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重塑电动汽车用车体验的功能中,车厢预热功能已成为一项标志性功能。它不仅仅关乎舒适性,更对续航里程、效率乃至电池的长期健康都有着切实的影响。
预热功能允许驾驶员在车辆仍连接电源的情况下,使用市电而非电池电量来预热或冷却车厢。这样一来,从旅程开始的那一刻起,车厢内便会更加舒适,理想情况下,电池还能达到最佳能量输出和再生制动温度。
如果运用得当,这项功能可以让电动汽车感觉像一个智能伙伴,能够预测驾驶员的需求并以惊人的精确度管理能量。
然而,如同大多数技术一样,并非所有实现方式都一样。有些型号能够非常精准地维持车厢内的温度,并且几乎不消耗电池电量;而另一些型号则只能提供轻微的调节效果,一旦拔掉电源,效果就会迅速下降。
区别往往在于热力系统的设计方式。采用集成式热泵、隔热电池组和高效气候管理软件的车辆往往能够在不牺牲续航里程的情况下保持舒适性。
其他一些,特别是较老旧或价格较低的设计,则依赖于简单的电阻加热器或效率低下的空调系统,这些系统会消耗大量能源。
软件校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制造商允许精确设置定时功能、远程应用程序控制,甚至可以根据天气预报自动启动前激活。而另一些制造商则将功能限制在较短的定时器上,这使得那些追求驾驶一致性的日常驾驶者无法真正受益。
生活在极端气候地区的驾驶员对这种差异感受最为明显。在寒冷地区,配备先进热泵和电池预热功能的电动汽车几乎可以瞬间提供舒适的驾乘体验,而性能较差的系统可能在使用几分钟后才能提供温热的空气。
在炎热气候下,进入预先冷却的车厢和进入仍然像烤箱一样闷热的车厢之间的差别非常显著。由于舒适性和续航里程息息相关,高效的预冷系统既方便又实用。
了解哪些电动汽车能够很好地平衡这种性能,有助于车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尤其是那些需要全年稳定性能的车主。
以下各节将对比十款电动汽车,这些汽车代表了该领域两端的典型代表。第一组车型展示了即使在拔掉充电器后,预热功能依然强大可靠的系统。
第二组包括这样的型号:系统可以工作,但其优势很快就会消失,或者电池消耗过大。
该比较侧重于现实世界的功能和设计逻辑,而不是实验室数据,旨在展示工程决策如何转化为有意义的日常结果。
5款保持车厢预热效果的电动汽车
1. 特斯拉 Model 3
特斯拉Model 3 拥有电动汽车中最完善、最智能的气候控制系统之一。
从生产初期起,特斯拉就强调舒适性和能源效率不应是相互独立的目标。Model 3 的预热功能是通过一个高度集成的系统实现的,该系统连接了车厢、电池和动力系统。
后期车型引入的热泵由一套复杂的阀门网络辅助运行,该网络可将热量精准输送到最需要的地方。预热启动时,车辆会利用电网电力提升车厢和电池的温度,确保在车轮转动之前就能达到最佳运行状态。
整个过程对用户来说非常流畅;车内温度迅速达到设定值,且不会产生冷风吹拂或温度不均的感觉。温度稳定速度和维持能力充分展现了软硬件的完美配合。
这种适应性意味着预热不会让人感觉浪费。车辆知道何时停止运行,何时节省电池电量,从而在舒适性和节能性之间实现了良好的平衡。
特斯拉的另一优势在于其隔热和气流设计。Model 3 紧凑的座舱由于采用了精准的密封和多层玻璃,因此能够出色地保持车内温度。
拔掉电源后,车内能长时间保持适宜的温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行驶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特斯拉的通风管道经过精心设计,消除了冷热不均的区域,确保每个座椅的温度都均匀一致。
与依赖单向气流的竞争对手相比,其优势显而易见。即使车辆在寒冷天气下停放几分钟,车厢内的热量也会逐渐散失,而非骤然升高。这意味着一旦旅程开始,风扇运转频率更低,能耗也更低。
特斯拉应用程序通过提供响应灵敏且信息丰富的远程控制功能,完善了驾驶体验。驾驶员可以随时随地启动预热功能,查看当前车内温度,并实时监控预热进度。定时功能确保车辆始终在预定时间准备就绪,而“除霜模式”等功能则体现了特斯拉对细节的关注。
除了便捷性之外,特斯拉的预热功能还能在启动前将电池温度控制在最佳范围内,从而延长电池寿命。最终打造出的这套系统将舒适性、科技感和高效性完美融合,使用起来自然流畅,无需刻意操作。
