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售3万余台,江淮汽车销量下滑,新能源汽车为啥拖后腿?

4月仅卖出30764辆车,同比下滑3.55%——这是江淮汽车最新交出的成绩单, 扎眼的是其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暴跌35.78%,仅售出1,551辆,成为拖累整体业绩的“罪魁祸首”,这家曾为蔚来代工、与大众合资的老牌车企,怎会在新能源浪潮中越走越难呢?

销量“七连跌”:燃油车撑不住,新能源扛不起

4月售3万余台,江淮汽车销量下滑,新能源汽车为啥拖后腿?-有驾

从2024年10月到2025年4月,江淮汽车的单月销量连续7个月同比下滑,降幅最高达20.15%,即便是传统旺季的2025年1月,销量也同比下降9.39%,燃油车虽未“崩盘”,但SUV、MPV等主力车型销量普遍下滑15%-20%,商用车业务勉强维持基本盘。

真正让市场担忧的是新能源车的溃败,2025年前4个月,江淮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仅5,261辆,同比降幅高达34.57%,对比同期国内新能源车25%的行业增速,江淮的颓势显得格外刺眼。

4月售3万余台,江淮汽车销量下滑,新能源汽车为啥拖后腿?-有驾

技术落后、定位尴尬:新能源车成“阿喀琉斯之踵”

翻开江淮新能源的产品清单,主力车型钇为3续航仅400公里,充电效率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花仙子等微型电动车在消费升级趋势下需求萎缩。 当比亚迪、吉利将800V高压快充技术下放到20万元级车型时,江淮的智能座舱还被用户吐槽“卡得像老年机”。

4月售3万余台,江淮汽车销量下滑,新能源汽车为啥拖后腿?-有驾

致命的是品牌定位的撕裂。 2025年2月,江淮推出高端品牌“尊界”,首款车型S800预售价高达100万-150万元,试图对标迈巴赫和劳斯莱斯。 尽管48小时斩获2,108台订单,但消费者质疑声不断:“江淮造百万豪车? 先解决生锈异响吧! ”这种强行高端化的策略,反而加剧了市场对其“中低端代工厂”的刻板印象。

合作困局:大众拖累13亿,华为难成救星

4月售3万余台,江淮汽车销量下滑,新能源汽车为啥拖后腿?-有驾

江淮的转型困境,部分源于合作伙伴的“反噬”, 2024年,因联营企业大众安徽亏损,江淮净利润被拖累13.5亿元。 这家曾被寄予厚望的合资公司,首款车型ID.UNYX上市后月销仅两三百台,渠道建设迟缓的问题暴露无遗。

与华为的合作同样充满不确定性,虽然尊界S800搭载华为智能驾驶技术,但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踩迈巴赫捧自家”的营销翻车,引发舆论群嘲。 现实的问题是:百万级纯电市场年销量仅约8,000台,尊界S800即便月销千台,对江淮40万辆的年销规模也是杯水车薪。

4月售3万余台,江淮汽车销量下滑,新能源汽车为啥拖后腿?-有驾

代工后遗症:从蔚来到华为,难撕“打工仔”标签

江淮曾是中国代工模式的先行者, 2016-2023年间,通过为蔚来代工赚取30亿元收入,却始终未能将合作红利转化为自有品牌势能。 如今转向华为怀抱,但鸿蒙智行模式中,江淮仍处于制造端从属地位。 有业内人士直言:“代工就像吸毒,短期续命,长期失血”。

4月售3万余台,江淮汽车销量下滑,新能源汽车为啥拖后腿?-有驾

这种路径依赖直接反映在研发投入上,尽管宣称未来五年将投入200亿元研发资金,但截至2024年三季度,江淮资产负债率高达70.42%,账上现金较年初减少超20亿元。 在需要真金白银比拼的智能驾驶、电池技术等领域,江淮已明显掉队。

突围尝试:砍掉落后产能,豪赌技术革命

4月售3万余台,江淮汽车销量下滑,新能源汽车为啥拖后腿?-有驾

面对危机,江淮正采取激进措施, 短期计划包括淘汰技术落后的燃油车型,集中资源攻坚800V高压平台和城市NOA智能驾驶技术。 在品牌定位上,管理层陷入两难:是借华为光环冲击高端,还是回归10万-15万元性价比市场?

长期布局则押注49亿元定增项目,重点开发高端智能电动平台。 与华为在车机系统、充换电网络的深度绑定,或许能弥补部分技术短板。 但行业观察者提醒:当比亚迪年研发投入超400亿元时,江淮的投入力度仍显不足。

4月售3万余台,江淮汽车销量下滑,新能源汽车为啥拖后腿?-有驾

传统车企转型阵痛的缩影

2024年,多家合资车企出现巨额亏损,自主品牌分化加剧。 当电动化渗透率突破40%时,缺乏核心技术的车企注定被淘汰。 江淮的教训警示行业:代工模式救不了品牌,强行高端化可能适得其反,唯有在智能电动化领域掌握硬核技术,才能避免沦为时代弃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