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正在憋的大招!

以“理工男”形象示人的奇瑞汽车,在中国汽车圈,是个相对低调的存在,但28年的坚持,已使其成长为中国汽车的代表之一,其取得的成就值得钦佩。

  • 24年8月,奇瑞首次登榜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位列第385位。

  • 24年奇瑞销售汽车达到历史性的260.39万辆,同比增长38.4%,年营业收入4800亿元,同比增长50%,年增长额超1500亿。

  • 24年奇瑞新能源汽车销售58.36万辆,同比增长232.7%,12月新能源销量首次破10万。

  • 24年奇瑞出口汽车114.46万辆,同比增21.4%,连续22年稳居中国乘用车品牌出口榜首。

  • 25年上半年,奇瑞销售汽车126万辆,同比增长14.5%;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36万辆,同比增长98.6%;累计出口汽车销量为55万辆,同比增长3.3%,蝉联中国汽车企业出口量第一。

人狠话不多的奇瑞,是国内与国际市场发展最均衡的主机厂,是传统油车与新能源车都稳健发展的主机厂。

进入25年,奇瑞又开始憋大招。

第一,用人上的变化

2月,苏峻升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iCAR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尹同跃对苏峻的期望是,发挥苏峻擅长的用科技产品思维做用户体验来实现“爆款通吃”,用“场景联动”“迭代思维”重构车内体验。探索一条抢夺细分市场,让小众人群为你疯狂的路径。

4月,原理想汽车副总裁刘涛出任星途事业部副总裁,他是汽车之家总编辑出身,擅长的就是“懂用户、会讲故事”,尹同跃对他的期望,是给只懂技术的“理工男”,包装上让用户“怦然心动”的故事,重塑奇瑞的形象,做一个懂用户的,有温度的理工男。

5月,原小米汽车营销负责人文飞,加入奇瑞汽车。这位北大毕业的营销高管,堪称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跨界的范本,兼具传统渠道经验与互联网流量密码。尹同跃对他的期望,是用生态思维重构汽车营销,用粉丝运营实现线上线下体验闭环的重构。

这些人才的启用,背后是汽车企业转型的探索,是用“技术派”与“用户派”融合的策略来设计产品;是用“用户运营”+“品牌叙事”来重建品牌营销势能。

第二,组织机构的变化

7月,奇瑞宣布架构调整,即日起成立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事业部、艾虎事业部、风云事业部、QQ 事业部四大事业部。

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战略聚焦、资源整合、强化协同、品牌向上。

在研发方面,各事业部可以共享奇瑞的技术平台和研发成果,避免重复投入。

在生产制造环节,事业群可以统一调配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营销方面,事业群可以制定统一的营销策略,整合品牌传播资源,提升奇瑞品牌的整体影响力。

低调的奇瑞总是在你没有注意到他的时候,在悄悄的进化着,现在人员+组织机构调整都已到位,稳健的奇瑞正在向更高的舞台跨步前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