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尼赛思中国CEO朱江突然离职,在任仅10个月,创下该品牌在华最短任期纪录。这位曾操盘宝马MINI与蔚来用户体系的资深高管,也未能改变捷尼赛思在中国节节败退的局面。入华五年,这家韩系豪华品牌从高调登场到悄然收缩,经历了三次换帅、营销撤退、渠道萎缩,销量却始终没能突破。2022年销量1457辆,2023年1558辆,今年更跌至1328辆。
令人震惊的是,捷尼赛思去年单车营销成本高达71万元,全年亏损超30亿元。当中国车市全面迈入新能源、智能化的下半场,捷尼赛思却始终没能建立清晰的品牌认知,也没有贴近本土用户的价值感。看似精致的产品,终究没能打动消费者。它既没有足够的豪华感,也缺少实质性的技术亮点,更没赶上电动化节奏。
眼下的中国市场容不得半点迟疑,新能源新势力席卷、用户认知快速更迭,传统车企在“高端化”和“本土化”之间普遍陷入焦虑。哪吒困境、广汽菲克破产,都在说明:不能打动用户的品牌,终将被淘汰。就算靠现代集团硬撑不退出,捷尼赛思在中国的希望,也所剩无几了。这不是一次人事变动,而是一次迟来的预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