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每一场产业变革,总有一种产品站在时代的浪尖上,点燃无数人的想象力。而当新能源的风潮扑向传统越野市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答案可能就在这款车上:号称“智能越野第一车”的猛士M817横空出世。凭借华为全栈智能技术的加持和其令人惊叹的越野性能,这辆车似乎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像是一场技术与硬核文化对撞的实验。可话说回来,它值不值得起那动辄三四十万的价格?科技“加持”就一定能踢翻传统霸主?越野市场气象万千,结果可没那么简单。
【第一高潮】
传统越野车用户一向讲求机械硬派,就像手机时代的诺基亚迷,坚持“皮实,耐造”。可猛士M817偏偏不按套路出牌。这台车不仅装上了华为的鸿蒙座舱5,还把智能驾驶的功能用到了越野场景里,摇身一变成了“聪明人”的越野车。这让传统玩家可不乐意了,难道越野就是放音乐、逗语音助手开心?越野不就是要感受机械的力量与野外的不羁放纵吗?猛士却认为,未来的越野不光要硬派,也要会思考。于是问题来了,是机械派退场,还是智能派一统江湖?各方观点争执不下,隐隐带点硝烟味儿。
【发展过程】
先来看看这场“冲突”的上下文。让传统越野车迷不满的是,越野的精髓从来就是油门、挡把和车辆底盘的配合,而不是屏幕、算法和语音助手。对他们来说,翻山越岭靠的是车主与机器的默契,是多年积累的经验与胆识。这种文化,是一种感官上的征服与精神上的满足。然而,猛士M817似乎要颠覆这些认知,它告诉人们:不需要你自己费劲,大部分风险,华为ADS 4智驾系统会替你搞定。城区里停车烦?它有车位到车位的P2P功能。环岛复杂、匝道难开?高速/城市NCA一键轻松过。甚至连停车场的监控画面都能直接推送到你的手机上。这些设计看似贴心,但对于“硬派越野玩家”来说,简直像在说:“你不需要试炼驾驶技术,机器更值得依赖。”如果说机械派是真人秀篮球赛,那猛士M817的智能越野就是一场自动化游戏,还用得着你动手吗?
可是也有人站出来为智能越野说话。试问那些越野小白、家庭用户,要么不敢涉足野外场景,要么只图一时新鲜,面对复杂地形是止步不前有些尴尬。此时,一个“聪明”的越野车可以拉近和自然的距离,为普通驾驶者提供更安全、轻松的通行体验。某种程度上,猛士的模块化 AUTO越野模式几乎就是包下了“攻略”和“地图”,无论是泥泞路面还是险峻山路,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按个键就解决了。而且,它的城市功能也并没有弱化,毕竟一部分越野车主几乎天天要在城市里跑一趟。于是,问题的核心来了:越野车注重体验感,但这种体验是否必须更“难”才能更有意义?
【第一低潮】
就在争论中,市场的数据似乎给这款车泼了一盆冷水。我们往往容易忽略一个点——越野车毕竟只是小众市场,而既拥有强大越野性能,又加入如此高科技配置的车,价格还能保持合理的实属稀有。但问题来了,小众消费市场究竟能消化得了多少科技堆叠?试问那些真正需要穿沙漠、闯雪山的硬核越野大师,他们真会为一堆屏幕和语音助手埋单吗?
从实际情况看,猛士M817的种种“炫目”功能,可能更适合城市通勤场景多一点,毕竟谁也不喜欢在堵车路口熄火了还要手忙脚乱地换挡、踩离合。可另一方面,这车预售价高达30多万,一下子把不少普通家庭挡在了门外,毕竟30万的价格可以买到豪华品牌的中型SUV,空间、舒适性、品牌调性丝毫不输。选择这类车的多数消费者,也未必会为了寒暑假几场自驾游而“吞下”一个纯越野选项。价格高像是个“大门槛”,性能吸引人却并不改变跨不过门槛的事实。
当然,也并非没有声音表示期待。一些科技控发现,猛士M817对电池的安全性保护可谓走得很前沿。9层电池防护、全天候智能管理,尤其是NESTA六维电安全认证,用数据直戳那些担心新能源车电池自燃的老铁们的担忧。甚至还有“应急门解锁”“全场景安全带主动预紧”这种“听着就安心”的设计,细节控表示拍手称赞。而猛士M817打出的“1300公里综合续航”,更是有理有据地为“里程焦虑症”开了个猛药。科技粉们期待,这款车能真正改变越野小圈子的封闭。
【第二高潮】
剧情的反转往往在不经意发生,这款车的实地体验活动中,又一次将矛盾点激发到高峰。一位参加活动的试驾者表示,“虽然科技元素炫目,但在越野场景中,我还是更信赖机械锁和经验。”这种声音代表了一些资深越野玩家的核心诉求——智能化无法增强他们对地形和危机的把控力。
然而另一位参与者则坦言:“越野的门槛其实是硬件与技术,但更多时候是内心的阻拦。猛士M817让我觉得参与越野并没有那么害怕。”她提到的一个功能引发了不小的讨论——猛士M817的原地掉头功能,在极限狭窄的地形中表现亮眼,这一次,它打破了“硬派机械才是实力”的偏见。猛士M817似乎在向大家宣告:越野可以更智能,也可以对所有人开放。
【第二低潮】
然而,当媒体的聚光灯渐渐离开时,这款车面临的新的挑战却没有减少。首先是“豪越SUV”的定位让它左右开弓,但两边都显得局促。一方面,传统越野买家会觉得它太“娇贵”,不够“大开大合”;另一方面,城市SUV用户则嫌它空间利用不如MPV车型强大。
其次,猛士M817怎样才能面对国际市场大鳄的竞争?2024年,丰田兰德酷路泽新款上市,传统越野车的标杆仍在猛虎窥视,而智能化又不如特斯拉、宝马电动车在城市驾驶领域那样老道。就像是站在战场中央,这辆车既要修长城,又要攀高山,光靠技术,可敌不过市场的惯性和消费者的心理博弈。
【写在最后】
事实证明,猛士M817的确是一款有野心的车。它用一系列“智能+越野”的标签刷新了市场认知,但争议声不断。从越野车的机械本位论,到智能驾驶对传统的颠覆,这是一次文化与市场的对话,但这种对话并未轻松改变格局。35万元的价格也让人忍不住发问:“用自动化省的心,是真正节约,还是单纯取消了乐趣?”
【小编想问】
那么问题来了:在全智能化越野车崭露头角的今天,你是愿意选择省心省力的“智能”未来,还是更钟情感官刺激的“机械”过往?那些花三四十万买单的猛士粉,是买的是科技产品,还是一种身份象征?欢迎评论区探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