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4年的国产新能源车企,买车连这些都白送?其他车企百年没这操作
逛车展或者刷购车APP时总发现,不管合资还是自主,卖车基本就那套——送脚垫、贴膜、360影像,最多再加个首保。可偏有这么家成立不到4年的中国新能源车企,玩了把大的:买它家车,真皮座椅白送、零重力座椅白送、车载音响白送、车内冰箱白送、空调白送、连车漆都白送。这些要是单买,没个大几万下不来,人家车企直接免单,一分不收。
刚听说这事时我第一反应是“靠谱吗”,毕竟汽车工业折腾140年,头回见这么干的。查了下资料,人家确实没吹牛。就拿他们家主力车型来说,官方标价20多万,配置单里明明白白写着“全系标配Nappa真皮座椅、23扬声器高端音响、智能调温冷暖冰箱、双区自动空调”,这些在其他品牌要么是选装要么是高配专属,到了这儿全给你打包塞进基础款。
为啥别的车企不敢这么玩?说白了还是成本和模式的事。传统车企靠4S店卖车,4S店要赚钱,赠品要么是低价采购的“边角料”,要么是把车价抬高再“送”你。但这车企走的是直营模式,绕过中间商,从工厂直接到用户手里。供应链自己抓,生产线智能化程度高,成本压下来了。就像你开家小店,进货价低,自然敢给顾客多送东西。
再往深了想,这路子其实戳中了消费者痛点。买车最烦啥?就是销售跟你说“这个要加钱”“那个是选装”,本来预算卡得紧,为了实用配置又得掏腰包。人家这模式直接把“必选”当“标配”,用户不用纠结,钱花在刀刃上。我有个朋友刚提了这车,他说最惊喜的是冰箱——“夏天带孩子出门,奶粉、水果往里面一放,比背包里凉快多了,这功能单买得小一万,现在白送,值!”
不过也有人犯嘀咕:这么送能赚钱吗?看看数据,这车企去年销量翻了三倍,规模上去了,零部件采购成本更低。加上直营模式省了渠道费用,把原来给中间商的利润,直接让渡给用户。就像当年小米做手机,硬件不赚钱靠软件,人家这是把造车环节的效率提上去,把实惠给出来。
其实这不是单纯“砸钱赚吆喝”。新能源汽车竞争到最后,拼的是用户体验。你送个脚垫谁记不住,但送真皮座椅、高端音响,用户天天摸得到、听得到,口碑自然就传出去了。这车企的车主群里,好多人晒提车照都特意拍这些配置,说“这哪是买车,是被厂家宠了一回”。
说到底,商业的本质是价值交换。当其他车企还在算计怎么从用户兜里多掏点,这家新势力反其道而行,用实实在在的配置和服务建立信任。或许这就是它能在4年里杀出重围的原因——用户要的不是一堆华而不实的赠品,是“花该花的钱,得该得的东西”。
就像那句老话:“真心换真心,买卖才长久。”
(内容参考来源:企业官网配置说明、第三方汽车平台销量数据、行业分析报告)
经典语句:
“商业的成功,往往藏在别人不愿做的细节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