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SUV销量榜单彻底变天! 特斯拉Model Y以17.1万辆的绝对优势卫冕冠军,成为唯一杀入前十的纯电车型。 人意外的是,燃油车竟以6席占比反扑,吉利星越L以14.6万辆紧咬Model Y夺下亚军,而奇瑞瑞虎8首次冲进前十,成为榜单最大黑马。
这场油电对决中,新能源SUV渗透率虽达48%,但前十名仅占4席,且除Model Y外清一色混动车型。 合资阵营仅有丰田RAV4、大众途观L和本田CR-V三款老将苦守,昔日霸主CR-V甚至滑至第十名,销量不足9万辆。 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的结果显示:技术路线、价格带、品牌信任的三角博弈,正重塑SUV战场规则。
171491辆的销量背后,是特斯拉1月焕新版交付的强力助推。 新车升级续航至640公里(CLTC标准),新增流媒体后视镜和座椅通风,起售价26.35万元。 更关键的是,特斯拉宣布今秋将推出六座版Model Y L,剑指40万级高端市场。 全球统一的三电标准与Autopilot智驾系统,让Model Y在25-35万元区间几乎没有对手。
比亚迪宋系列成为新能源阵营的中坚力量。 宋PLUS和宋Pro分别以13.7万辆、10.0万辆占据第三和第五名,合计销量占比亚迪SUV总销量的31%。 宋PLUS DM-i版本凭借1200km综合续航和快充技术,在东南亚市场增速超50%,曼谷街头每10台插混SUV就有3台是宋系列。
理想L6作为唯一闯入前十的新势力车型,靠的是一套“家庭场景组合拳”。 9.6万辆销量中,73%用户选装了后排冰箱和折叠桌板,98%订购了“全家午休模式”(自动调节座椅+空调+遮阳帘)。 增程式动力打消续航焦虑,而30万元内标配激光雷达和双Orin芯片,让其在上海中产家庭市占率高达27%。
吉利星越L的146223辆销量,验证了“技术平权”策略的成功。 全系Drive-E 2.0T发动机与沃尔沃联合调校底盘,顶配车型甚至搭载CMA架构,但起售价仅13.72万元。 终端调查显示,42%消费者因“终身免费保养”下单,37%看中麋鹿测试81km/h的成绩。
长安CS75 PLUS守住燃油车第二把交椅的关键是精准迭代。 2025款新增华为HiCar 4.0系统,支持手游投屏和KTV模式,100188辆销量中95后占比首次突破35%。 而瑞虎8的89695辆销量,则靠三张底牌:1.6T鲲鹏动力终身质保、7座版比哈弗H6便宜1.2万元、海外出口占销量34%(俄罗斯和中东为主)。
丰田RAV4荣放凭借混动版守住基本盘。 97159辆销量中双擎车型占比达58%,一箱油跑出1023km的实测数据被4S店反复播放。 大众途观L的91193辆则依赖终端降价,上海地区裸车价跌破16万,比2024款官降2.3万元。
本田CR-V的颓势折射合资危机。 88516辆销量同比下滑12%,主要失守25岁以上男性市场。 竞品分析报告指出:其车机卡顿率是理想L6的4倍,L2级智驾系统仅覆盖高速场景。
在榜单之外,价格带和技术路线的分化更为剧烈。 10-15万元区间,比亚迪元UP卖出7.2万辆,成为小型SUV销冠,女性车主占比达63%。 20-25万元市场被深蓝S7 DMI抢占,其可换电设计在网约车市场市占率41%。
理想L6以9.6万辆拿下中大型SUV冠军,而问界M9在50万以上市场卖出6.0万辆,64%车主选装华为ADS 3.0。 传统豪强奔驰GLC(7.0万辆)和宝马X5(3.5万辆)则靠金融政策苦守,三年分期利率降至3.88%。
华东地区成为新能源的主战场。 上海、杭州、苏州三城贡献Model Y 35%销量,绿牌政策+超充站密度(每3公里1座)是关键。 燃油车在华中、西南优势明显,武汉单月消化星越L超8000台,重庆加油站充电桩配比仍不足10%。
海外市场则是另一维度竞争。 奇瑞瑞虎8在俄罗斯月销破4000台,价格比国内高17%;比亚迪宋Pro在泰国市占率达22%,当地工厂产能已排至2026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