在现代电动汽车中,很少有例子能像本产品一样清晰地展现出,当车厢预热设计成为统一热架构的一部分时,其效果有多么显著。
2. 现代 Ioniq 5
现代Ioniq 5展现了该公司在热效率和实际应用方面的卓越能力。其预热系统的核心是高效热泵,无论在寒冷还是炎热的气候下都能表现出色。
与采用电阻加热的旧系统不同,现代汽车的设计能够回收电机和电力电子设备产生的废热,并将其转化为车厢内可用的热量。当车辆充电时,该系统会同时预热车厢和电池,并从电网而非电池组获取能量。
这种精心设计的整合确保驾驶员在旅程伊始便能享受到舒适的座舱环境和随时可提供全功率动力及能量回收制动的电池。最终呈现出始终如一的精致智能驾驶体验。
Ioniq 5 的车厢环境得益于精心设计的隔热层和精准的空气分配。气流通过宽大的通风口均匀地输送到所有座椅,带来舒适的加热或制冷效果。预热完成后,车内温度的稳定持续时间比许多同级别电动汽车更长。
现代汽车的工程师们巧妙地平衡了热泵的尺寸、风扇转速和车厢容积,即使在极端恶劣的外部环境下,也能保持较低的能耗。这对于居住在冬季严寒或夏季酷暑地区的车主来说,无疑是一项显著的优势。
车辆的空调传感器会持续调节性能,以保持舒适的驾乘体验,避免气流突然变化。这种平稳的温度波动增强了车内氛围的舒适性和高效性。
车辆的数字化界面进一步提升了易用性。车主可通过 Bluelink 应用程序远程启动预热程序、设置预热时间表并监控预热进度。该应用程序可实现精确计时,确保车辆在出发时间准时达到目标温度。
实际使用报告显示,即使拔掉电源,Ioniq 5 的性能依然出色。即使气温降至冰点以下,车厢内依然温暖舒适,无需频繁调节空调。车辆的热泵持续高效运行,在确保舒适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能耗。
对于夏季驾驶而言,该系统的预冷功能可以防止在旅程开始的最初几分钟内出现能量峰值。
现代汽车将预热功能融入能量管理系统,而非事后添加,从而打造出一套能够带来日常实际效益的系统。这使得 Ioniq 5 成为兼顾舒适性和续航里程的驾驶者最理想、最均衡的电动汽车之一。
3. 福特野马 Mach-E
福特Mustang Mach-E展现了传统汽车制造商如何迅速适应现代电动汽车的舒适性需求。Mach-E的空调系统在很多车型上都配备了性能卓越的热泵,并将电池和座舱管理整合到一个协调的流程中。
预处理开始时,系统会利用可用的墙壁电源将温度升高或降低到预设水平,同时为电池的最佳性能做好准备。
这种同步预热方式确保车辆和驾驶员即使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也能立即投入使用。通过 FordPass 应用程序激活预热功能非常便捷,进入车内后即可立即感受到舒适温暖。
福特的工程师们对气流分布和隔热性能进行了精心设计。Mach-E 的通风口位置经过优化,确保空气均匀流通,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前后排座椅之间的温差。暖风均匀扩散,不会产生局部过热,而制冷系统则能在炎热的天气里提供舒适的驾乘体验。
得益于这种平衡,即使拔掉电源,车厢内的温度也能比预期更长时间保持舒适。车辆的空气管理系统减少了温度快速下降的情况,而这通常是设计不够精良的车辆所面临的问题。
车厢内部采用优质材料,如高密度门板和隔音材料,不仅有助于降低行驶噪音,还能更好地保持车内温度。
Mach-E 预热系统的另一大亮点是其高度的个性化定制功能。通过 FordPass,驾驶员可以设置与出发时间或外部温度阈值挂钩的重复预热计划。当车辆检测到寒冷的早晨或即将行驶时,该系统可以自动启动。
在各种工况下,车辆性能均保持稳定,这表明福特对软件调校非常重视。Mach-E 的传感器与电池管理单元通信,高效协调加热需求。因此,即使长时间拔掉电源,车厢内也能保持温暖或凉爽。
Mach-E 的预处理功能之所以如此高效,正是得益于机械硬件与数字智能的完美平衡。它并非依靠蛮力消耗能量,而是依靠精密的计算控制。
这种效率反映了福特在电动汽车设计方面日益精湛的技术,并确保 Mach-E 成为在出行前和出行过程中保持舒适车厢条件方面更可靠的电动汽车之一。
4. 北极星2
Polestar 2 完美诠释了斯堪的纳维亚式的舒适理念,强调功能性、清晰度和稳定性。其预冷系统运行安静高效,采用现代热泵技术,兼顾能源效率和舒适度的精准控制。
