告诉我,他最喜欢的是智能恒温空调系统,能根据车内人数自动调节风量和温度,特别贴心。
说到驾驶感受,那真是颠覆了我对国产车的认知。 踩下电门的瞬间,推背感来得迅猛又线性,完全没有燃油车那种换挡顿挫。 官方数据显示零百加速仅需3.8秒,这个数据放在百万级燃油跑车里也毫不逊色。 我在郊区试了试运动模式,方向盘瞬间变重,悬挂支撑更扎实,过弯时车身稳得出奇。 朋友说这就是极氪自研的底盘系统在发挥作用,能根据驾驶模式自动调整悬挂软硬。
充电和续航是电动车最让人关心的地方。 朋友小区装了充电桩,每天晚上回家插上枪,第二天又是满电出发。 他算过一笔账:以前开燃油车每月油费至少1500元,现在用电,夜间谷电每度才3毛多,月均电费不到400元。 我们特意测试了续航,表显续航632公里,实际开了580公里后还剩8%电量,这个续航达成率相当靠谱。
智能驾驶方面,极氪001搭载的ZAD系统让我大开眼界。 在高架上开启自动辅助驾驶,车辆能自动跟车、保持车道,遇到大车还会主动避让。 最让我惊讶的是它的自动变道超车功能,打转向灯后,系统会判断后方车流,选择合适时机完成变道,动作干净利落,比很多老司机还稳健。
说到空间,这车真的把空间利用率玩明白了。 朋友身高185cm,坐在后排还能翘起二郎腿。 后备厢容积达到2144升,婴儿车、行李箱随便放。 前几天他全家去露营,后排座椅放倒后直接变成一张双人床,透过全景天幕看星星,别提多惬意了。
细节处见真章。 极氪的车门是电动感应门,拿着钥匙靠近就会自动开启,手里拎着东西时特别方便。 车内配备了雅马哈音响系统,13个扬声器营造出的环绕声场,让人仿佛置身音乐厅。 还有那个智能香氛系统,能根据心情切换不同香型,这些细节处处彰显着豪华感。
朋友说,当初选择极氪,看中的就是它的用户思维。 买车后就被拉进了专属服务群,有任何问题在群里说一声,马上有专人解答。 上次车机系统升级,销售提前一周就通知了他,还详细说明了升级内容和注意事项。 这种被重视的感觉,是传统4S店给不了的。
说到安全性,极氪001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拿到了全优评价。 车身采用超高强度钢铝混合结构,扭转刚度达到传统豪华车的两倍以上。 朋友给我演示了它的紧急制动系统,在停车场低速行驶时,突然有行人从视觉盲区窜出,车辆瞬间自动刹停,反应速度比人快多了。
最近极氪新推出的9X系列更是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 900V高压平台让充电速度大幅提升,理论上充电5分钟能跑300公里。 虽然现在超充站还没完全普及,但这就像5G手机刚出来时一样,是为未来做准备。 而且这个平台是全系标配,不会因为买低配就阉割核心技术。
在智能化方面,极氪的车载系统支持OTA在线升级,买回来这两年,朋友的车已经升级了十几次,每次都有新功能。 最近一次升级后,语音助手能识别连续指令了,不用每次都说唤醒词,开空调、调音量一句话搞定,方便多了。
说到用车成本,除了电费便宜,保养也省心。 电动车没有发动机、变速箱这些传统部件,不用换机油机滤,日常保养就是检查三电系统,换个空调滤芯。 朋友这车开了两万公里,保养只花了三百多块钱,比同价位燃油车省了不止一点点。
最近我在各大汽车论坛潜水,发现极氪车主的满意度确实高。 有位北京车主分享,等车期间销售每周主动同步进度,交车时还补偿了等车积分。 虽然也有车主吐槽车机偶尔卡顿,但普遍认为售后响应很及时。 这种真诚的沟通态度,反而增强了用户粘性。
放眼全球市场,极氪009在泰国都能成为豪华纯电MPV销冠,这说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实力。 就像当年华为带着5G技术进入欧洲市场,现在中国车企出海,靠的是三电技术、智能座舱这些硬实力。
当然,国产车要完全超越传统豪华品牌还需要时间。 就像瑞士手表的工艺美学需要沉淀,底盘调校的“肌肉记忆”也需要经验积累。 但让人欣喜的是,中国品牌已经开始掌握定义豪华的话语权。 当极氪车主和保时捷车主在充电站讨论快充效率时,豪华车的评判标准已经在改变。
从极氪001到最新的9X系列,我看到了中国豪华汽车的成长轨迹。 它们不再简单堆砌配置,而是从用户真实需求出发,把尖端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用车体验。 这种转变,很像智能手机行业走过的路——当硬件差距缩小后,智能体验和生态建设成了新的竞争核心。
各位车友们,当传统豪车光环逐渐被技术实力取代,当国产车用更亲民的价格提供越级体验,你会考虑拥抱这个变化吗? 这样的极氪,是否让你对国产豪华车有了新的认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