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环路上把宝马iX1开到5.7秒破百,副驾的销售脸都白了,回店里他给我降了8千块
那天试驾宝马iX1,我把电门踩到底,推背感瞬间上来,销售小伙子条件反射抓住了扶手。他可能没想到会遇到我这种老司机,也可能是没料到这台电车真能在5秒多冲到100。等车稳下来,我瞟了眼中控屏,5.7秒,心里多少有点意思。
其实那天是陪朋友去看Model Y的。逛到宝马展厅,销售说iX1现在落地价能做到28万出头,我当时就觉得不太对劲——两年前这车34万,现在直接砍掉6万?这么大的降幅放在宝马身上,多少有点反常。
开了十几年3系和5系,对电车一直提不起兴趣。续航、保值率、电池衰减,这几个坎怎么也绕不过去。但坐进驾驶位那会儿,感觉有点不一样。方向盘的粗细和握感还是熟悉的味道,座椅包裹性也到位,不像有些电车为了空间把座椅做得又平又软。
启动后第一脚油门,车往前蹿的那个劲儿确实有点上头。电机的响应速度摆在那儿,比涡轮迟滞什么的干脆多了。过弯的时候车身姿态挺稳,没有那种头重脚轻的飘忽感。销售在旁边念叨什么50:50轴荷分配、双球节悬架,我没太听进去,手上的感觉不会骗人。
后排空间倒是给了个惊喜。我1米78坐后面,膝盖离前排还有一拳多的距离,比朋友那台X3都宽敞。这应该是针对国内市场做的加长,轴距拉到2米8,后备厢放倒座椅后能塞不少东西。家里要是有老人小孩,这点比什么加速性能实在。
回到店里准备聊价格,我顺嘴问了句智能驾驶怎么样。销售支支吾吾说全系没配全速自适应巡航,只有定速巡航。我当时就愣了——现在二十来万的国产车都把辅助驾驶做全了,宝马这操作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可能豪华品牌有自己的节奏吧,反正他们不太在乎这个。
续航我也专门问了。双电机版官方标450公里,实际冬天大概300出头。这个数字确实不算亮眼,跟Model Y比起来差了一截。不过我认识个哥们儿开了快两年,跑了6万多公里,电池衰减6个点左右。这个表现还算过得去,至少比网上那些开一年就掉10%的强。
价格谈下来27万9,还送了两次保养和贴膜。我算了算,这个价位段能买到宝马的底盘和驾驶质感,电费也比油费便宜,如果家里有充电桩,通勤代步确实够用。但要经常跑长途,或者对智能辅助驾驶有要求,可能还得掂量掂量。
豪华品牌打价格战打到这份上,日子也不太好过。降幅接近20%,销量还是干不过Model Y和蔚来那帮对手。大家买电车的时候,品牌情怀这东西的权重在往下掉,硬件配置和智能化才是硬通货。
我自己现在也没拿定主意。宝马的驾驶感受确实还在线,方向盘、底盘、加速的调性都对得起这个标志。但电车这个赛道,传统豪华品牌到底能不能玩明白,我心里也画着问号。
这周末准备再去店里磨磨价格,听说还有些保险和置换的补贴,算下来可能还能再降点。买不买先不说,但27万多的宝马iX1,确实是个让人犹豫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