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圈的动态,最近可是风起云涌,尤其是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这一回,把“情绪价值”这门学问,玩得是炉火纯青。
怎么说呢?
全新P7上市,价格一公布,现场那叫一个“静水流深,忽然雷鸣”,7分钟,大定就突破了一万台,这成绩,比它家老款P7+的首发还要惊艳。
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运筹帷幄”?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剖析一番。
21.98万起的新P7:价格的“试探”,用户的情感“锚点”
回想8月初预售发布会,何小鹏那句“绝非部分‘鹏友’期待的平价产品”,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将市场期待值拉到了顶点。
然而,8月27日晚,当全新P7正式上市,702长续航Ultra版本以21.98万元的价格亮相时,现场的反响,则是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相较于当下许多“亲民”的电动中型轿车,P7的价格或许不算“低廉”,但结合其“越级”的配置,小鹏此举,更像是与用户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情感沟通,仿佛在说:“我懂你的期待,我们依然是并肩前行的‘鹏友’。”这一定价策略,精准地捕捉到了消费者对高品质与合理价格之间的微妙平衡,堪称定价艺术的“点睛之笔”。
对标帕拉梅拉:不只是口号,更是技术实力的“硬核展现”
你若以为小鹏仅凭价格取胜,那就低估了何小鹏的“野心”。
发布会上,他并未止步于价格的“惊喜”,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车辆的驾控与底盘调校上,更将“假想敌”从特斯拉直接升级为保时捷帕拉梅拉。
这份底气,源于全新P7在技术上的“硬核实力”。
全新P7采用了“超跑同款中置电驱架构”,实现了前后50:50的黄金配重比例,这是提升操控极限与驾驶乐趣的基石。
悬架系统上,全铝前双叉臂与后五连杆的组合,以及标配的双腔空气悬架,共同构筑了扎实的底盘基础。
这套组合,不仅能提供出色的路面反馈,更能根据不同驾驶场景,精准调整车身姿态,将舒适与运动完美融合。
动力表现更是惊人,四驱版本零百加速仅需3.7秒,最高时速直逼230公里,这已是性能跑车的范畴。
更令人侧目的是,其转向响应速度据称比保时捷Taycan还要快12%,麋鹿测试成绩也超越了Taycan。
这番对比,无异于在汽车性能的“竞技场”上,上演了一场“后生可畏”的精彩对决。
800V+5C快充:充电焦虑的“终结者”,出行自由的“新篇章”
谈及电动车,续航与充电始终是绕不开的“痛点”。
全新P7此次则以800V高压架构平台和5C超充AI电池,为用户带来了“告别焦虑”的解决方案。
10分钟内补能525公里的能力,意味着一次短暂的休憩,便能获得长途奔袭的动力储备。
这不仅是对传统充电模式的颠覆,更是为用户开启了更自由、更高效的出行新篇章。
为了验证这套三电系统的可靠性,小鹏汽车更是接受了雷军的建议,进行了24小时耐力测试。
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保证数据准确性并安全完赛,这本身就是对技术实力的一场严峻考验。
最终,以593Ps的峰值马力,在圈速上超越小米SU7 Max的成绩,充分证明了小鹏在电动化核心技术上的深厚积淀和创新突破。
“VLA”智能化:从“感知”到“行动”的智慧跃迁
相较于以往,此次发布会何小鹏对智能化部分的着墨似乎“云淡风轻”。
但这恰恰说明,智能化已不再是宣传的“噱头”,而是深度融入车辆的“骨血”。
全新P7全系标配全场景辅助驾驶、城市NGP等功能,已足以应对绝大多数行车场景。
然而,何小鹏更看重的是其“Visual-Language-Action”(VLA)模型。
他将其比作一种“端到端”的进化,能够直接将多维度的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车辆的运动指令。
他自信地表示:“在中国,真正的VLA,我们是先行者,虽尚未完全量产,但已在路上。”这份对前沿技术的执着追求,预示着小鹏在智能驾驶领域,正朝着更深层次的“智慧交互”迈进,为用户带来“先人一步”的科技体验。
定价的“巧思”:销量与品牌形象的“双赢”
关于全新P7的定价,小鹏内部曾经历过激烈的讨论。
何小鹏坦言,最初的价格方案更为高昂。
最终的调整,源于团队希望更多用户能够体验到四驱版本所代表的P7“精髓”——极致的操控、卓越的底盘以及极限驾驶的乐趣。
这一策略,既通过更具吸引力的入门价格扩大了市场覆盖面,又通过强调四驱版本的独特价值,引导消费者向更高级别的产品靠拢。
这无疑是一场兼顾销量增长与品牌价值的“双赢”博弈,展现了小鹏团队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洞察。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波折中孕育的“新生”
全新P7的问世,并非一帆风顺。
何小鹏也坦言,若无决策上的波折,这款车本可早一年上市。
但他更看重的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哲学——“今年能用上图灵芯片,能用上5C充电,这便是‘好事多磨’的馈赠。”这番话,是对过往挑战的释怀,更是对当下产品力的自信。
正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经历过风雨,才能孕育出更坚韧的生命力。
销量、利润齐飞:小鹏汽车的“破晓时刻”
步入2025年,小鹏汽车的产品线可谓“星光璀璨”。
MONA系列销量稳健,P7+更是连续八月蝉联15万至20万级中大型纯电轿车销冠。
1至7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已超23万台,同比增幅高达270%。
销量的爆发,也带来了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
二季度毛利率达17.3%,汽车毛利率增长7.9个百分点,标志着小鹏汽车正迈入规模化盈利的“新纪元”。
股价飙升下的“定力”:何小鹏的“不争之争”
资本市场的热烈反应,使得小鹏汽车的港股近一年涨幅已超200%。
然而,面对股价的飞涨,何小鹏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定力”。
他表示:“千万不要盯着股价,我也不知道它涨了多少,把基础打扎实才最重要。”他更关注的是构建强大的体系化能力,从技术到用户体验,再到利润,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卓越。
这种“不被短期噪音干扰,专注于长期价值”的经营哲学,正是他作为企业家的“不争之争”。
“泰拳”般的磨砺:造车之路的“勇者无畏”
何小鹏将造车比作泰拳比赛,形容其“对手在任何角度都可以用任何招数给你一拳”。
这正是对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的生动写照。
造车之路,充满艰辛,但也正是这些“磨砺”,铸就了企业的坚韧。
小鹏汽车能够走到今天,靠的是“被打倒再爬起来”的勇气和智慧。
总而言之,全新P7的成功,并非偶然。
它集价格的“惊喜”、技术的“硬核”、智能的“前瞻”以及情感的“共鸣”于一身。
何小鹏以其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成功地将“情绪价值”融入产品,引领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一个更具人文关怀的时代。
你是否也对这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P7心动不已?
在评论区,期待你的见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