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硬桥硬马”的大梁皮卡,还是舒服能装的承载式?

你敢信?现在皮卡都卷成这样了!

选“硬桥硬马”的大梁皮卡,还是舒服能装的承载式?-有驾

我前两天去提车,朋友看见我开的是台皮卡,第一句话就是:“嚯,这大梁得有多硬啊,晚上睡觉是不是得戴头盔防震?”我差点没笑岔气。但说实话,以前咱对皮卡的印象,不就是“工具车”“糙汉子”“跑起来哐当响”嘛。可现在不一样了,皮卡圈也玩起了“变形记”——一边是传统硬派带大梁的“猛男”,另一边是舒适能装、跟SUV一个妈生的承载式皮卡。你说你选哪个?

选“硬桥硬马”的大梁皮卡,还是舒服能装的承载式?-有驾

我自己就是个城乡结合部常驻居民,平时拉点建材、搬家、带娃去野个炊,说白了就是既要能干活,又不想屁股被颠成八瓣。以前觉得带大梁那是必须的,不带大梁哪叫皮卡?结果上个月试驾了雷达EM-P,好家伙,这哪是皮卡,这不就是台后背加了个货斗的SUV嘛!坐进去那感觉,软乎得像陷进自家沙发里,过个减速带跟按摩似的,我寻思这要是拉媳妇回娘家,她估计能一路睡到村口。

选“硬桥硬马”的大梁皮卡,还是舒服能装的承载式?-有驾

关键价格还贼接地气。雷达EM-P混动版起售价14万多,你敢信?这价连一台像样的合资紧凑SUV都拿不下,它倒好,直接给你整个混动皮卡。为啥这么便宜?因为它跟极氪、银河这些车同源一个SEA浩瀚架构,说白了就是“平台共享,成本摊薄”。零部件通着呢,发动机、电控、底盘件儿能共线生产,省下来的可都是真金白银。你看中国重汽VGV VX7,当年卖11万出头,同平台的U75 PLUS起价都11.79万了,皮卡反而更便宜,还没消费税,这波不亏。

选“硬桥硬马”的大梁皮卡,还是舒服能装的承载式?-有驾

再说说底盘。传统带大梁皮卡,前双叉臂后整体桥,后桥还挂着钢板弹簧,拉个三吨货没问题,但你坐进去就知道啥叫“硬邦邦”。过个坑,后备箱的矿泉水瓶能给你表演空中翻腾三周半。而承载式皮卡,四轮独立悬架安排上,簧下质量轻,响应快,开起来那叫一个稳。你以为它不能拉?别闹,现在高强度钢用得贼溜,只要结构设计到位,拉个一吨半的货照样稳如老狗。你要真拉五吨水泥,那还是乖乖选传统大梁车,但咱普通人谁天天干这活?

选“硬桥硬马”的大梁皮卡,还是舒服能装的承载式?-有驾

不过话也得说回来,承载式皮卡有个致命短板——越野差点意思。为啥?横置发动机平台,四驱系统大多是“适时”甚至“智能电四驱”,后轮动力是“友情赞助”级别。你上个陡坡,后轮一打滑,系统再反应,黄花菜都凉了。真要玩川藏线、穿越无人区,还是得靠纵置发动机+非解耦四驱的传统皮卡,那种车才是“脱困王者”。

选“硬桥硬马”的大梁皮卡,还是舒服能装的承载式?-有驾

还有个槽点,就是颜值。有些承载式皮卡一看就是SUV后面硬生生焊了个货斗,比例怪异,跟“西装+拖鞋”一样违和。你看人家福特Maverick独行侠,本田Ridgeline,哪怕是从轿车改的,人家线条流畅,货斗融合得自然,一看就是“正经皮卡”。国内有些厂商图快,直接魔改SUV,用户一眼看穿:“这不是XX SUV加个屁股吗?”这口碑,迟早玩崩。

选“硬桥硬马”的大梁皮卡,还是舒服能装的承载式?-有驾

所以回到开头那问题:你选“硬邦邦”的带大梁皮卡,还是舒适能装的承载式皮卡?

选“硬桥硬马”的大梁皮卡,还是舒服能装的承载式?-有驾

我要说,看你活法。你在新疆平原拉货,东北种地,河北跑建材市场,99%路况都是柏油路,那你真没必要为那1%的烂路去买个“移动按摩椅”。承载式皮卡,舒服、省油、便宜、能装,妥妥的“城市皮卡新物种”。但你要天天钻山沟、走烂路、玩穿越,那还是老老实实选带大梁的,别拿自己命开玩笑。

选“硬桥硬马”的大梁皮卡,还是舒服能装的承载式?-有驾

说到底,皮卡早就不是“工具车”三个字能概括的了。它能家用、能越野、能露营、能拉货,甚至能当移动咖啡车。选哪种,不看参数多猛,看你日子怎么过。你过的是“舒坦日常”,那就选承载式;你过的是“极限挑战”,那就选大梁猛兽。车嘛,伺候人用的,别整反了。

选“硬桥硬马”的大梁皮卡,还是舒服能装的承载式?-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