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车6年后,才知道汽车根本不需要定期清洗节气门,都是经验
大家好,我是老司机小李。开车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一脚油门一脚刹车,但说复杂也复杂,光是那些保养项目就能让人头大。记得我刚拿驾照那会儿,每次去4S店,销售顾问那张嘴就跟抹了蜜似的,什么“建议您这次做个节气门清洗,对发动机好”,“积碳多了影响动力,清洗一下更省油”。我那时候啥也不懂,人家说啥就是啥,洗就洗吧,反正钱都花了。直到开了第六年,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节气门根本不需要定期清洗,这根本就是个“智商税”!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被4S店的“专业建议”忽悠过?每次保养,师傅都会拿着个小本本,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各种“推荐项目”,节气门清洗赫然在列。他们说得头头是道:“您这车开了快两万公里了,节气门肯定积碳了,得洗洗,不然油耗高、动力差。”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用车12年的经验告诉我:节气门确实要洗,但不是定期洗,而是看“病”下药! 如果你的车一切正常,发动机稳稳当当,油耗也在正常范围,那你完全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这就好比你身体好好的,非得去医院做一堆检查,你说是不是浪费?
那么,节气门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它脏了又会怎样呢?简单来说,节气门就像是发动机的“喉咙”,控制着进气量的大小。我们踩油门,其实不是直接控制喷油,而是控制节气门的开度,行车电脑根据这个开度来决定喷多少油。如果节气门上积了厚厚的灰尘和积碳,会发生什么?首先,那块控制进气的金属片就会变重,电磁阀的力气是固定的,推起来就费劲,开度就不准了。这就好比你提一桶水,本来桶是轻的,你用五分力就能提起来,可如果桶里结了一层厚厚的水垢,变重了,你再用五分力,就提不起来了,对吧?同理,行车电脑以为节气门开了10度,实际上可能只开了8度,进气少了,喷油量却没变,那燃烧就不充分,油耗自然就上去了。
更直观的感受是,你开车时会感觉“踩油门不够丝滑”。一脚油门下去,车子反应有点迟钝,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样,一卡一卡的,特别不爽。还有就是在等红灯的时候,发动机的转速表指针会“一跳一跳”的,忽高忽低,这就是所谓的“怠速不稳”。这些症状,都是节气门脏了的典型表现。我去年买了一辆二手车,就遇到了这种情况,油耗明显偏高,怠速也不稳。我心想,我加的可是中石化的油,油品应该没问题啊。后来一检查,果不其然,节气门里面一圈全是黑乎乎的积碳,跟锅底似的,一看就知道原车主从来没洗过。清洗之后,车子立马“活”了过来,油耗降下来了,开起来也顺滑多了。
所以,问题来了,既然节气门脏了有这么多坏处,那是不是就应该定期清洗呢?答案是否定的!现在的道路环境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以前都是土路,尘土飞扬,空气滤芯都挡不住,灰尘很容易就进到节气门里。但现在呢?柏油路、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城市里的空气质量也比以前好多了。再加上空气滤芯的过滤效果越来越好,正常情况下,灰尘哪那么容易就跑到节气门上去? 我见过太多人,天天在城里开,车子两个月不洗都看不出多脏,你想想,节气门前面还有道空气滤芯把关,它能脏到哪儿去?
不需要定期洗,不代表永远不洗。这就像人一样,虽然不需要天天去医院体检,但真要是不舒服了,就得去看医生。节气门也一样,关键是要看车的症状,而不是看里程表。如果你的车开了几年,出现了怠速不稳、油耗莫名升高、加速反应迟钝这些问题,那就可以考虑去检查一下节气门了。我开了12年车,主动清洗节气门也就三次,都是在出现明显症状之后。至于在4S店被动清洗的次数,我已经记不清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多次都是被忽悠的。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问了:“那到底多久洗一次合适呢?”说实话,我没办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因为每个人的用车环境、驾驶习惯都不同。有人天天跑工地,那肯定比在市区代步的车更容易脏;有人喜欢地板油,发动机积碳可能就多一些。所以,最靠谱的办法就是“按需清洗”,而不是“按时清洗”。盲目地定期清洗,除了给4S店送钱,没有任何意义。他们之所以推荐你洗,无非是想多赚一笔,毕竟清洗一次节气门,材料费没多少,人工费可不便宜。
总而言之,节气门要洗,但不是定期洗,而是看症状再洗。这是我在摸爬滚打12年车龄后,用真金白银换来的经验。下次再去4S店保养,如果有人再跟你提“建议清洗节气门”,你不妨先问问自己:我的车有怠速不稳吗?油耗变高了吗?开起来顺滑吗?如果没有,那就大胆地说“不”!把钱省下来,给自己加顿好的,不香吗?最后,我想问问大家:在你的用车经历中,还遇到过哪些看似“必要”实则“坑人”的保养项目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