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配置满屏的车,为何让你越开越后悔?

当下很多车主的处境:买车时盯着满屏配置清单觉得“血赚”,提车后才发现多数功能比无法打开的文件还鸡肋。一个品牌旗下的车型从20万到40万的配置梯度,看似选择丰富,实则藏着车企“配置堆砌”的集体套路。

锐评|配置满屏的车,为何让你越开越后悔?-有驾

消费心理学早把车主心态摸得透彻:谁都怕“买亏了”,同价位多一个摄像头、一套辅助驾驶,就像买奶茶多送料,哪怕用不上也觉得占了便宜。中汽研数据更扎心:2025年新能源车L2级辅助驾驶装车率达77.8%,但实际使用率不足30%,自动泊车成了“停车场摆设”,语音控制只用来开导航。

这背后是经济学的“劣币驱逐良币”:当A车企靠加配降价抢市场,B车企只能跟风堆配置,最终把成本压给底盘、电池等核心部件。就像丰田bZ5花心思做四大安全冗余被忽视,反而不如加个全景天窗卖得火。更坑的是保值率——新能源车三年保值率仅45%,比燃油车低10个百分点,那些花哨配置贬值得比谁都快。

这和你买车直接挂钩:一是算“实用账”,一年用不上三次的功能,都是真金白银的浪费;二是防“贬值坑”,电子配置比机械部件掉价更快;三是辨“核心需求”,老司机要那么多方向盘按键不如扎实底盘,家庭用户装露营装备比炫技功能更实用。

有人说“配置多总比少好”,也有人骂“车企把消费者当参数党耍”。其实关键不是配置多少,而是钱花得值不值。你车上最鸡肋的配置是什么?当初是不是被“满配”噱头勾了魂?欢迎晒出你的“冤种配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