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汽车业巨亏50亿,工人失业潮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最近德国汽车圈炸开了锅——宝马、奔驰、大众三大巨头半年利润集体跳水,光是保时捷就亏掉4亿欧元。更狠的是,美国关税大棒直接砸碎了数万德国工人的饭碗。可就在自家后院起火时,德国外长居然跑去亚洲煽风点火,硬扯什么“台海侵略”?这魔幻剧情背后,藏着多少利益算计?
说白了,德国汽车业这波危机早有预兆。美国从去年开始对欧盟汽车加征25%关税,今年虽然降到15%,但钢铝等原材料关税依然卡着脖子。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光是今年6月,汽车出口量就暴跌13.8%,连带工业产出创下2020年以来新低。宝马财报直接摊牌:上半年净利润暴跌29%,省下的钱还不够填关税窟窿。
更扎心的是,德国车企转型电动化慢了半拍。中国新能源车用着自家电池技术横扫欧洲市场,德国本土工厂却还在为燃油车生产线砸钱。大众集团咬牙投资1650亿欧元搞转型,结果保时捷电池业务说砍就砍,1900个岗位说没就没。博世、大陆这些供应商更惨,去年裁员超5万人,流水线上的老师傅们连退休金都没攒够。
这时候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跳出来搅局就耐人寻味了。一边是自家车企跪求中国电池技术救命,另一边却跟着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碰瓷。解放军三天出动57架次军机绕台巡航,德国议员转头就窜访台湾,这不是典型的“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吗?德国《商报》都看不下去了:“用台湾问题转移经济危机,就像用创可贴堵动脉出血。”
说到底,德国汽车业的病根不在关税,而在自己。当中国车企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抢市场时,德国人还在炫耀内燃机技术;当特斯拉上海工厂一年产75万辆车时,柏林工厂还在为电池产能发愁。现在想靠政治操弄转移矛盾?恐怕连最后的高端市场都要丢光。就像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说的:“德国汽车正在经历‘诺基亚时刻’——不是技术不行,是思维跟不上时代。”
经典语句
“真正的危机不是关税,而是躺在功劳簿上等饭吃。” ——《法兰克福汇报》
(数据来源:德国联邦统计局、安永德国区报告、德国汽车工业协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