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国庆假期,东风集团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低调提交了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申请。它选择了一条颇为特殊的路径——“介绍上市”。别看这名字听着简单,这背后的逻辑可值得细细琢磨。这种操作既不发新股,也不涉及融资,只是把现有股份挂到交易所。这顿操作猛于虎,表面上看是走了个“快捷方式”,但真正的意图却藏在东风集团的深层逻辑里。
说东风集团,这可是国内车企里的“老牌选手”。但近年来,它在港股市场的日子有点难熬,股票市净率不足0.5,比净资产还低,基本属于市场里的“无人问津”。加上整车销量三年来掉了大约56万辆,业绩一路滑坡,让东风显得有些步履维艰。此情此景,东风需要一个能讲故事的新牌,而岚图成了这个舞台的唯一“主演”。
为了让岚图这场“戏”站在最明亮的灯光下,东风甚至祭出了掷地有声的操作——自身私有化退市,全力扶持岚图顺利上市。这种背水一战的架势显然打动了市场。消息一出,东风集团的ADR股价直接一小时暴涨91%,一天收盘就涨了87%,这种短期爆发只能说是市场在为东风的新故事欢呼。但冷静下来想想,这种情绪并不代表长期认可,岚图是否能站稳脚跟,还得靠实打实的业绩说话。
谈到这个主角岚图,初看上去的确有点炫目。三年间,它营收翻了两倍,毛利率从8.3%提升至21.3%。2025年前七个月更是赶出了157亿的营收,还盈利了4.34亿,这可是新能源车企里难得一见的上市前就盈利的案例。然而,这光鲜数据的幕后却不是那么牢靠。光政府补助这一项,2025年前七个月就给岚图贡献了6.42亿,超过净利润的147%。更别说,岚图还有超过20%的营收来自给母公司东风卖整车和零部件。这些关联交易比例远高于其他新能源车企的三成,明显盖了一层“扶持”的色彩。
当然,岚图也有自己的“独门秘诀”,那就是它的主力车型梦想家。作为新能源MPV市场的早期玩家,梦想家确实风靡一时,连续几个月销量冠军。但问题也不小:市场竞争激烈,比亚迪、长城和传统车企都盯上了这块蛋糕,岚图的“单门独秀”声势渐显疲态。与竞争对手的多车型布局相比,岚图过于依赖一款车型,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再来看技术方面的短板,岚图目前的辉煌,还要感谢华为提供的智驾系统和鸿蒙座舱,可以说是浴火重生的新支援。消费者买岚图的车,大多是冲着“华为智驾”来的,岚图自己的品牌号召力和技术创新却始终隐在华为的光环之下。岚图如何摆脱这种对于合作伙伴的过度依赖,也许是它未来能否长久立足的一大关键。
岚图此番冲击港股,表面上是在市场上找一席之地,实则肩负着东风与自身的双重挑战。市场是个精明的老师,愿意为故事买单,却更青睐解决问题的行动。岚图能否转型成功,关键在于它能不能与政府补贴、母公司输血以及单一产品依赖说再见。岚图需要更宽的赛道、更多元的产品线,还得在技术上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一台靠“华为标签”吸引用户的品牌,只能算个当下的赢家,却难以撑起长久的故事。东风私有化退市、岚图上市,这一场棋局下达的硬核操作,像极了背水一战的绝杀,能否成为双赢的结局?靠大家为“故事”买单的这场好戏,蛮热闹,可活得长久,才是真正的本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