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每天开车上下班的朋友来说,停车这件事可能算得上是旅途中最让人头疼的一环了。
尤其是在大城市的商场、写字楼或者老旧小区里,找到一个车位就像中彩票,而要把车完美地停进去,有时候更像是一场技术和心理的双重考验。
我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位,却发现它夹在两根大柱子中间,宽度窄得让人怀疑人生,来来回回倒腾半天,最后不是怕刮到自己的车,就是怕蹭到旁边的车,搞得一身汗,心情也烦躁起来。
还有一种常见的烦恼,就是靠墙停车。
车位是标准了,可一边是墙,等你从超市大包小包地出来,想打开后备箱放东西时才发现,后备箱门被墙挡住了,只能开个小缝,你得使出浑身解数,像玩智力游戏一样把东西一点点塞进去。
更不用说那些停车不太规矩的邻居,车轮压着线,把你的主驾驶车门堵得死死的,让你只能从副驾驶那边爬进去,姿势别提多狼狈了。
这些日常生活中反复上演的停车难题,似乎已经成了有车一族的“必修课”,大家也只能一边抱怨一边忍受。
不过最近,比亚迪的一项新技术升级,似乎要彻底改变这个局面了。
他们对旗下的热门车型秦L进行了一次系统更新,这次更新的核心,就是让汽车的“智驾”系统变得更聪明,聪明到可以替你解决掉绝大多数的停车烦恼。
7月9日,比亚迪宣布启动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OTA升级,而秦L就是这次升级的重点照顾对象。
紧接着在天津的一场体验活动上,很多人亲眼见证了升级后的秦L,在各种模拟的极限停车场景里,表现得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难道以后我们真的可以告别停车焦虑,把这个技术活儿完全交给汽车自己了吗?
我们先来看看秦L到底学会了哪些新本事。
这次升级主要增加了三个非常实用的泊车功能,每一个都是冲着我们日常停车的痛点去的。
第一个是“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
想象一下在商场地下车库里那种只有2.1米宽的“极限车位”,很多老司机看到都得掂量掂量。
升级后的秦L,在准备泊入这种车位时,它的雷达和摄像头会瞬间判断出空间不足。
这时候,它不会硬着头皮往里挤,而是会非常智能地先把两边的后视镜自动折叠起来。
别小看这个动作,车身宽度一下子就减少了十几厘米,这在狭窄空间里可是金不换的距离。
再配合车上那个无死角的360度全景影像,整个泊车过程就变得异常轻松和安全,即便是新手司机,也只需要在中控屏上确认一下,车子就能自己稳稳当当地停进去。
第二个功能叫“车头泊入、车尾泊出”,这简直是为那些喜欢去大型超市购物的朋友量身定做的。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靠墙停车最大的麻烦就是取放后备箱物品。
现在,秦L的自动泊车系统多了一个选项,你可以选择让它车头朝里停进去,这样后备箱就正对着外面的通道,空间开阔。
等你买完东西,两手提着满满的购物袋走到车旁,也不用自己上车发动,只需要在手机App上按一下,车辆就会自动从车位里倒出来,停到你面前,方便你从容地打开后备箱装载物品。
据说,整个过程只需要不到半分钟,而换成人工操作,在这种位置挪车可能需要好几分钟。
这背后依靠的是强大的芯片算力和多个雷达的协同工作,把一个复杂的驾驶操作变成了一键式的简单服务。
第三个新增的功能是“偏置泊车”,专门用来应对旁边车辆停车不规范的情况。
我们经常会遇到旁边的车压线停放,导致自己这边的开门空间非常小。
秦L的这个功能,允许你在系统识别出车位后,直接在屏幕上用手指拖动虚拟的车位线,可以向左或者向右调整最多30厘米的距离。
比如你发现左边有个消防栓,或者右边的车停得太靠边,你就可以手动在屏幕上把你的停车位置微调一下,让车停得更靠另一边,为自己上下车留出足够的空间。
这种人性化的微调功能,让自动泊车不再是死板的程序执行,而是变得更加灵活和智能。
如果说这三个功能只是技术上的亮点,那比亚迪接下来宣布的一个政策,可以说是给所有车主吃了一颗定心丸,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比亚迪官方公开承诺,所有使用“天神之眼”系统的车辆,在中国境内,因为使用智能泊车功能而发生的任何碰撞事故或者造成的财产损失,全部由比亚迪公司来负责和赔偿。
这句话的分量非常重。
因为在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汽车的智能驾驶功能都还处在L2级别,通俗点说,就是系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驾驶员必须时刻保持专注,随时准备接管车辆,一旦出了事故,责任主体还是驾驶员自己。
而比亚迪这个“出事我兜底”的承诺,实际上是把事故的责任从用户身上转移到了车企自己身上,这在行业内是前所未有的。
这等于说,比亚迪用自己的信誉为这项技术背书,告诉用户:“你放心用,出了问题我来扛。”
这种底气自然是来源于对自身技术的绝对自信。
这套“天神之眼”系统,在硬件上用上了激光雷达和高性能的Orin-X芯片,软件算法也是比亚迪自研的。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这套系统经过了海量的虚拟测试和长距离的实际道路验证,其智能泊车功能的故障率极低,只有万分之三,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可靠的技术作为基础,比亚迪才敢做出这样颠覆性的承诺。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价格。
拥有了这么多先进功能和安全承诺的秦L,它的价格并没有高高在上。
升级后的秦L DM-i智驾版,起售价仅为9.98万元。
在很多同价位的车型还在把一些基础的辅助驾驶功能作为需要额外花钱选装的配置时,比亚迪直接把这一整套包含三大新功能的智能泊车系统变成了标配。
这意味着,普通消费者用不到10万元的价格,就能买到一台既省油,又能解决停车烦恼,并且还有厂家安全承诺的智能家轿。
这种做法,无疑是把过去属于高端车型的技术和体验,真正普及到了大众市场,让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和安心。
这不仅仅是一款车的升级,更可能预示着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