车辆可在充电状态下进行预热或预冷,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续航里程的影响。Polestar 的工程师们精心设计了这套系统,使其能够快速稳定车内温度,让驾驶者从一开始就能感受到车内环境的舒适与稳定。
电池还受益于热预处理,使其在寒冷天气下能够更好地发挥性能,而不会过度消耗能量。
Polestar 2 的隔热和通风性能在同级别车型中名列前茅。得益于厚实的玻璃和精心密封的车门框,车厢内部结构能够出色地保持温度。即使拔掉电源,车内依然比许多竞争对手更能持久地保持冷暖空气。
Polestar 的应用程序控制功能提升了操控的精准性和可靠性。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界面或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设置出发时间、监控空调运行状态并调整偏好设置。车辆会根据天气预报和电池温度自动调整预热循环,从而实现精准控制。
这意味着在极寒天气下,系统会更早启动并采用更缓慢的升温方式,以减轻部件的压力。驾驶员感觉整个过程毫不费力,但其背后却展现出精湛的技术协调。最终带来始终如一的舒适体验,用户几乎无需操心。
Polestar 2 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将环保理念与实用舒适性完美融合。预热过程可避免产生过多噪音,高效利用能源,并提供稳定的车内环境,即使车辆拔掉充电桩后也能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
对于北方气候地区的驾驶者来说,这种可靠性至关重要。车辆每天早上都能随时启动,无需浪费能源,这体现了电动汽车气候设计方面成熟负责的态度。
Polestar 在为严寒冬季打造车辆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这使其每次驾驶员踏入温度完美调节的车内,同时又不牺牲续航里程时,都能明显感受到其优势。
5. 宝马 i4
宝马i4完美融合了传统豪华与尖端电动技术的卓越性能。其预热功能不仅能即刻提升驾乘舒适度,还能优化能源管理,延长电池寿命。启动后,i4可同时协调多个系统:热泵、冷却液循环系统以及电池加热/冷却回路。
该过程首先从电网获取电力,使车辆达到驾驶员预设的温度,然后才能出发。
由于该系统与车辆的导航和充电规划器集成,因此可以在安排行程时自动启动预热功能。这种无缝协作使i4感觉智能且操作便捷,完美契合了宝马一贯的精准操控理念。
精心设计的空气流动系统和优质的材料,共同打造了舒适的座舱环境。i4 采用高级隔热材料,有效锁住冷热空气。该系统能够均匀地调节车厢温度,避免了低端车型常见的温度分布不均问题。
拔掉电源后,内部温度保持得非常好,这意味着预热可以带来持久的好处,而不是很快消失。
该设计还包括隔音玻璃和密封的箱体接缝,以减少气流,从而有助于保持温度稳定性。这确保了驾驶员能够感受到真实的冷暖效果,而不是短暂的表面效应。
宝马的数字化界面提供精细的控制和透明的信息。用户可通过MyBMW应用程序远程激活预热功能、设置预热时间或将其与导航路线集成。该应用程序会确认当前使用的是市电还是电池供电,并报告预估的车厢温度。
这种反馈增强了用户对系统高效运行的信心。车内,大尺寸显示屏呈现清晰的图标,响应迅速,表明宝马的用户体验设计理念甚至延伸到了日常操作中。便捷的操作鼓励驾驶员经常使用预热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
宝马i4真正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始终如一的卓越性能和精湛的工程设计。无论是在严寒的冬季供暖,还是在酷暑的酷暑中制冷,它都能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保持稳定的性能。该系统能够平稳地进行调节,最大限度地减少电池的损耗,同时确保乘客的舒适度。
性能与精致的完美平衡体现了宝马对电动时代豪华理念的深刻理解。驾驶者始终能享受到沉稳舒适的座舱环境,而系统的静谧运行更强化了这种印象。因此,宝马i4在高效可靠的座舱预冷方面位列电动汽车前列,实现了毫不妥协的舒适体验。
5款电动车,车厢预热功能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1. 日产聆风
