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选择新一代智己LS6的人,都是在“选择困难症联盟”拿了VIP卡的主,面对九大配置恨不得先报个心理咨询再买车。这配置表比我的人生选择还复杂,至少我没人问“你想要电驱还是增程,空悬还是激光雷达”。我的人生只能选“穷”还是“更穷”,他们的却能选未来科技和超级体验。
上海的某栋写字楼还没下班,网络上已经开始按键大战了——有人高喊“增程才是灵魂”,有人呐喊“纯电才是信仰”,旁边一拍砖:“都别吵了,咱预算有限,买最便宜的。”这些声音交错在一起,才是中国都市生活的真相,和智己LS6核心竞争力一样丰富多变:消费者就像无头苍蝇和恋爱脑的结合体,表面上追求理性,其实被配置部长和价格小组玩成了高配低配。(当然,看到高配的时候大家都自觉变为低配人。)
先说你们最爱的增程——老百姓的心头好。毕竟大家对“续航焦虑”有着天然的恐惧感,就像对工资永远不涨的恐慌一样。增程出的66 MAX,自带66度电池,跟人生中的66大顺一样,寓意着“想顺还得看钱包”。它号称450公里CLTC纯电续航——懂行的都知道,CLTC续航和现实里你碰见的加班单都一样美丽,实际到手大概打个七折,你要真开出450公里,厂家都准备奖你一张大红花。如果这还不够,15分钟快充能塞进300公里的电量,这种速度堪比你点外卖时被小哥超速通报扣分的效率。
智己的后轮转向和智慧系统你们都懂,停车的时候能让车像蟹一样横着走,节假日堵在商场地下车库时也能多凑几步,气质和你媳妇儿的高跟鞋一样优雅。而且支持选装车载冰箱,买车不送可乐,但是能帮你冰着“我和老板的距离”,毕竟真冷。
MAX+又是啥?就是66 MAX的“磨皮加美白”,还加了智能空气悬架和阻尼,开在城市主干道上你仿佛在窗帘布上打滑,颠簸被抹得跟家长会上的夸奖一样轻柔。不但要“性能好”,还得有“驾乘舒适”,仿佛你买了一根充电线,还附赠一台按摩椅。
至于52度增程,说实话,这就是厂家用来让你自我定位的心理测试题。问你:“有钱吗?”你说:“没钱。”“那就52 Pro吧。”主打实用主义,370公里纯电续航,比小区老头遛弯的路线还长,家里实用型的人口都能坐得下。再上去点52 Max,除了多了激光雷达和高级辅助驾驶,还多了预算焦虑。如果你觉得家用车必须要开激光雷达,不好意思,你可能已经进入了配置心理学的怪圈。
聊聊纯电系列——这是都市文艺青年的菜。Ultra版,零百加速只需3.48秒,厂家是让你飙进交警局还是飙到公司停车场?空气悬架、四轮转向、激光雷达,配置高到让你怀疑后排是不是有007坐镇。适合那些对生活“有极致要求”的人,比如对约会、打卡、朋友圈展示都要求配色一致的“性能党”,直到他们遇到道路实际情况,才发现信仰和轮胎一样容易被扎。
Pro Max则是“电量焦虑型人格”的精神慰问。问世间谁能做到不焦虑?有钱有闲有家充呗!103度宁德时代超能电池,802公里续航,行业领先的875V快充平台,厂家似乎打定主意让你彻底打消“半路没电”的忧虑。下次看到这个版本,只需反问自己:“我能一次逆江而上吗?”如果不能,那选它考虑的不是电量,是勇气。
Max / Max+ 纯电版,主打城市家庭和品质出行,续航650公里,配置全能但不花哨,支持四轮转向激光雷达,MAX+还送空气悬架,适合每天接娃、超市采购、堵在三环路的同志们。MAX……+,比MAX多了点舒适,但也多了点预算和生活的沉重。
至于Pro版,直接送你一个性价比“优等生”,续航650km,空间“小而广阔”,百公里加速还行,适合每天下班被老板和生活两面夹击的你。买完后你可以自豪地告诉朋友“我的车和你那电瓶车不是一个价格区间的”,虽然实际体验感差距可能和买特价酸奶时你心里的那口气一样微妙。
说到选车,其实和选对象也差不多。总有“长途出行党”,担心半路抛锚、没有家充条件,增程66 MAX直接对号入座。至于想要舒适和面子的,66 MAX+让你怀疑自己的生活是不是还能再好点。爱科技、爱性能的,纯电Ultra或Max+总有一款让你在朋友圈里炫出新高度。至于那些对实用和性价比执念极深的人,只能祝你买52度增程或者纯电Pro版,毕竟生活已如此拮据,车也得跟着节俭。
每一版的选择其实都藏着无数荒诞的“个人理想”——总有人幻想不堵车、不限电、每一天都用上激光雷达,像写作文一样理想主义。实际上,城市生活和选车一样,犹豫、纠结、预算有限、体验有限、幸福也有限。智己LS6让你“理性决策”,其实大多数人决定买的那一刻,已经被销售的小哥哥的“推荐理由”左右了七分,再加一分家庭意见,两分价格因素。你口中的理性,是厂家配置表上的一串数字和一句营销文案,最后都得让位于钱包的实际厚度和丈母娘的意见。
上市半小时就突破一万大定订单,这数据怎么看都像直播间里的“成交爆棚”,至于真实用户体验,还得等你真把车开回家,让小区门口看门大爷指挥你转几圈之后,才知道“四轮转向”到底能不能拯救你的手动停车绝症。买车不是买冰箱,车的配置再好也难改生活的痛点:堵车、剐蹭、没充电桩、下雨天捡湿鞋,智能科技也救不了你为成长交的智商税。
有人说智己LS6是“为多元出行而生”,其实是为多元焦虑而生。你担心电量不够它就给你增程,你没家充它就给你高压架构,你怕不好开它就智慧底盘。车企智商税和消费升级同步上线,大家都成了新时代的“配置搬运工”。而那些建议你一定要线下试驾体验的人,估计只是想让你亲自感叹“空间真大、座椅真软、预算真吃紧”。
所以选车这事,最终都是自我安慰:你买了哪一版都可以和朋友圈随便吹,底盘科技、空气悬架、电池大容量,参数拍脑门都能凑个高能段子。下雨天堵在路段上,你会发现激光雷达也替你无能为力,毕竟现实和配置表之间,永远有条你无法迈过的大沟——叫“生活的荒诞”。
至于增程还是纯电,买了都后悔,不买更后悔。买贵的觉得划不来,买便宜的觉得对不起自己,买高配的被预算爆头,买低配的被生活爆头。最后谁愿意做幸福的消费者?我宁愿做一个痛苦的段子手,把智己LS6的九大配置编成一篇荒诞故事,等到下次还想买车的时候,估计厂家又能多出九个理由让你更自我怀疑。
当然,你的决定永远不会清晰,车企的配置表永远不会少,智己LS6的上市永远都有新版本,焦虑才是当代中国人的真正伴侣。建议你还是先学会做“选择困难症”训练,等你练出脱敏体质之后,再下单,或许你离“理性消费”就差最后一块电池的距离。
毕竟,在这个什么都不靠谱的年代,还能纠结着买一辆有科技感的SUV,已经证明你比上班族多了一点幸福阈值,剩下的,交给堵车和人生吧。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