日产聆风作为首批面向大众市场的电动汽车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其车厢预热方式却显得过时。早期版本依赖于简单的电阻式加热器,这种加热器耗电量大,且无法提供持久舒适的驾乘体验。
即使在车辆保持充电状态时启动了预热功能,断开连接后效果也会很快消失。寒冷的早晨,车厢内最初会感觉略微温暖一些;夏季,车厢内则会感觉略微凉爽一些,但几分钟内温度就会回落到与环境温度相近的水平。
这个问题源于其基础的HVAC设计,缺乏车厢与电池组之间先进的热集成。与能够回收废热或使用热泵的新型系统不同,日产聆风的加热器工作原理更接近于传统的家用电暖器,效率有限。
另一个问题是这套系统对温度变化的反应速度太慢。在寒冷的早晨,日产聆风的散热风扇系统必须高速运转几分钟才能产生轻微的暖气,而当驾驶员开始行驶时,大部分热量已经通过隔热性能差的面板散失掉了。
这种模式在多代车型中都持续存在,尤其是在冬季严寒的市场。由于缺乏闭环热交换系统,预热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往往被浪费掉。
对于温带气候的驾驶员来说,这种差异可能看起来很小,但在较冷的地区,这会成为每天都令人沮丧的事情,并明显减少续航里程。
在许多情况下,车厢温度只有在系统停止运行后才能达到设定值,驾驶员需要手动调节。这种设计上的不足让这项功能显得不够完善,尤其与能够自动控制时间和气流的现代电动汽车相比更是如此。
即使是后期配备可选热泵的日产聆风车型,其性能也参差不齐。车厢升温速度确实更快,但隔热性能仍然不足,导致热量快速散失。由于该系统与电池加热器不协调,在极端条件下,能耗仍然会急剧上升。
因此,预热功能虽然能带来些许舒适感,但长期效益甚微。尽管日产聆风仍然是一款实用的通勤车,但其热设计也暴露出早期电动汽车工程的局限性,当时车厢气候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而非车辆效率的组成部分。
2. 雪佛兰Bolt电动车
雪佛兰Bolt EV表明,一款其他方面都很优秀的电动汽车,在预热方面可能会遇到问题,因为预热功能似乎不够完善。
这项功能理论上存在且有效,但对实际舒适度的影响微乎其微。Bolt 主要依靠电阻式加热,这种方式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但效率有限。
远程启动后,该系统可以对车厢进行一定程度的加热或制冷,但一旦拔掉电源,效果就会迅速消失。由于缺乏合适的热泵,预热过程中的耗电量很高,甚至在旅程开始前就会降低续航里程。
在寒冷气候下,这种局限性会立即显现出来。Bolt 的车厢加热不均匀,车门和脚部空间附近经常会形成冷空气层。由于隔热层较薄且空气流通有限,为了保持舒适性,空调系统必须持续运行。
车辆的控制软件也限制了用户的灵活性。MyChevrolet应用程序虽然支持远程启动和温度调节,但缺乏与实时数据关联的高级定时功能。它也没有根据天气预报或驾驶模式自动启动预热功能。
用户每次都必须手动设置定时器,这降低了便利性。此外,应用程序与车辆之间的通信延迟有时会导致激活失败,使驾驶员无法确定流程是否已启动。这种不稳定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意愿,使该系统更像是一种新奇玩意儿,而非可靠的工具。
Bolt EV的热管理系统主要关注电池安全而非乘员舒适度,这解释了其较为保守的运行方式。如果车辆检测到高功率消耗,就会降低车厢加热,以保护电池健康。虽然从工程角度来看这合情合理,但却只能给用户带来有限的舒适感。
最终形成的系统虽然在技术上支持预热功能,但很少能提供驾驶员所期望的持续效果。这凸显了出于营销目的而添加一项功能与将其打磨成一项真正有用的技术之间的区别。
3. 大众 ID.4
大众ID.4采用了更现代化的电动汽车架构,但其预热性能仍然不稳定。部分车型配备了热泵,而其他车型则采用传统的电阻加热。这种差异导致实际使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购买入门级车型的车主常常发现,预热功能只能带来暂时的舒适感。即使通过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或手机应用程序激活,拔掉电源后,车内温度很快就会恢复到室外温度。
这种现象在冬日的清晨尤为明显,车窗离开充电器几分钟后就会重新结霜。
问题之一在于车辆的能量管理优先级。大众汽车为了保护续航里程,对系统进行了编程,因此在预热阶段会限制输送给暖气或空调的功率。这种保守的做法会阻碍深度加热或冷却,导致吹出的空气感觉温和,而非真正舒适。
最终的结果是,内饰略有改进,但远非理想。由于隔热性能一般,一旦开始行驶,车内冷热空气就会迅速散失。在冬季漫长的地区,与那些能更长时间保持舒适性的竞争对手相比,ID.4 的保暖性能会显得不足。
由于车辆不会主动监测外部温度来调整预热时间,因此该功能的精度有限。许多车主最终会在出发前手动开启空调,从而抵消了预热的大部分好处。
即使选装了热泵,其性能也会因环境湿度和室外温度而异。在极寒天气下,该系统难以从空气中提取足够的热量,导致出风温度偏低。虽然ID.4在行驶过程中效率出色,但其预热功能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而非实用功能。
这表明,强大的硬件无法弥补软件在节能而非舒适性方面的不足。大众汽车的系统在温和气候下表现尚可,但无法提供最佳电动汽车热设计所应具备的稳定持久的舒适性。
4. 迷你库珀 SE
Mini Cooper SE 拥有动感的操控性和独特的设计,但其车厢预热系统却是其不足之处之一。该车采用紧凑型空调系统,旨在适应小型车身,这限制了其加热组件的尺寸和性能。
预热功能启动后,由于车内空间较小,汽车可以快速升温或降温,但拔掉插头后舒适度几乎立即消失。
这是因为Mini没有专用的热泵,而是使用耗电量巨大的标准电加热器。较小的电池容量也进一步限制了系统的运行强度,否则就会降低续航里程。
Mini 车身小巧,空气流通迅速,但也意味着车内温度变化很快。寒冷天气下,热量会在几分钟内通过薄薄的车门和玻璃散失。这款车的运动型设计注重轻量化而非隔热,因此即使车内温度适宜,一旦外部空气流通,车内温度也会迅速下降。
炎热天气下,情况则恰恰相反;空调关闭后不久,车内温度就会再次升高,需要频繁重启空调系统。结果就是,车内温度始终无法保持稳定,驾驶员不得不手动调节各项设置才能保持舒适。
该应用程序界面仅提供基本功能。它允许驾驶员远程启动预热程序,但该过程不够完善。定时选项有限,且系统无法应对天气状况的变化。
由于该功能必须在能耗和汽车有限的续航里程之间取得平衡,因此它经常在达到完全舒适水平之前就关闭。
期望车内温度完全升高或降低的驾驶员可能会失望地发现,实际效果可能只有部分提升。这会降低车辆在日常使用中的舒适度,尤其是在温差较大的气候条件下。
这一限制凸显了小型电动汽车在驾驶动态以外的其他领域,往往难以平衡性能、成本和便利性。
5. 马自达 MX-30
马自达MX-30以其优雅的内饰和独特的外观设计脱颖而出,但其预热系统也凸显了在紧凑型电动平台上设计高效空调系统的挑战。MX-30采用的是相对传统的加热和制冷系统,而非专用的高效热泵。
因此,预热功能会消耗大量能源,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车辆在插电状态下可以升温或降温,但拔掉电源后温度无法长时间保持稳定。对于寒冷地区的驾驶员来说,这意味着行驶几分钟后舒适度就会迅速下降。
车辆的小容量电池组加剧了这个问题。由于能量储备有限,马自达的软件限制了预热功能的运行时间和耗电量。这种谨慎的程序设定避免了电池耗尽,但也大大降低了该功能带来的益处。
这款车或许能略微提升车厢舒适度,但提升幅度不大,难以产生显著效果。轻量化车身结构虽然有助于操控,但也降低了车内的保温性能。薄型面板和大面积车窗使得外部温度迅速影响车内温度,从而削弱了充电时预热的效果。
控制系统本身虽然简单,但缺乏更高端电动汽车所具备的复杂功能。配套应用程序支持远程激活和一些定时功能,但反馈和预测控制功能却很少。它不会根据天气预报或重复性程序进行调整,这意味着用户必须手动设置定时器。
电池预热功能的缺失进一步限制了车辆在寒冷天气下的使用性能。频繁使用预热功能的驾驶员会发现续航里程缩短,从而降低其频繁使用的意愿。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由于预热功能带来的收益与其能耗不成比例,因此用户使用频率降低。
对于气候温和地区的驾驶员来说,这或许可以接受,但在气候严苛的地区,这凸显了集成式热管理对于现代电动汽车的重要性。
MX-30 表明,强大的设计美感无法弥补预热能力的不足,尤其是在长期舒适性和效率对电动汽车体验至关重要的情况下。
全部评论 (0)